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在綜藝節目《新生日記》中,張亮說過這樣一句話:

"額頭、手背都可以親,但是絕不能親嘴。"

"再愛孩子,也別親嘴。"這樣的育兒觀受到不少人的認同。

雖說以怎樣的方式表達對孩子的愛,這都是個人的選擇,可是親嘴這樣的親密舉動破壞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分寸感。父母是孩子接觸到的第一個異性,也是時時刻刻都在身邊的異性。如果親子之間的親密舉動超過了限度,那麼孩子就會模糊性別界限感。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不只是說說而已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作為一句俗語,很多人只是過去觀念,過時了,但父母在生活中沒有性別界限感,很可能會在無意中給孩子帶來一些危害,影響著孩子整個發育和成長的過程。那麼,性別界限感模糊會有怎樣的危害?

一)影響孩子的性別認知

孩子每天看見自己與爸爸/媽媽的行為一模一樣,大家都不分彼此,這很容易導致他們模糊了性別的概念。在錯誤的認識中,孩子很可能會因為一些舉動而在校園被其他同學嘲笑,像是男人被說"娘"女生被說"糙漢子",心理障礙也會隨之產生。

二)不懂得保護自己

父母和孩子關係好自然會做更多親密的行為,擁抱、親額頭這些都是很正常的表現,可是如果隨意親嘴,甚至是觸碰孩子的隱私部分,那麼孩子會以為這是一種社交的正常狀態。這可能會破壞孩子"身體界限感",讓孩子搞不明白什麼行為是越界的,自然也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甚至受到侵害都不自知。

建立孩子的性別界限感,從家人開始

很多人覺得要到孩子上學之後才慢慢教育孩子什麼是"兩性",而"性別界限感"一事聽起來就非常遙遠。然而實際上,孩子的性別界限感在小時候就會萌芽,當他知道性別區分的時候,他已經不是一張完全的白紙了。3歲之後,孩子知道有同性和異性之分,這時候家長更應該注意自己的行為,不可表現得過於親密。

(1)教育孩子兩性知識

性別界限感是性教育的一部分,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正確地認識兩性。比如教育孩子一些正確的兩性知識,認識兩性的身體結構,這些都是非常有必要的。還要清楚地告訴孩子哪裡是敏感部分,一來幫助他們解惑,二來讓他們學著保護自己。

(2)在孩子面前的行為要恰當

等到孩子長大後,家長一定要注意和孩子們保持一定的距離。比如3歲之後,女兒的衣服由媽媽來換,兒子由爸爸來陪著洗澡。就像張亮所說的,親嘴這個行為最好不要做,用親手、親額頭來代替就已經足夠表達愛意了。

孩子是會長大的,他的接受的資訊和經歷的事情越多,為了以後更好的成長,家長真的有必要與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俗話說"兒大避母女大避父",表達愛也需要注意尺度和分寸,這才是最適合親子關係的愛。

9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退乳回奶的正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