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於我們來說,對孩子最擔心的莫過於衣食住行。而面對較小的孩子時,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夠吃好吃飽。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讓孩子“吃飽”卻成為了父母們最難辦到的事。因為孩子不喜歡主動吃飯,這讓很多父母表示頭疼。
劉女士家裡的孩子就是這樣,不論怎樣做孩子都不喜歡吃飯。關於這個問題劉女士也跟自己的孩子交流過,可是依然沒有什麼辦法。
最為關鍵的是現如今的孩子正在長身體,如果每天攝入的營養不夠的話,那麼孩子的營養肯定跟不上。可該怎麼讓孩子主動吃飯呢?其實很多父母都會因為這件事情而感到困擾,而孩子不願意吃飯這往往跟自己的不當行為有著很大的關係。
因為在生活中的大部分家長都屬於“顧問型父母”,而顧問型父母總是喜歡做出這三個錯誤的行為,這三種行為就是導致孩子不愛吃飯的主要原因。
![](http://timg.juduo.cc/2020/12/c3c022857dfb447f9039fb2a6e872646.jpg)
1.盯著孩子吃飯
其實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吃飯時都發現了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那就是總是盯著孩子去看,而且總是在孩子的面前嘮叨。
這樣的做法是會給孩子一個很大的壓力。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在吃飯的時候被很多人盯著,那麼我們能夠若無其事地把這頓飯吃完嗎?
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換一個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孩子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也是不好過的,這也導致了他們不愛吃飯。
2.要求孩子都吃完
有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現如今正在長身體的時候,一定要多吃一些。可是這樣的做法容易導致孩子對飢餓的感知度減弱,甚至他們會喪失最基本的判斷能力。
有的時候孩子明明已經吃飽了,父母還是一直讓孩子吃,這樣很有可能會導致孩子對某一樣食物產生一種排斥感,影響孩子食慾。
![](http://timg.juduo.cc/2020/12/6067aeb0f6be494489a170c7011f353d.jpg)
3.總是喂孩子吃飯
這類父母最容易讓孩子喪失自我驅動性,也直觀地影響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有很多父母都會覺得,只要拿著勺子喂孩子的話,那麼孩子一定會吃飯的。
可是這樣的做法也形成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不用勺子喂孩子的話,那麼孩子就不會去吃飯,這也逐漸地讓孩子喪失了主動吃飯的積極性。
那麼我們怎麼引導孩子主動吃飯呢?
![](http://timg.juduo.cc/2020/12/4ce3b18a21b14235a7231f943730856b.jpg)
1.讓孩子做主引導輔食新增
這是一種以孩子為主導的進食方式,在西方國家非常流行這樣的引導方式。這種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尊重孩子的每一個選擇,並培養孩子吃飯的能力。
我們一開始的時候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軟爛的食物,畢竟孩子在幼兒階段他們的牙齒還沒有完全長齊,所以在選擇食物的時候不要選擇太過於堅硬的。
而準備好食物之後,就把食物盛放在孩子的面前,讓他們因為好奇心地驅使去主動嘗試這些輔食,這反而會讓孩子更願意吃東西。
![](http://timg.juduo.cc/2020/12/30361e89720a490ab545a0b0737ca960.jpg)
2.尊重孩子的進食速度
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去逼迫孩子吃東西,而且我們也要去尊重孩子的進食速度。
當我們遇到那些自主性比較強的孩子時,我們只需要準備好食物,讓孩子們主動去吃就可以了。
對於那些進食速度比較慢的孩子,我們也沒有必要去催促他們,而是可以一點一點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讓他們自己利用勺子把吃的放到嘴裡,這才能夠養成他們主動吃飯的好習慣。
3.引導孩子積極參與吃飯
其實孩子對某樣食物產生排斥是非常正常的,父母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讓孩子積極地參與到吃飯的行列當中,而不是替孩子決定要吃什麼。
我們沒有必要因此而感到焦慮,我們只需要讓孩子自主去選擇自己想吃什麼東西就可以了,這樣不僅能夠鍛鍊他們的自信心,還能夠增加他們感官的經驗。
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能自己掌握進食速度和咀嚼吞嚥的能力,等到孩子已經逐漸習慣這一切的時候,就不需要我們擔心了。
所以想要讓孩子主動地去吃飯,也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我們只需要按照這樣的方法來繼續下去,都可以使得孩子有著一個更好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