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相信家裡有老一輩的家庭,在照顧孩子方面都會被“灌輸”一些傳統習俗,老人們覺得有些習俗都是一代代流傳下來的,肯定不會有什麼錯。

可是父母們知道嗎,一些習俗可能會導致自己孩子受到傷害。

小李即將分娩時就辭職在家專心帶娃,她和婆婆住在一塊,剛開始覺得還可以接受,她們的生活習慣並沒有太大的衝突。

可是孩子出生後,小李卻因為婆婆照顧孩子的方式而跟她起了衝突,因為小李夜裡要起來餵奶,所以白天精神比較差,需要多睡一會,孩子就會交給婆婆照顧。

然而前段時間她發現寶寶的Ru頭處有紅腫淤青,她嚇了一跳,還以為孩子是有什麼面板病。但是她觀察到婆婆眼神有些閃爍,追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婆婆遵從了所謂的“習俗”給孩子擠Ru。

老一輩人覺得給孩子擠過他才能健康地發育,實際上這種做法只會傷害到寶寶,沒有任何益處,因此她就和婆婆吵了起來。

其實現代社會無論是吃穿住行,還是生活方式都跟舊時代有了很大的差別,因此一些所謂的舊習俗也是不適用的,盲目地遵從老一輩的一些做法,很可能會傷害到自己的寶寶。例如以下這些:

一、給寶寶“捏鼻樑”

老一輩人的想法是,寶寶的骨骼還沒發育好,所以施加一些外力,可以改變他們鼻樑的高度。

實際上這種行為並不能讓寶寶的鼻樑變高,因為科學研究表明,骨骼可不是那麼輕易就能改變形狀的,長期給寶寶“捏鼻樑”的效果可能就是把面板捏紅腫,甚至導致鼻樑變形。

二、給寶寶剪掉眼睫毛

這也跟上面一點大同小異,一些父母和家裡的老一輩,為了寶寶能有濃密捲翹的睫毛,就想著把他們的睫毛剪短重新長過。

但是眼睫毛有著阻擋空氣中的灰塵,和減弱光線對眼睛刺激的作用,如果失去眼睫毛的防護作用,可能會讓寶寶的眼睛受到更多的刺激和傷害。

三、頻繁給寶寶剃頭髮

相信很多父母都聽過老一輩流傳下來的說法:寶寶的頭髮要多剃才能長的更好。所以很多父母一看到寶寶的頭髮長出來,就立馬給他們剃掉,一個月得剃個兩三次。

但是這種做法其實並沒有科學依據,影響寶寶頭髮生長的主要因素是父母的基因,而且經常給寶寶剃頭會損傷他們的毛囊導致髮量減少。

四、給寶寶擠Ru

這也是小李婆婆所觸及的“雷區”,要知道寶寶的Ru房區域可是很脆弱的,經常大力擠壓可能會導致Ru腺受到傷害。所有擠Ru這種行為並不能讓寶寶更好地發育,還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可能一些老一輩流傳下來的“習俗”聽上去很有道理,但放到現代人的身上就是“致命傷害”。所以父母們一定要多加註意,不要讓這種錯誤的習俗使得自己的寶寶受到傷害。

10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原來生孩子還有這些好處,寶媽們彆著急否認,這幾方面都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