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俗話說:懷胎十月,一朝分娩。

懷孕對孕媽來說不光意味著一個新生命的到來,還意味著漫長的育兒之路的開啟。正所謂“養娃無小事”,在這條成長之路上,嬌嫩的寶寶受不起一丁點的傷害。特別是飲食安全,更是時刻牽動著父母的心。

可寶媽畢竟沒有全知全能的“超能力”,她們萬萬沒有想到,有時候自己費盡心思為寶寶製作的食物,很有可能把寶寶帶到危險的邊緣。

寶媽為寶寶驚喜製作了雞蛋羹,可接下來的一幕卻讓他後悔不已

曉玥前段時間可以說被自家的寶寶嚇得不輕,看著躺在醫院病床上來回打滾哭著的寶寶,曉玥的腸子都要悔青了。

曉玥的寶寶已經5個多月了,相比較於那些還在媽媽懷裡吃母乳的其他寶寶來說,曉玥的孩子似乎更加“早熟”,早早地就表現出吃“大人飯”的慾望,每次看到爸爸媽媽吃飯,都會張開嘴巴,想要嚐嚐味道。

曉玥意識到,是時候給孩子新增輔食了。於是就在寶寶的日常食物中,逐漸加上了米粉或者米糊之類的輔食。

剛開始曉玥還是小心翼翼地,生怕寶寶出現什麼不良反應,可慢慢地曉玥發現,寶寶的“大人飯”慾望似乎很強烈,為了給寶寶補營養,曉玥慢慢給寶寶添加了蛋黃等食物,後來甚至精心蒸了雞蛋羹

可吃了雞蛋羹的寶寶明顯沒有當初只吃蛋黃時那麼順利,寶寶身上出現了很多小紅疙瘩。在前往醫院檢查後,醫生指出這種小紅疙瘩其實是蛋白過敏

兒科專家指出,雞蛋羹已經登上了“輔食黑名單”,寶寶的腸胃很難消化,不光會導致寶寶積食,甚至還會影響寶寶正常的身體發育。

為啥說寶寶一歲前最好別吃雞蛋羹?暗藏兩大危險,不光積食還沒營養

首先需要明確一點,雞蛋富有營養這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是從營養角度來看,雞蛋中含有優質蛋白質、卵磷脂、維生素等物質,能為寶寶提供充分的營養補充。可如果要是從寶寶發育上來看,雞蛋反而充滿了父母不知道的危險,並不適合作為寶寶的第一口輔食

危險一:蛋黃

蛋黃雖然營養豐富,可對寶寶的腸胃也同樣有很高的要求。對於月齡過小的寶寶來說,他們的腸胃並沒有發育到成熟,過早地食用蛋黃不但不能補充營養,反而會增加腸胃的負擔。

同時,那些對蛋黃產生過敏反應的寶寶,同樣不適合食用蛋黃。

危險二:蛋清

一般來說,寶寶食用蛋清的最佳時間是在1歲之後。這是因為寶寶在1歲前腸胃處於發育的過程中,腸壁非常薄,蛋清中的蛋白質會穿過寶寶的腸壁,進入血液,導致寶寶出現過敏的情況。

事實上,不光是雞蛋羹,就連粗糧、米湯、蔬菜汁這種看似營養豐富的食物,也登上了“輔食黑名單”,是名副其實的“假輔食”:

米湯:米湯看似營養豐富,其實主要成分是水,長期喝會導致寶寶營養不良。

粗糧:粗糧膳食纖維豐富,但由於其顆粒較大,寶寶食用後很難做到完整消化。

蔬菜汁:蔬菜在打成汁的過程中,纖維素結構已經被破壞,如果再經過加熱,剩下的營養物質也會寥寥無幾。

想讓寶寶既有營養,又能避免積食和過敏,寶媽就要在選擇輔食上下功夫

這些生活中常見的“假輔食”最大的特點就是:看起來營養豐富,實際上卻暗藏危險,寶媽稍不注意就會讓寶寶陷入危險中。那寶媽到底怎麼樣才能避開“假輔食”的坑呢?兒科專家給了這麼兩個建議:

9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擁抱對嬰兒來說有多重要?這個故事太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