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生老病死,這是自然規律。寶媽寶爸應該都知道,生病對健康是一個挑戰。那麼寶寶生病了意味著什麼?是健康受到了傷害,還是免疫系統得到了提高?對於這兩個問題,我們要正確看待:生病在讓健康受到傷害的同時,卻讓免疫系統得到了提高。

免疫系統在身體生病時,會產生響應的抗體或者其他對抗疾病的細胞,這個過程被稱為免疫應答。免疫應答是需要時間的,當身體痊癒後,免疫系統會記下這次免疫過程,在一定時間內再次遇到這種疾病,便會立即應答,快速反應,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1.家長要對寶寶生病有個清晰的認識,相信醫生的判斷:

寶寶生病後是否應該立即治療?很多家長都認為生病了,那就趕緊去醫院進行治療,我們又不是專業的醫生,不管治療後有沒有弊病,反正找醫生吃藥就行了,讓寶寶快速恢復健康。但這其實都不對。不管什麼疾病,醫生都要衡量寶寶的身體狀態,治療利弊之間的關係來決定是否進行治療用藥、如何治療、用藥劑量等,在這一點上很多家長就是不太理解。

大多數家長是不懂這個利弊關係,不能隨意根據自己的經驗或見識,要求醫生治療。而是需要醫生來幫你權衡,不是給的藥越多、越早,就意味著醫生越負責。孩子生病以後,所有的家長都希望孩子身體儘快恢復健康,但是我們應該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健康是有一定指標的,而不是一天之內恢復或者馬上恢復,那也不現實。

很多家長也會說:“你說的這些我都懂,但是孩子現在正在生病,能不能先把病快速治好?等這次病好了咱們再慢慢談。”這是很多家長的通病,但問題是,遇到疾病時不談,以後再談時,免疫系統可能已經被這次的治療給損害了,以後再次遇到相同的病會更嚴重!那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2.家長最應該做的事:準確地提供寶寶的發病病史;

寶寶生病後,所有的家長都希望寶寶能快速恢復健康。那麼身體快速恢復健康的前提,是不是先應該把孩子的生病狀況準確地提供給醫生。有了準確的生病狀況,那麼醫生就可以對症治療,即省時省力,也會很少發生誤診的情況。

而要把孩子的生病狀況提供給醫生,首先是不是要先給孩子有一個很好的評估。比如說,生病多長時間了?生病期間有什麼寶寶有什麼狀態?最近吃了什麼?有沒有受涼?有沒有咳嗽?有的家長就會說這些醫生不會問嗎?不會看嗎?能說出這種話的家長就沒有考慮過醫生的狀態還有寶寶的情緒。大多數寶寶都有懼生的心裡,對於陌生人基本都是本能地不說話,直往媽媽的懷裡鑽!這種情況醫生怎麼問?這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來與孩子溝通,會讓其他生病寶寶的家長不滿的!而寶爸寶媽與孩子溝通的時候獲取這些資訊就比醫生方面快速很多,也更準確一些。

切記寶爸寶媽在描述病史上不要出現不一致的問題,甚至爭吵,這不僅幫助不了醫生判斷病情,而且會耽誤孩子的治療時間。所以在去醫院的途中就可以回想一下孩子的生病過程。千萬別說孩子疾病很複雜?孩子的發病時間總不會有幾十年的歷史吧?不外乎也就幾天的事情。但是這種簡單的描述的資訊對醫生做出診斷非常重要。

3.家長應該有個良好的心態:

現在很多寶寶都是獨生子女,全家人基本都圍著一個孩子轉。也都是知道家長養孩子時不能有一點閃失,細心照料,用心呵護。孩子稍微生一點病,孩子還沒有怎麼樣,家長就已經先炸毛了,開始驚慌失措。但實際上,這種心態對看病卻沒有任何作用,反而會起反作用。

有人會說:“生病的又不是你的孩子,你當然不著急了!”其實有這種認識的家長估計每次看病都會花費很長時間,甚至會與醫生髮生衝突,而這更會耽誤寶寶的治療。再加上醫院周圍有很多生病的孩子,各種擔心傳染,有了這些侷限性,會給其他家長很大壓力,可能造成更大的誤會。

而家長的心態和情緒是很容易傳染給寶寶的,這樣寶寶更加害怕恐懼,會非常抗拒醫生治療的。孩子問題也許不大,但是家長心裡首先怵了。說話沒有邏輯,一味地請求醫生,除了耽誤醫生治療時間,對寶寶的健康沒有任何好處。

孩子得病以後,寶爸寶媽千萬別的互相埋怨或者自我檢討。而這實際上也會無意中給了孩子一種壓力,一種憎恨疾病的思想。其實,大多數孩子得的都是常見病,並不嚴重,所以也沒有必要那麼緊張。孩子生病的時候,一定要告訴他,生病並不可怕,誰都會得病,看了醫生,吃了藥,過幾天就會好。家長有個良好的心態去面對孩子生病,孩子反而會感覺到輕鬆、溫暖,這樣更有利於身體恢復。

9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我想要這個”,孩子使出“絕招”,真想扇他耳光,媽媽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