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有二胎時,父母很難做到公平。而偏心是人之常態,面對老師的偏心時,家長又當如何呢?
孩子步入幼兒園時,父母緊張的情緒就悄然而至了。為了緩解家長自身的情緒,很多家長做了以下幾種示範,雖說是為了孩子好,但這種做法不可取。
怕幼兒園老師偏心,寶媽剪掉兒子衣服標籤小劉成為寶媽之後,對兒子的起居飲食十分細心。由於出生後兒子一直是跟在寶媽身邊長大的。在決定讓孩子去上幼兒園後,身為媽媽的小劉先在家哭了一通。
在給孩子挑選幼兒園時,小劉更是挑選對比了許多家,才選擇如今兒子上學的這一家。
這一天,小劉在刷手機時,看到一條幼兒園老師收禮事件,她擔心孩子在幼兒園被老師偏心對待。於是在送孩子去上學時,就剪去了兒子衣服上的標籤,讓老師無法判斷,自家的家庭環境。
而老師在照顧孩子午睡時,發現小劉兒子衣服上沒有標籤,這讓老師覺得小劉是一個細心的媽媽,怕孩子因標籤拉傷面板,她把這一發現告訴一名帶她老教師。
那名老教師只是笑笑不說話。在一次小劉接孩子回家的時候,小劉和另一位家長的一席話讓得知真相的老師委屈不已。
小劉對另一位家長說:“怕這所幼兒園老師收禮,我特意剪了孩子衣服上的標籤,讓老師看不到是什麼牌子,這樣就能看這所幼兒園的老師是什麼樣子的了!”
而那位家長也在附和小劉,這讓這個年輕老師覺得自己異常委屈,並對老教師表示:“有必要這樣做嗎?”
對於老師來說,這樣的做法是在質疑為師者的人品,但對於家長來說,這種做法無疑是保證了孩子在幼兒園所該受到的公平待遇。
不久前,瀋陽127中學的金老師事件,給學生乃是學生家長一個提醒,同時也讓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老師與家長關係再次破裂。上小學的孩子都會因老師的偏心而導致待遇不公,那就別說這些上幼兒園的孩子,更容易體會到幼兒園的不公平。
但老師也是有職業道德的,這樣的做法確實對老師來說,是一種不尊重,不信任的方式。在此事件中,小劉應如何處理與幼兒園老師的關係呢?
幼兒園老師與家長之間的關係幼兒老師與家長之間應該是什麼關係呢?
1、互幫互助
幼兒老師和家長之間最好的關係就應該是互幫互助,互相信賴的關係。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也能讓孩子成長空間逐步上升。
2、相互支援
在老師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與老師之間應互相支援,不拆臺。在老師提出孩子改進問題時,要配合老師的教育方式。
3、有同一目標
在老師與家長心中,應該有同一目標。而不是像小劉一樣多想,這會導致師生之間的問題增大,最終導致矛盾化。這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在幼兒園老師與家長之間,他們的最大目標應該是教育好孩子,而同一目標是為了孩子更好的成長。
只有老師與家長關係和諧,統一目標,孩子才會健康茁壯的成長。那麼還有哪些相處方式是錯誤的相處方式呢?
常見的錯誤老師與家長相處方式在生活中,有這樣幾種常見的錯誤的老師與家長相處的方式:
1、家長和老師對著幹
想必很多家長雖然不敢在明面上吐槽老師,但在背地裡沒少當著孩子的面吐槽老師。這種方式給孩子造成了錯誤觀念,讓孩子不在害怕老師,不在尊重老師,而這種方式也會導致老師不待見自家孩子。
2、家長將老師地位抬高
有些家長在與老師相處中,會把老師的地位抬的特別高。這無形之中會讓老師成為主導地位,若是碰到品德不好的老師,對孩子來說是個打擊,而對於家長來說,也容易被老師忽悠。
3、利益關係
還有一種家長對老師的教育子女的問題漠不關心,上來就給老師送禮,將純碎的師生關係轉變成利益關係。
這種方式不僅不利於孩子的學習,更會給孩子造成口碑影響,因此,不建議父母這樣對待老師。
孩子上幼兒園可以說是一次歷練的過程,只有在幼兒園切切實實感受到集體生活,才有利於孩子在小學時,吃的開吃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