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小朋友吃得太好、穿得太多 教育路上家裡老人最常說的三句話確實是說對了各位父母們你別不相信,我們也許常常會聽到說老人帶孩子的事情,教育路上大多數老人確實地成為家長的不好的例子,他們的教育想法大多數時候都會讓年輕人發瘋,不過一下這三句確實說對了,首先, 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這是一句諺語,出自古代醫書《萬密齋》,大概意是說要保證小兒安定強健,就不能給小朋友吃得太好、穿得太多。

少食多餐,不傷腸胃 這句諺語太過簡單,當然被習慣了高大上的當代父母們不屑一顧,如今的小朋友都很嬌氣,家長們是害怕小朋友冷著,又害怕小朋友吃不飽,每天想的都是怎麼給小朋友進補,本來我們的小朋友腸胃還處在發育中,少食多餐更符合小朋友的腸胃的消化吸收和發育,與此同時小朋友的體溫比成年人高一點,又活潑容易出汗,穿比我們少一些的衣服才更適合呢,少食多餐,不傷腸胃,還有,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現代教育思想覺得,小朋友三歲和七歲的時候,是長大發育的兩個重要關鍵點。

小朋友養成優良生活習慣 從小朋友正常的腦袋發育來看,在一個孩子出生時,他的腦袋重量約三百七十克,在以後第一年裡,他的腦袋重量增長速率最快,六個月時腦袋重量是其出生時的兩倍,佔成人腦袋重量的百分之五十,而小朋友的身體重量要到十歲才達到成年人的百分之五十,可見零到三歲歲是小朋友腦袋發育的黃金期,掌握好機會,對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有主動的影響,而且七歲以前,正是小朋友養成優良生活習慣的最好時間,在七歲時小朋友的個性傾向開始形成,七歲之後,本質上就難以重新改變了。

讓他們努力變成最好的自己 第三,兒孫自有兒孫福,這句話還有下半句,這句話出自二十四史通俗演義中第四回《堯讓舜舜讓禹總為斯民》的開場詩,百歲光陰似水流,道高德重把名留,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遠憂,兒孫自有兒孫福說的子孫自有他們的福源,長輩不必操心﹑困擾,如今就是說,我們作為父母,要理解每個小朋友的天性,不干擾他們正常的發展程式,瞭解和支援他們自身的性格,讓他們努力變成最好的自己,現在的家長,辛苦到老都很正常,現在年輕人要成家立業,都是得花錢,娶媳婦也許就花的是家長一生的血汗錢,當然那還不算什麼,如果有本事的,自己在父母的撫養下讀書成器,最後可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娶媳婦,也或者還是有點能力在城市買房生活,但是房價很貴,作為父母的又不能做事不管,還是要為了子女的房子辛苦奮鬥到老。

12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怎樣避免給嬰兒穿得過熱,又不至於著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