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能不能用點心啊?"

"這麼簡單的題都能出錯?!"

"小數點呢?你吃了?"

"怎麼分數總是這麼低……"

……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如此感同身受的經歷,不管怎麼努力,孩子總是達不到自己的期望值,學習成績一直原地踏步,沒有提升。

其實,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有其自身原因之外,父母也有逃脫不了的干係。

據臺灣兒童權益聯盟2016年的調查,有超過半數(51.2%)的父母,曾用恐嚇的方式管教孩子。當父母情緒不佳時,兒童最容易成為遷怒的物件。

當孩子因為寫不好作業、左右不分時,被人說你怎麼這麼笨。

當孩子總是愛做小動作時,被人說你為什麼這麼不用功。

當孩子上課出現分心走神時,被人說你為什麼就是控制不住你自己。

……

你可知道?你不小心發洩不滿和憤怒的話語,正在重創孩子們的心靈。

以下兩項研究,可能會讓你對語言暴力的傷害有新的認知。

情緒傷痛和身體傷痛的腦回路是相同的

密歇根大學的伊森·克羅斯博士做過一項實驗:

當一個人受到語言暴力攻擊,他的情緒疼痛在大腦區域反應和身體疼痛極為相似,神經系統能體驗到幾乎相同級別的疼痛。

也就是說,當父母責怪孩子不專心、不用功、批評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孩子情緒上遭受的創傷和身體受到傷害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

如果父母對孩子上課表現出來的不專心、注意力集中不重視,而是一味地批評他們覺得他們丟臉、讓父母失望,孩子所感受的負面情緒,不亞於父母用最粗的棍子來敲打他們。

語言暴力能改變大腦結構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馬丁泰徹博士發現:

言語暴力最容易影響的大腦區域是胼胝體(主要負責兩個大腦半球間傳遞動機、感覺和認知資訊的區域),海馬迴(負責管理情緒的大腦區域),和前額葉(負責思考和決策的大腦區域)。注意力和這三者都密不可分。

胼胝體負責資訊傳遞,視覺、聽覺等傳入的資訊可以在胼胝體進行交換,使感官正常集中注意並綜合資訊、傳達給大腦進行分析。

海馬迴負責記憶和情緒管理,孩子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低落,無法正常記憶學習內容。

前額葉統領一切高階認知能力,如果前額葉受損,無法抑制其它刺激,注意力就會渙散。

當孩子受到語言暴力時,他們的大腦受到損害,專注能力、創造能力等各項能力都會降低。

孩子的大腦尚在發育中,若他們總生活在苛責的環境中,大腦為了適應環境會發育成“求存模式”的結構,形成懦弱自卑型人格

所以我們能看到,諸多童年貧窮、家庭不幸的人,即便成年後生活環境出現了極大的改善,還是很難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

除此之外,還會影響孩子心理素質的提升,讓孩子變得過於謹慎、膽怯,而且,這樣的改變,終身不可逆。

那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怎樣才能不讓自己的情緒給孩子造成影響呢?

冷靜溝通

當孩子做作業效率低,總是出錯時,已經處在害怕或緊張的情緒之中,如果此時家長帶著質問的情緒來尋找背後的原因,孩子多半不願配合或者選擇沉默。

《正面教育》中寫到:

在生氣時,人們接通的是“原始腦”——其選擇只有“戰”(爭奪權力)或者是“逃”(後撤,並且無法溝通)。

所以當孩子犯錯後,你覺得要發火時,可以跟孩子說:媽媽現在很生氣,但是媽媽不想對你發火,所以我先離開一下,你自己反思一下,我們等會兒再談一談。等兩個人情緒冷靜下來,溝通效果會更佳,孩子的接受度也會更高。

拒絕給孩子貼標籤

孩子學習總出錯,學習效率低,我們應該仔細觀察孩子學習狀態,瞭解孩子出錯的問題所在,對孩子進行科學提升訓練,而不是不斷給孩子貼上“腦子笨”、“不長眼睛”“學習能力差”等負面標籤。

當孩子長期接收負面評價,孩子們發現不管自己做什麼,最終都會遭到父母的指責、批評和懲罰,最後放棄努力。

長此以往,會導致孩子的心理靈活性的降低,變得容易緊張、焦慮和衝動,甚至容易鑽牛角尖。增加孩子成為問題孩子的可能性,提前將進入叛逆期,對學習喪失興趣。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從大腦入手,藉助腦電生物反饋技術,針對性鍛鍊大腦腦區及神經元網路,為孩子專注高效學習打好基礎。

透過專業腦電儀器,實時反饋孩子訓練過程中的腦電波數值及用腦狀態,當孩子專注高效執行任務時,一起會獎勵分數,當孩子分心走神時,會給予孩子提醒並扣除分數。

透過這樣的訓練互動,讓腦細胞神經逐漸習慣在枯燥的環境下產生適量的多巴胺,提升大腦神經通路連線,讓大腦資訊傳遞更迅速、高效,幫助孩子養成高效用腦習慣。

6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九歲女孩躺著偷偷用力,媽媽發現後的做法,值得家長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