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說人有三急,這三急要是來了那肯定是憋不住的。但是這事兒還真有例外,有很多的家長反饋,自家寶寶真的很能憋,只要是出了家門就拒絕上廁所,甚至不少學齡的孩子也有這種情況。
那寶寶到底為啥不在外面上廁所呢?據寶寶們的描述,大多是外面的廁所太髒、外面是蹲著的,跟家裡的不一樣、還有些是不敢跟老師說自己想尿尿的... ...五花八門的理由實在是讓老母親操碎了心。
這憋著可真不是個事,那麼面對這些死活不在外面上廁所的寶寶,寶媽到底要怎麼做呢?
1.告訴寶寶“憋”的壞處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一定要告訴寶寶憋屎、憋尿的壞處。比如“長時間憋屎可能會導致便秘,之後就拉不出來了,會很疼的”或者是“經常憋屎會肚子疼”等等。
有些寶寶聽不進去的時候,寶媽們可以嘗試買一些相關的繪本講給寶寶聽,這樣的效果比自己乾巴巴地說教有吸引力多了。
2.帶娃出門時培養引導上廁所寶媽們平時就要多帶寶寶出門玩,然後引導寶寶在公共場所的廁所進行排洩。比如商場、遊樂場,還有路邊的公共廁所。多讓寶寶見識不同環境、不同樣子的廁所。
如果寶寶要上幼兒園了,寶媽們也不妨提前帶寶寶去幼兒園熟悉一下廁所的環境,這樣寶寶在幼兒園的時候就不會因為廁所環境陌生而憋著了。
![](http://timg.juduo.cc/2020/12/62e08adf5069405abfeffa575a3ce781.jpg)
寶媽們可以嘗試向寶寶傳達“在公共場合廁所如廁是一件正確的事情”這樣的觀念,讓寶寶知道在外面上廁所並沒有什麼不好。
當寶寶在公共場合的廁所如廁成功之後可以毫不吝嗇的給他誇獎,有時候適當給一些小小的物質獎勵也是可以的。
![](http://timg.juduo.cc/2020/12/3815cf00627b48bf848e698529e6937c.jpg)
有很多的寶媽帶寶寶出門的時候由於想要做引導,會反覆的問寶寶要不要上廁所,這樣的行為會使寶寶精神緊張,讓他覺得自己非上廁所不可,這反而會使寶寶更加不想上廁所。
其實寶媽們只需要在路過廁所的時候告訴寶寶,“如果有上廁所的需求的話,可以來這裡”,讓寶寶知道公共區域是有如廁場所的就可以了。
其實大部分的寶寶都會有出門不上廁所的情況,這是寶寶在生長髮育的時候一定會經歷的一個“強迫症”階段,寶媽們只要正確引導,寶寶很快就可以度過這樣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