首頁>育兒>

我們的家長總是有一些誤區,熱衷於在孩子小時候忙於事業,無論爸爸還是媽媽,都不善於多陪伴孩子,而是用大量時間讓小孩子去獨處、或者跟隨老人、或者寄宿……

然後等到二十年或者三十年後,自己老了退休了,事業不在了,反過來又開始需求孩子的“陪伴”,其中一部分果然在擔負照顧父母的責任,還有一部分孩子,開始堂而皇之的“啃老”。

凡是“啃老”的孩子,家長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在該陪伴的時候,你沒有陪伴,所以在該“放飛”的時候,你的孩子也根本“放飛”不起來。

所以我們今天要談的,就是在童年的時候,如何去儘可能多地陪伴孩子多給愛!這才是為他們日後的“放飛”和“真正的獨立長大”打下基礎。

心理學上有一個說法是,當我們發現一個人身上有各種問題出現的話,我們會習慣追溯他的童年。一個人7歲以前的遭遇和狀況,甚至可以擴大到12歲以前,會直接影響到他的一生。那麼童年的問題就有點像“胎裡帶”的問題,如果你童年得不到照顧,你可能一生都覺得很孤寒。

對於一個女性而言,作為孩子的母親對於女性是責無旁貸的,有一個點是,無論是孩子的爸爸或者孩子的爺爺奶奶是否把孩子放在第一位,這些都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麼看待孩子,你給你的孩子創造了一個怎樣的家庭環境?你有沒有過度焦慮?這些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階段。

首先,作為一個母親真的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事情,如果不能體驗的話真的是一個很大的遺憾。擁有了孩子後,作為女性也單獨有了一個心靈上的成長。所以如果單獨的論事業成功還是把一個孩子教育成功哪一個更是一種成功,這本身就是一個悖論,個人的觀點是這兩個成功尤其是後者更是成功,因為這是一個成人計劃。

在日本,小孩子基本從出生到6歲之前媽媽是不上班的,媽媽會陪伴他們長大直到上學,之後媽媽會去找工作但還是以照顧孩子為準。所以大部分日本的婦女會這樣的方式去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長,而孩子慢慢融入到社會中是伴隨著媽媽的呵護和愛長大的。

可能很多人會說我們沒有那樣的經濟基礎去做全職媽媽,其實有了孩子之後,我們必須要明白一件事情,就是我們在3年或者6年之內應該是暫時要把孩子的事情放到第一位,因為人生是有一定的側重在某個階段。千萬不要完全藉助保姆等的力量。我們如果是上班的話,能不能每天抽出半個小時的時間去深度陪伴我們的孩子,去做撫觸或者閱讀。

心理學家說: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因為童年的幸福該是他一生的幸福感。

孩子是此刻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這個時候不要指望他人。如果你是全職,請多給孩子做撫觸,也有一個實驗證明父母帶的孩子會比其他老人帶的孩子會更聰明,而且那個老人帶的孩子會很難回到原生家庭,而且以後大概率會不自信。所以只有跟父母在一起的孩子才是最鮮活的,再難,也應該有父母來帶,即使真的做不到,也應該一天回去多陪伴一下孩子。

陪伴孩子要放到第一位,多去溝通和表達,媽媽要經常去跟孩子說你是最棒的,媽媽很愛你,你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部分,一定要多去跟孩子表達,你此刻對孩子的溝通是事半功倍的。

有人問三毛,如果你有孩子該怎麼對他,三毛說的很簡單:我會用一個藍色的軟軟的布把他包起來,好好愛他。

愛,不是溺愛,不是嚴格的管教,愛更多是一種言傳身教。

全職媽媽有兩個型別,我們想說的這種全職媽媽會有一種公益的身影,哪怕她每週會帶著小朋友去做一定的公益的事情或者慈善的組織,她是有一定的社會角色的,參加全職媽媽的互動活動或者分享,這樣的話害怕被邊緣化的感覺會淡化,所以做全職媽媽不是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孤島。

有的媽媽可能一直在陪伴孩子,但可能是受累不討好,她把她所有的人生都傾注在孩子身上,她認為這樣她會有回報,但對不起,或許是她愛的方式不對,或許是她整個人不夠開闊,她的愛讓人窒息,不管是使老公窒息,還是讓孩子感覺到窒息,所以孩子總是會想逃離她。所以這也是很多全職媽媽的覺得自己受力而不討好,犧牲了自己又得不到理解。

高品質的陪伴。很多孩子的行為出現問題,其實大部分都是親子關係出現了問題。如果我們只看到孩子的行為出現偏差,而看不到行為背後反映出來的親子問題,可能就會造成不能及時有效的糾正和改善孩子的情況。

深度陪伴,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孩子,都是一種巨大的精神滋養和心靈治癒。陪伴孩子其實不需要用時間長短來衡量,而是以品質取勝。如果僅僅是和孩子呆在一起,孩子玩玩具,你玩手機,即便整天呆在一起意義也為零。如果是和孩子有效互動、溝通,一起參與同一件事情,這樣的陪伴即便一天半小時也足夠。理解了高品質陪伴的意義,再來重新思考這個問題,就沒有那麼難了。

什麼是事業成功,什麼是真正的事業,其實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是金字塔的塔尖,我們都是普通人。那普通人能否教育出成功的孩子?當然能! 這個我們必須要強調一下,父母的成功和孩子的成材不成正比!

很多人會說看到別的媽媽成功又漂亮怎樣怎樣,這個是很壞的一個毛病。我們千萬不要患得患失,更不要去和別人比較,人生沒有可比的東西。不管是成功都是有前提,任何事情,如果和別人比,你就會陷入一種很奇怪的誤區,你就永遠不會快樂。看到別人比你強,你就會傷心,你就會沮喪,你就會覺得你的付出遠遠大於你的回報,所以這個怪圈我們都不要!我們只看自己,做到最好的自己!

談到全職媽媽在家庭中的地位,有一種全職媽媽的人生狀態甚至完全比職場上更加鮮活和精彩,女人在家的地位和賺錢能力是否成正比是完全沒有關係的,有一種商叫做女人商和媽媽商,所以你是怎麼和家人去溝通的,我們不要做女漢子的方式,有一種方式叫以柔克剛,有一種方式叫四兩撥千斤。

所以很多時候,全職媽媽不要自己去自卑,不要給自己設立一系列的問題,是不是沒有經濟地位,是不是被社會邊緣化,最重要的是我們要不斷地去學習,豐富自己的內心,豐富各種自己的認知和提高自己的眼界!

一天24小時做媽媽很累,見縫插針是一種時間管理方式,你可以每天抽半小時當一回少女,然後再進去媽媽的角色,更像是一種換血和充電。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是在見縫插針的生活,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兼得,總要根據不同的時段有所重心偏移。再成功的事業,也不如“成人”以及“成材”這件事重要。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孩子需要高品質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