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為人母,面對剛出生的寶寶本身就顯得手足無措了,如果寶寶再出現一些“異常”表現,真的會很慌!那如何判斷新生兒正不正常呢?除了聽醫生說外,家長也可以自行觀察一下。
新生寶寶身體各部位正常指標,對照看看基本指標
①新生兒平均身長大約為50釐米,頭比較大,占身長的1/4,頭圍大約為32~35釐米之間。
②新生兒呼吸每分鐘呼吸40~44次,餓的時候會哭,哭的時候呼吸會出現淺、快、不勻等表現。
④脈搏比較快,大約平均120次/分,最快可達140次/分。
四個反射
新生寶寶的覓食反射、吸吮反射以及對光線、聲響的反應,也是評價新生寶寶健康與否的指標。當然,這些由醫護人員來操作判斷。
面板顏色
不難發現,剛出生的寶寶都粉粉嫩嫩的,健康新生兒面板都很嬌嫩,當來到這個世界上後,一旦建立正常呼吸,獲得保暖後就呈粉紅色。
囟門
囟門在民間又被稱為“命門”,它是反映新生兒健康狀態的一個“視窗”,囟門包括前囟和後囟。一般情況下,寶寶的囟門是平的,如果家長髮現寶寶的囟門有明顯的凸起或是凹陷,應及時讓醫生看看。
胎髮、胎毛
有些寶寶生下來一頭烏黑的頭髮,這說明寶寶在子宮內生長髮育較好。而胎毛是指身體部位的毛,有些寶寶在臉上很少看到胎毛,大部分寶寶在後背和額頭以及耳朵上佈滿了黑黑的胎毛。
胎便
出生不久的寶寶會排洩胎便,這時的胎便是由羊水中的沉澱物積存形成,是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上最早的腸道分泌物。胎便看起來是黑黑的,其實是黑棕色或黑綠色,性狀黏稠,一般在出生後12小時內就會拉臭臭,如果一直沒有排出胎便,家長也應叫醫生來看看。
出現“10種異常”也別慌當然,如果新生兒出現以下幾種“異常”表現,家長也別慌,可以再等等看,因為可能屬於正常情況哦。
第一種:出生3-5天后出現水腫
剛出生的小寶寶可能代謝不太穩定,如果在出生3-5天后,出現手、腳、小腿等部位的水腫,家長別慌!正常新生兒都有一定程度的水腫,如果你家寶寶是早產兒可能水腫更明顯一些。一般隨著生理性體重下降,新生兒體內的多餘水分排除後,寶寶的水腫就會自然消失。
第二種:剛出生就長牙齒
在民間有一種說法,剛出生的寶寶就長牙齒不吉利,甚至稱為“鬼牙”。年輕人要講究科學養育,迷信說法不靠譜,這種情況往往由於孕期媽媽補鈣過多引起,這種往往稱為馬牙。
馬牙雖然叫著牙,但它並不是真正的牙齒,這是隻是新生兒區域性組織增生,一般會在新生兒出生不久自行脫落。當然也有一種可能是乳牙,需要醫生判斷。
第三種:新生兒頭部有紅印
順產的寶寶都會經過產道擠壓,有些擠壓較嚴重時會出現紅印或水腫,往往第一胎頭位出生的寶寶多見。看起來寶寶非常醜,因為頭部長長的或怪怪的,遇到這種情況也不要慌,一般這種情況可以在出生後2~3天就被吸收,個別需6~7天消退,無需處理。
第四種:大肚臍
剛出生的寶寶肚臍鼓出一個“大包”,特別是在寶寶哭的時候包更明顯,這種往往稱為臍san。遇到這種情況也不用著急抱孩子就醫,即便抱到醫院醫生也讓一歲之後再來看。因為多數小寶寶在1~2歲內能自愈。
第五種:少了一個“蛋蛋”
大部分男寶寶出生時兩個蛋蛋已經下降,但少數寶寶只出現一個“蛋蛋”,另一個消失不見了?這種稱為新生兒ying睪,遇到這種情況醫生也會讓家長1歲時帶孩子就醫。
第六種:青記
有一些小寶寶剛出生時身上就有很多青記,其實只是因為特殊色素沉著所致。大部分青記在2~3歲消退,個別小寶寶在7~8歲時自然消退。
第七種:剛出生的“小黃人”
剛出生的寶寶看起來像個小黃人一樣,家長別慌!可能為生理性黃疸,新生寶寶的膽紅su代謝與成人不一樣,往往屬於生理現象,過幾天黃疸可以自然消退。當然,如果不能消退,要及時找醫生處理。
第八種:乳xian腫大
是胎兒在母親體內受到母血中高濃度的生乳素等激素的影響,使乳xian增生造成的。男女新生兒均可出現,2~3周自然消退,部分嬰兒乳房甚至可以分泌一些奶汁來。
切忌擠壓,以免感染。
第九種:假“大姨媽”
部分女嬰於生後5~7天,陰道流出少許血性分泌物,俗稱「假月經」,是雌激素中斷所致。可持續約1周左右。
第十種:生理性體重下降
新生兒生後初期,由於體內水分丟失較多,導致體重逐漸下降,約第5~6天降到最低點(但不超過出生體重的9%),一般於7~10天后恢復到出生體重,所以短暫的體重下降屬於正常現象,家長不用太著急,只要正常餵養,過幾天就胖回去了。
寫在最後剛出生的寶寶“又小又軟”,對於這麼一個鮮活的小生命,大家都比較好奇,左看看右看看很正常,瞭解相關新生兒身體指標,當你看到“異常”也不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