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愛情的結晶,父母的心頭肉。
每個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茁壯的成長,那麼想要把孩子培養好孩子,父母就要有個好的榜樣,給孩子營造良好的環境氣氛。
有的父母嘴上說的教孩子要真誠待人,可在現實生活中,自己也是老欺騙人,內心虛偽,孩子看到就會學到。
有句話說: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是父母的一面影子,孩子出現欺騙人的行為。
例如在學校遇到不懂的問題,欺騙老師自己懂,在學習上打腫臉充胖子。與同學在一起,欺騙同學,自私自利。
孩子出現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父母得好好反省自己,正確的引導孩子。
漂亮的母親與她的孩子坐在一起揉麵團 男孩開心的表情看著自己的母親
今天來講真正快樂,幸福的孩子,大都來自於這三種家庭:
01
家庭氛圍和睦
孩子處在一個和睦的家庭,少爭吵,有話商量著說,孩子內心自然會感受到家裡帶給他的溫暖。
倘若父母經常性的在孩子面前吵架,還語中帶刺,孩子出外面也就會很難融入集體,一旦與別人發生矛盾與衝突就會跟人爭吵,不計後果。
家庭的氛圍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重要的,潛移默化的作用,積極和睦的家庭裡所培養的孩子是樂觀,正直,有同理心,
遇到問題能適度的從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沒弄清楚原因對人破口大罵,甚至使用暴力的手段,應冷靜的處理好當下。
家庭和睦是一個家最好的風水
02
給孩子自己選擇,切勿過多的干涉孩子。
愛的本質是要給孩子自由,寬容及欣賞,自由的人生才能擁有獨立的思想與品格,才能在生活中擁有安身立命的資本。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父母雖是在很認真的管教孩子,可是他們用錯了自己的教育方式,換句話說就是以一種“不理智”的方法教導。
對孩子管控大於自由,比如,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培訓班,琴棋書畫等。
意識到報得越多未必就吸收得好,說真的強扭的瓜不甜,給孩子自己去選擇。
有的孩子喜歡的是英語,美術這些,家長覺得鋼琴,唱歌,跳舞這些好,強行要孩子選擇他喜歡的,後面孩子學起來也感覺不到快樂。
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讓孩子選擇他內心真正喜歡的東西,只有內心喜歡了才會一心一意的學好。
作為家長要記住這點: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得尊重孩子的選擇,不要剝奪孩子選擇的權利,即便你不同意,也要讓孩子說出來。你尊重孩子,孩子也尊重你。
兩孩子在一同揉麵團 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03
保持生活的儀式感
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是平淡無奇的,保持生活的儀式感能讓平靜的生活激起一陣陣漣漪。
就像給生活加點調味劑一樣,加點糖,能讓生活過得更美。
孩子生日時告訴孩子你生日了,給孩子買個蛋糕,給家裡裝扮一下;
用手機記錄下孩子點點滴滴的成長瞬間,亦或是孩子小時候穿過的衣服保留著,長大了拿出來給他看。
這些都是很美好的事情,保持生活的儀式感能加深孩子對“幸福”的理解,孩子能不幸福,快樂嗎?
生活是需要來點儀式感的,無論是對孩子,愛人,父母,朋友,適當的儀式感能增加我們內心的快樂,盪漾在幸福的時光。
生活需要來點儀式感 增加內心的幸福感
結語:想要讓孩子真正的快樂,幸福就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氣氛。
父母切勿當著孩子的面前爭吵,即便雙方起衝突,私下冷靜的解決好。
尊重孩子的選擇,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並給予正確的引導。與孩子說話父母的語氣盡量“溫和”讓孩子有思考的空間。
保持生活的儀式感,適當的儀式感能增加家庭的幸福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