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寒冷,全國大部分地區都降溫了,很多地方都迎來了今冬第一場降雪,於是注意防寒保暖成為每篇描述降溫的新聞的最後結詞,大家也都找好了厚厚的衣服,把自己和家人都裹得嚴嚴實實的應對寒流。出門要保暖是應該的,可是如果只在家出不出門呢?今天要說的就是這樣的一個特殊群體——小嬰兒。
現在講究科學育兒,大部分寶爸寶媽們在備孕期就開始學習很多科學育兒知識,很多都知道不能捂孩子,夏天炎熱也認同嬰兒房裡可以開空調了,所以夏天寶寶出皮疹的減少了很多。可是到了寒冷的冬天,有些家長就不太好掌握寶寶如何保暖了,尤其家裡有老人幫忙帶孩子,因為有的老人體質弱,會怕冷一些,所以覺得孩子也冷,於是給寶寶在家裡穿棉襖、蓋棉被,最後導致冬天寶寶出皮疹的反而多了,嚴重的甚至有捂熱綜合徵危及到了寶寶的生命。下面我會透過舉幾個臨床上的例子給大家講講捂孩子的危害。
最常見的病例,查房時或者寶寶回家後家屬經常諮詢孩子臉上身上起了好多皮疹,上面還有小白尖,應該怎麼辦?這是捂寶寶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導致寶寶起皮疹,這種皮疹不是溼疹,表現為開始是皮膚髮紅,然後起一層小米粒大小的小疙瘩,再然後很快在小疙瘩的基礎上出了小白泡。這種考慮新生兒膿皰疹或者熱疹,需要外用一些含抗生素的軟膏擦拭,一般不捂孩子,用藥兩三天皮疹會明顯消退,如果繼續捂孩子,皮疹加重,破潰流膿,可能導致全身感染出現膿毒血癥而危及生命!
第二個病例新聞上時常會看到,題目也都是很嚇人的,比如《天冷了,寶寶小心這種致命的疾病》、《就蓋的多了點,孩子怎麼沒了?》、《一件棉襖引發了寶寶高燒抽搐》,這些不是標題黨,絕非聳人聽聞為了吸引眼球,而是描述了一個真實可怕的疾病——嬰兒捂熱綜合症。該病又稱嬰兒蒙被綜合徵,是由於過度保暖,捂悶過久引起的嬰兒缺氧、高熱、大汗、脫水,抽搐昏迷乃至呼吸迴圈衰竭的一種冬季常見急症,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為發病高峰期,一歲內的嬰兒特別是新生兒,如果不注意科學護理,最易誘發此症。這是新生兒期的危急重症,冬季急診時有看到,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到醫院搶救也沒有意識到是因為自己把孩子捂成這樣的,給家長講解病因時他們還是認為就蓋的厚了點怎麼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
還有一個病例,前幾天剛發生的,因為天氣冷,家長摸著孩子手涼,於是給孩子戴著小手套,一白天也沒有拿下手套,晚上睡覺時想到把手套拿下來,發現手指甲旁長出一個膿皰,而且還破了,發來照片給我看,考慮甲溝膿腫,應該是手套裡有線頭勾住了孩子的指甲,寶寶的指甲跟薄,被勾破了,又一直戴著手套悶著,短時間內化膿感染,如果晚上沒拿下手套發現這裡,可能擴散至指甲根部和對側甲溝,也可能擴散至甲下形成甲下膿腫,那樣需要手術切開排膿,寶寶要受多少罪!
還有一些因為天氣涼,家裡沒有暖氣點爐子,因為空氣不流通導致一氧化碳中毒的,以前在120時接到過這樣的病例,雖然第一時間高壓氧艙治療,可是寶寶還是因為缺氧留下了神經系統發育異常的後遺症;還有用小太陽直接對著寶寶烤,過熱留下後遺症的。這些屬於安全問題,也一定要引起家長們的注意的!
總之天氣寒冷,防寒保暖要有度,尤其對於不出門的小嬰兒,一定不能過於捂孩子,貼身給孩子穿單層純棉的衣服,透氣性好,儘量不要貼身穿棉衣,屋裡沒有風的情況下也不用給寶寶戴帽子。寶寶手腳溫涼就可以,如果摸著手腳都很熱了那樣一般寶寶的體溫已經偏高了。如果屋裡供熱不佳,需要給寶寶多蓋被的情況下,一定注意勤看著點寶寶,勤摸著點孩子身上熱不熱,如果出現膚色紅、體溫高,趕緊開啟包散熱,並給寶寶少量多次的喂點溫水,如果體溫持續不降,出現精神反應不好,嘔吐等情況,請立即帶寶寶去醫院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