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很多爸爸表示困惑甚至質疑:我小時候初中才學英文,現在不也挺好?語言學習有那麼困難嗎?不學英文又怎樣?中國人該學好的是中文……即便有些回答,表示認可孩子應該從小學英文,但認知也大多侷限於因為學校要求,考試要考等功利或者無奈的原因。

我深深意識到,有很多家長對這個問題的認知是不充分的。

其實我的7年陪伴之路,看起來很長,但一點兒也不煎熬,更談不上耗費大量精力。平均每天15-20分鐘的陪伴閱讀,這真的不算多。也就是四年級帶兒子去美國遊學半年這件事,需要提前策劃,協調自己和家庭的各種安排,的確投入了一些精力。但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收穫難得的成長,又怎麼會覺得累呢?

一些家長抱怨學英語勞民傷財,我覺得這不是真正的痛點。如何陪孩子學英文,市面上已經有海量的免費資料和方法,真想學,不用花很多錢。至於時間,每天十幾分鐘的陪伴,我想誰都能抽得出來。事實上,家長的意識才是真正的痛點

分享3點我陪伴兒子英文共讀的收穫,這是成績以外的收穫喔,看看大家是否認同?能否從中找到一些動力。

1、收穫一:表達能力,對語言天賦不高的孩子尤其好用

我知道,語言表達能力好的孩子特別多。特別是女孩子,伶牙俐齒的比比皆是。而我兒子恰恰是語言天賦並不算高的孩子。打小性格就比較內向,在很多人面前就會感到拘謹。剛上幼兒園那會兒,學了什麼兒歌,我讓他唱給我一個人聽,完全沒問題。但是在一家人面前表演,他是怎麼也不願意的。

表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我很清楚。可是,如果拿兒子的短板和那些伶牙俐齒的孩子硬拼,結果肯定是兒子不斷地受打擊,父母的心態也不會好。

所以,同樣是語言訓練,我選擇從英文開始的。大家的起步都差不多,自然兒子也就不用擔心說不好丟面子的問題了。相反,只要稍微好那麼一點,就會給他帶來自信。

從幼兒園中班開始,我每年都會讓兒子參加學校舉辦的“故事大王”比賽,人家講中文故事,他講英文故事。我會教他如何用肢體語言輔助英文表達,增強表現力,小朋友們也更容易理解。

兒子在我的鼓勵下開始慢慢嘗試。當然,這裡有一個前提,兒子在我的陪伴閱讀下逐步建立了英文語感。4、5歲的時候,練習個一個星期,就能將一個200+的英文故事講出來。雖然每次上臺,他都會很緊張,但我也能看到他在很努力調整自己的心態。

就這樣,兒子連續兩年都拿了全園“故事大王”比賽的第二名,算是老師和同學們對他的一種認可和鼓勵。因為講故事出了名,學校的英文老師也會經常叫他到臺上互動,這無形中又進一步培養了他的表達能力。所以啊,想做什麼,首先要讓自己被看見,才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源。

到了小學,但凡學校裡有跟英文能沾上邊的表演類活動,我都會盡量讓他參加。而兒子也很努力,每次都撐住了場。這些經歷對他後來去美國遊學很有幫助。一下子進入完全陌生的純英文環境,很快便適應了學校的節奏。和同學們一起玩耍,上課分享與表達,對於語言能力並不太好的兒子,他並沒有什麼心理障礙,反而很容易開口,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鍛鍊了兒子的表達能力,這也算是他學習英文的一個意外、增量收穫。這個方法對於語言天賦不高的孩子來說,不失為一種劍走偏鋒、另闢新徑的培養表達能力的方法。

2、收穫二:思維優勢,另眼看世界

語言規律裡,無處不在地包含著民族習慣、文化背景、思維方式。在我看來,學習語言不僅僅是學習語言本身,學的是用另外一隻眼睛更客觀、深邃地看待這個多元的世界。

英文思維和中文思維有很大的區別。比如,我們中國人習慣把姓放在前面,把名放在後面,英語國家正好相反。這體現了中國人對祖先的敬畏,父為子綱。而美國人崇尚自由,更尊重自己。

再比如,英語思維通常會按照事情的重要性來排列表達順序。舉例:英文說She got great progress through her constant effort after last failure.但是中國人表達的順序會完全相反。我們通常會含蓄的先強調事物發展的過程,最後描述結果。僅僅從表達方式上,我們就可以看出,美國人相比較中國人,更加簡單、直接。

當你掌握了一門新的語言,你就有機會看到這些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從而更加理解這個世界的差異。

關於這一點,我在兒子身上有兩點欣喜的發現。一個是批判性思維的建立。我曾經也跟兒子討論過中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但兒子有一天突然若有所思地跟我說:“媽媽,我覺得你說的不對。誰說中國人含蓄,西方人直接?你看這句古詩‘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中國古代人表達情感不是挺直接的麼?先把情感放在前面,然後再表述事實。”

我聽了,非常欣喜,這正是西方教育非常推崇的學習模式。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有自己獨特的思考。透過辯證,來更深層次地理解知識。看來兒子學習語言學到精髓了。類似這樣的情況,後面還有很多。每每這個時候,我都會很保護兒子的想法。

兒子的另一個收穫就是更加懂得理解、包容和接納。疫情期間,有很多人說西方國家的各種不好。當然一些外國人也會誤解中國。但兒子總能客觀地看待事物,他說:"一切偏見都源於不足夠了解對方。"

這讓我想起樊登說的一句話:“看過世界,看過了不同之處,才能夠明白共通的魅力。如果每個人都能環遊世界的花,這個世界肯定就能夠和平。”

所以,有人問:為什麼要學習英文?我或許可以給出這樣的答案:

”因為我熱愛我的祖國,不想讓它被無端誤解。所以我要用你們的方式,向你們講述一個偉大的、真實的中國。

因為我熱愛我的祖國,我想把它建設得更好。所以我要用你們的方式學習你們的長處,為己所用。“

3、收穫三:親情聯接,知識在傳遞,愛在流動

一路走來,我堅持陪伴閱讀,時常會有一些意外的收穫。比如說,改善親子關係。

我是一個急性子媽媽,多年的職業習慣讓我的目標感很強、行動力也很強。儘管我讀了那麼多育兒書,但有時候還是難免急躁,會和兒子嚷嚷。但是因為我一直陪伴兒子讀書,平日裡溝通、分享很多。有時候,我還會刻意地透過閱讀,讓兒子瞭解我的想法,讓我瞭解他的想法。所以,我和兒子的“情感賬戶”還是很殷實的。就算是有爭執,冷靜過後,我和兒子都比較能夠包容、理解彼此。兒子的安全感也很足。

應該說,共讀極大地增進了我和兒子之間的感情。

與此同時,我還會和兒子一起看美國大片、各個國家的紀錄片,帶著他去世界各地旅遊……我想,這些成長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更是親情聯結的過程。

更讓我驚喜的是:知識是可以傳遞的,愛也是可以傳遞的。

現在兒子也會給妹妹做陪伴閱讀。有的時候我比較忙,沒有辦法陪妹妹讀書。我就把這個任務交給兒子,兒子總是欣然接受。漸漸地,兄妹倆一起玩的時候,也會主動找一本書,坐下來讀一讀。我想,這應該就是言傳身教的力量。

我是魔斯媽媽,倆寶媽。財務金融領域混跡多年,後因孩子投身教育領域。感謝孩子,讓我擁有不斷成長的動力!原創不易,喜歡我的文章,請點選關注、轉發!為回饋粉絲,魔斯媽媽免費向大家開放海量英文啟蒙歌曲、遊戲(學齡前)、繪本、國家地理兒童百科全套。如有需要可關注我,私信傳送“國家地理”或“歌曲”或“繪本”。

36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老爸修改兒子畫作引熱議,本以為改一點點,沒想到差點“特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