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由於身體發育不成熟,抵抗力較弱,經常容易生病、發燒、感冒。很多家長為此很揪心,出現“病急亂投醫”的情況,常常沒有弄清病情,或者聽一些親戚朋友說的什麼藥管用,就盲目給孩子喂藥,結果孩子病越來越重。

其實,“是藥三分毒”,如果沒有對症用藥,孩子的身體承受不住很多藥的副作用。因此,家長應該堅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辨證用藥,對症下藥

還有一部分家長會給孩子服用成人藥,有的家長還好,還會注意用量要比成人減少,有的就直接按成人量給孩子服用,造成副作用增加。但其實,孩子有專門的兒童藥,更對應兒童的體質,副作用較小。

一、體虛感冒——反覆感冒、遇風流鼻涕打噴嚏

有的孩子三天兩頭就感冒了,或者在流感、病毒性肺炎爆發時期很容易中招,或者遇到風就容易打噴嚏、流鼻涕,反反覆覆,總好不了。

這種情況,是由於孩子抵抗力弱導致的。在中醫看來,屬於表虛不固,也可以稱為體虛感冒。

代表中成藥:玉屏風口服液/玉屏風顆粒

組成

黃芪、白朮、防風。

功能

益氣固表止汗。

用於表虛證。症狀多見反覆感冒,怕風,一吹風就容易感冒、打噴嚏、流鼻涕,白天容易出虛汗(自汗),有時晚上也盜汗,氣短乏力,面色白,舌淡脈虛弱。

應用

現代多用於感冒反覆發作、過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蕁麻疹、喘息性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等屬於表虛不固,外感風邪者。

也常常從用來作為呼吸道流行病期間增強機體抵抗能力,預防病毒感染使用。

注意

(1)玉屏風更適合於在感冒前的預防,或者在反覆感冒間歇期使用。但如果是感冒中後期,發熱、咽痛、咳嗽、鼻塞等較重時期,不宜使用,容易加重病情

(2)熱病、面紅出汗者慎用。外感自汗或陰虛盜汗者慎用。

(3)兒童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應相對於成人用量減量使用。

二、風寒感冒——怕冷重,咳嗽痰稀,頭痛

之前講成人藥的時候提到(連結見文章底部),風寒感冒是人體感受寒涼所致,多發生在秋冬寒冷之際,或者突然降溫,溫差很大的時節。如果增減衣服不及時,就容易著涼而誘發風寒感冒。

症狀則是以寒證為主:初期怕冷較重,輕微發熱,頭痛,身體痠痛,鼻塞,口不渴或僅喝熱水。如果有咳痰,多是清稀白痰,如果有鼻涕,多是清鼻涕。中期會有一些較輕的熱證,如口微渴,口苦等。

1、代表中成藥:小兒清感靈片/小兒感冒散

組成

羌活、荊芥穗、防風、炒蒼朮、白芷、葛根、川芎、生地黃、炒苦杏仁、黃芩、甘草、人工牛黃。

功能

發汗解肌,消熱透表。

用於外感風寒引起的發熱怕冷,肌表無汗,頭痛口渴,咽痛鼻塞,咳嗽痰多,乏力疲倦

注意

(1)本藥為小兒處方藥,需憑醫師處方購買,按照說明書服用,週歲以內、1-3歲以及3-5歲小兒用量不同,注意區分。

(2)風熱、暑溼感冒不宜。

(3)如出現高熱不退,或咳嗽、氣促、鼻翼煽動等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2、其他中成藥

(1)感冒清熱顆粒:由荊芥穗、薄荷、防風、柴胡、紫蘇葉、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蘆根組成。症狀常見頭痛發熱,惡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乾。常用於風寒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體炎、風寒頭痛、偏頭痛等。注意兒童使用該藥,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用量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體質減量使用。

(2)小兒至寶丸:由紫蘇葉、廣藿香、薄荷、羌活、陳皮、制白附子、膽南星、炒芥子、川貝母、檳榔、炒山楂、茯苓、炒神曲、炒麥芽、琥珀、冰片、天麻、鉤藤、炒殭蠶、蟬蛻、全蠍、人工牛黃、雄黃、滑石、硃砂組成。用於小兒風寒感冒,停食停乳,發熱鼻塞,咳嗽痰多,嘔吐腹瀉

注意本藥為處方藥,需醫師處方才能開具。

另本藥中含雄黃、硃砂,不宜過量服用、久服。

三、風熱感冒——發熱重,咽喉腫痛,痰黃黏稠,口渴喜冷飲

風熱感冒是由於風熱邪氣侵犯體表,常發於春、夏、秋季較暖和的季節,但如果冬季在較溫暖的房間裡,也有患風熱感冒的可能性。

典型症狀以“熱”證為主:發熱較重,輕微怕冷,微有出汗,頭脹痛,鼻塞,鼻腔乾燥發熱,流黃鼻涕,口乾咽乾,喜喝水,咽喉腫痛,咳嗽黃痰

這類感冒的患者以“發熱”為主,區別於風寒感冒的以“怕冷”為主。而風寒感冒後期,也有可能轉化為熱證,比如也開始發熱、鼻塞、咽喉腫痛等,此時也可以用風熱感冒藥。

1、代表中成藥:小兒感冒顆粒

組成

廣藿香、連翹、菊花、薄荷、大青葉、板藍根、地骨皮、白薇、石膏、地黃。

功能

疏風解表,清熱解毒。

主要用於小兒風熱感冒,症狀見發熱、頭脹痛、咳嗽痰黏、咽喉腫痛

應用

現代可應用於流感、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體炎見上述症狀者。

注意

(1)風寒感冒不宜。有脾虛腹瀉症狀的患兒不宜,或在醫師指導下用藥。

(2)按說明書服用,注意不同年齡段兒童用藥藥量的區別。

(3)高熱不退、咳喘加劇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4)本品不能用來預防流感。

2、其他中成藥

(1)小兒清咽顆粒:由玄參、蒲公英、炒牛蒡子、薄荷、蟬蛻、板藍根、連翹、牡丹皮、青黛組成。用於小兒外感風熱引起的發熱頭痛,咳嗽音啞,咽喉腫痛

(2)雙黃連口服液:由金銀花、黃芩、連翹組成。用於外感風熱所致的感冒發熱,咳嗽,咽痛、微惡風、汗出不暢、頭脹痛、鼻塞、流黃鼻涕、舌紅苔薄黃等。現代常用於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麻疹、急性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腮腺炎、乙型腦炎等初期階段兒童宜減量服用

注意:本品也不能用於預防流感、肺炎。

(3)小兒清熱靈:由柴胡、黃芩、黃連、白屈菜、牛黃、板藍根、射干、北寒水石、重樓、菊花、蟬蛻、麝香、冰片、珍珠、天竺黃、紫荊皮組成。用於感冒發熱,咽喉腫痛,咳嗽氣喘

四、暑溼感冒——高熱,頭痛身重,嘔吐腹瀉

暑溼感冒常常發生於夏日暑熱天氣,常常表現為“中暑”、“胃腸型感冒”的症狀:發熱較高,頭痛,身重痠痛,口渴,嘔吐,腹瀉等。這是因為暑熱之邪含有溼邪熱邪兩方面的特點。

1、代表中成藥:香蘇正胃丸

組成

廣藿香、紫蘇葉、香薷、陳皮、姜厚朴、麩炒枳殼、砂仁、炒白扁豆、炒山楂、炒神曲、炒麥芽、茯苓、甘草、滑石、硃砂。

功能

解表化溼,和中消食。

用於小兒暑溼感冒,症見頭痛發熱、停食停乳、腹痛脹滿、嘔吐腹瀉、小便不利

注意

(1)本藥含有硃砂,不宜過量久服,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2、其他中成藥

(1)藿香正氣軟膠囊:由蒼朮、陳皮、姜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廣藿香油、紫蘇葉油。用於外感風寒、內傷溼滯或夏傷暑溼所致的感冒,症狀見頭痛昏重、胸膈滿悶、腹脹痛、嘔吐腹瀉,以及胃腸型感冒見上述症狀。兒童需要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減量服用。

(2)金衣祛暑丸:由藿香、香薷、紫蘇葉、木瓜、茯苓、丁香、檀香、甘草組成。用於中暑外感,惡寒發熱,頭痛身倦,腹脹吐瀉

總結:小兒感冒藥不僅這幾種,關鍵要分清型別

有很多家長可能會問,這幾種藥我們都沒有,或者醫生都沒有開,孩子感冒可以吃別的藥嗎?

@黃藥師手記:當然可以。這裡只是列舉典型中成藥,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其實是幫助家長掌握判斷孩子感冒、咳嗽的型別的方法,避免濫用中成藥,用錯中成藥。

1、體虛感冒:關鍵在於容易反覆感冒、遇風流鼻涕打噴嚏,出汗,怕風,在流行病爆發時期很容易中招。

2、風寒感冒:多發生在秋冬寒冷時節,症狀以寒證為主:怕冷較重,輕微發熱,頭痛,身體痠痛,鼻塞,口不渴或僅喝熱水,咳痰稀白,流清鼻涕

3、風熱感冒:常發於春、夏較暖和的季節,或冬季在較溫暖的房間。症狀以“”證為主:發熱較重,輕微怕冷,微有出汗,頭脹痛,鼻腔乾燥發熱,流黃鼻涕,口乾咽乾,喜喝水,咽喉腫痛,咳嗽黃痰

4、暑溼感冒:常常發生於夏日暑熱天氣,常常表現為“中暑”、“胃腸型感冒”的症狀:發熱較高,頭痛,身重痠痛,口渴,嘔吐,腹瀉等。含有溼邪和熱邪兩方面的特點。

以上只是列出了比較典型的幾種感冒、咳嗽的型別,當然,臨床有的情況是比較複雜的,有兼有多種感冒、咳嗽證型的,也有上面沒有涵蓋的型別。我們後面的文章也會介紹到更多的內容。

參考資料: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國藥典》《方劑與中成藥》《只有中醫知道:中成藥這樣才有效》

#哆咖醫生超能團#

相關閱讀:

2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2021年好聽洋氣的英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