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小的時候24小時都需要父母的照顧,所以為了方便,很多家長都會讓孩子跟自己睡在一起,這樣小孩半夜有什麼情況時,自己也能及時得知。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總要學會一個人睡覺。那麼此時鍛鍊寶寶分床睡,就成了父母們的一道難題。特別是有些新手爸媽,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跟孩子分床睡最好,太小怕孩子接受不了,太大又擔心小孩養成習慣。
著名兒童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跟孩子分床睡不能太早,尤其是三歲之前,如果父母強行讓寶寶一個人睡覺,可能會給他們帶來不好的心理影響。等孩子過了三歲,就可以慢慢進行分床了,但注意不要超過六歲,不然以後更難分。
不同性格的孩子,分床睡的年齡也不一樣:1、性格外向獨立
對於性格外向獨立的孩子,3歲時就可以嘗試分床睡了。這個年齡的孩子基本都已進入幼兒園,他們已經學會離開父母后自己該如何面對,再加上此時的孩子有了自我意識,中午也會在學校睡午覺,所以家長可以給孩子單獨準備一個小房間,佈置成孩子喜歡的樣子,然後培養他們獨自入睡的習慣。
2、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並不是所有孩子的獨立性都很強,有些寶寶缺乏安全感,不喜歡一個人待著,每次上幼兒園之前都會大哭大鬧一場。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不要強迫孩子,可以讓他們再跟自己睡一段時間,等到四五歲分床也可以。但是在此之前,父母要不斷給他們進行心理暗示,讓他們先從思想上接受分床睡,然後等到時機合適時,再慢慢進行。
3、6歲前一定要分床
家長要注意,無論你的孩子是什麼樣的性格,到了6歲前就一定要分床睡了。因為這個時候孩子快要上小學了,他們已經有了獨立意識,如果父母不抓住時機,那就會讓寶寶過於依賴家長,缺乏獨立性,而且還養成了一起睡的習慣,以後再想要分床,可能會更加困難。
順利讓孩子分床睡,父母要注意這幾點:1、增加睡前儀式感
孩子睡覺前,父母可以讓他們進行一些具有儀式感的活動。例如換睡衣、洗個熱水澡,或者講睡前故事等等,這樣可以轉移孩子對獨自睡覺的恐懼。
時間長了之後,這些行為會刻在孩子的潛意識中,每次做這些事情時,寶寶就知道該睡覺了,大腦也會產生睏意的。
2、父母少出現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一個人睡害怕,就會時刻坐在床邊,等孩子睡著了才離開。建議父母不要看著寶寶入睡,這樣還是會讓他們產生依賴感,剛開始大家可以坐在離床遠一點的地方陪著孩子,等寶寶習慣後,再慢慢減少出現的次數,直到在孩子睡著前就離開房間。
3、製造安全感
大多數孩子不願意自己睡覺都是因為害怕,尤其在漆黑的環境裡,他們總擔心房間裡藏著一隻“怪獸”。
那麼此時,父母可以給孩子製造安全感,比如給他們喜歡的玩具,或者一盞小夜燈,並告訴寶寶,這些東西會暫時代替爸媽守護孩子,以此讓孩子安心入睡。
寫在最後:幾乎所有孩子一開始都不會順利分床睡的,他們或許大哭大鬧,或許緊緊抱著父母,不要父母離開。分床,也算是孩子跟家長的一次“別離”了,有這麼大情緒很正常,但家長千萬不要為此心軟哦,要知道,孩子的成長就是在無數次“別離”中進行的,所以比起小孩子,父母可能更要做好心理準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