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的降生在父母眼中都是最大的欣慰,在家長眼中,自己的孩子永遠都是最優秀的,可能有時看到孩子的一些小毛病,會不放在心上,當作孩子天真的表現。

可等到孩子將這個習慣保留下來,並隨著年齡的增加愈演愈烈後,父母才發現,這樣的放縱,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如此大的影響,而這些小習慣中,啃指甲,算是最常見、也最難根治的一種。

以為小習慣會消失,結果事與願違

同事小潔的兒子今年六歲了,從小是獨生子的關係,導致家人都很寵愛。三代單傳的家庭情況,讓家人們肆無忌憚的寵溺著這個小傢伙,同時,也容不得別人說孩子一點兒不好。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孩子不僅有一些傲嬌的小脾氣,還有一些無法改掉的小習慣,那就是啃指甲,不僅把指甲啃的十分難看,十指經常因為啃食而出血,十分的難看。

同時,小寶還特別容易生病,體質十分弱,讓家長們頭疼不已。孩子現在六歲了,等小潔現在想要糾正孩子這個習慣時,發現已經為時已晚。

像同事小潔的情況,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雖然可能還沒有小潔的嚴重。但如果從小放縱孩子啃指甲的習慣,常常會因為難以改掉而伴隨孩子成長。

這樣的“壞”習慣,通常會導致孩子這樣兩個後果

◆ 產生自卑、焦慮、敏感的後果

孩子在幼年啃指甲,通常是因為緊張、焦慮等情況下,出現的下意識行為。

如果不及時糾正,長久保持,會讓孩子心理變得敏感、脆弱,甚至因為改不掉而產生負罪感,以致嚴重的情況下而誘發社交恐懼、輕度抑鬱症等心理疾病,應該引起家長們重視。

◆ 導致身體疾病

孩子如果經常啃指甲,不僅容易發生出血、膿腫,還容易得甲溝炎。

同時,指甲縫會在日常生活中留存細菌,經常啃指甲,容易導致將細菌吃進體內,破壞孩子的腸道免疫力,最終導致生病的後果,這也是小潔的孩子經常鬧病的原因。

既然啃指甲會導致這樣嚴重的後果,那麼,孩子們為什麼總喜歡啃指甲呢?

這個時期的寶寶在成長至3~4個月大時,會出現口部敏感期,也就是透過嘴感知世界,這是孩子生長的生理需求。

透過對手指的吮吸,表達飢餓和睡眠的需求,也是孩子學習認知手指、口部的生長時期,屬於正常現象。

注意事項:保持手指的清潔,適當觀察,不用幹涉

這個時期的孩子會因為個性、情緒、焦慮、緊張的心理、環境的變化、家庭情況、生病等原因,出現啃指甲的習慣,這是孩子心理反應的表現。

還有孩子會因為好奇而去模仿他人,形成這樣的習慣,比如身邊的親人、朋友有這樣的習慣,他們就會效仿而養成啃指甲的習慣。

更有一些孩子會透過啃指甲來滿足心情愉悅感,達到解壓的目的,通常也是孤獨、無聊的表現。

注意事項: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保持個人衛生,及時糾正孩子的這個壞習慣,時常陪伴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改善孩子容易緊張的心情。

作為家長具體該怎樣做,才能幫助孩子改掉這樣的習慣呢?

1)手部清潔

保持手部清潔衛生,飯前、廁後要洗手,不讓細菌殘留,定期修剪指甲。

2)告知危害

告知孩子啃指甲的危害,讓孩子有意識的規避,從自主內心改掉這個毛病。

3)多陪伴多溝通

多關心孩子情緒,關注孩子需求,帶孩子外出參加集體活動,比如:爬山、夏令營、打羽毛球等,分散孩子注意力;切莫冷嘲熱諷,讓孩子產生羞恥感,從而打擊了孩子自信心,將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

4)以身作則

家長要以身作則,改掉自己啃指甲的壞毛病,不給孩子做不良的示範。

5)培養興趣愛好

適當培養孩子個人興趣愛好,讓孩子有自信,也不至於孤獨和無聊。

當然,如果採取以上方法都收效甚微,也建議到醫院進行診治,綜合、系統的為孩子採取最好的治療方案,以防最終影響孩子成長。

孩子啃指甲並不是什麼小習慣,應該引起家長們的足夠重視,如果放任不管,很可能給孩子心理、身體造成雙重危害,家長還應重視起來,不要因為自己盲目的寵愛,毀了孩子。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有啃指甲的習慣嗎?

4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想知道你平時在孩子眼中的樣子嗎?那就去問,答案會讓你驚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