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16月第三次

序號

一、活動目標

1. 動作: 大動作運動:

精細運動:訓練寶寶刷牙的動作,提高手部動作能力,進一步鍛鍊寶寶手部的靈活性。

2. 語言:能聽懂故事及聽懂媽媽給刷牙的指令。

3. 認知:讓寶寶建立刷牙的意識。慢慢喜歡上刷牙並願意配合爸爸媽媽幫自己刷牙。在玩刷牙遊戲的過程中感知牙刷與牙齒的聯絡。

4. 情緒:幫助寶寶克服害怕看病的心理,讓寶寶知道感受不適的時候要去看病,醫生能幫助我們恢復健康。

二、活動重難點

1 重點:讓寶寶建立吃完東西要刷牙的好習慣

2 難點:能夠配合媽媽刷牙,克服恐懼心理

三、活動準備

材料:繪本:小牙齒刷一刷,忙碌的河馬醫生 玩具:大嘴狗

影片:小牙齒刷一刷,刷牙齒,忙碌的河馬醫生 音訊:刷牙歌

四、活動過程

1. 用歌曲刷牙歌作為開場

播放刷牙歌的音訊,拿著小牙刷隨著音樂上下刷刷牙齒。

歌詞:我是小牙刷,我最愛刷牙,上刷刷,下刷刷,左刷刷,右刷刷,裡面外面都要刷。

水和牙膏別吞下,我們一起來刷牙,刷的牙齒白花花。

2. 大嘴狗愛刷牙

①媽媽給寶寶介紹大嘴狗,讓寶寶喂大嘴狗吃個草莓,吃完水果後,大嘴狗假裝牙齒疼,媽媽引出是因為吃完東西沒有刷牙引起的,讓寶寶想一想應該怎麼辦呢,繼而引出牙刷。讓寶寶先摸一摸看一看牙刷,媽媽要告訴寶寶這面有軟毛的是前面,是要放進牙齒裡面的,告訴寶寶這個地方很軟的,放進嘴巴里不會很痛的。

‘哎呀哎呀,我的牙齒好疼啊’媽媽學著大嘴狗的聲音讓寶寶知道不刷牙齒會很痛,“那我們一起幫助一下大嘴狗吧’然後媽媽拿起牙刷示範如何刷牙。

讓大嘴狗躺在媽媽腿上,媽媽先觀察大嘴狗的牙齒,然後用牙刷給大嘴狗的嘴巴上面刷刷,下面刷刷,裡面刷刷,外面刷刷。可以用剛剛的小牙刷的兒歌來進行刷牙。刷完牙後讓寶寶看好乾淨啊。大嘴狗牙齒不疼了,開心的笑了。

媽媽示範後讓寶寶嘗試拿著牙刷給大嘴狗刷刷牙齒。

“寶寶你要不要試一試刷刷牙齒呀,然後拿出寶寶的牙刷,嘗試著刷刷看,如果寶寶不太配合也不要強迫寶寶,循序漸進。還可以媽媽拿自己的牙刷刷一刷,然後讓寶寶給媽媽刷刷,再嘗試媽媽給寶寶刷刷牙齒。

3. 小牙齒刷一刷

媽媽給寶寶說巧虎也要刷牙了,我們看看巧虎怎麼做的吧。播放影片小牙齒刷一刷。

播放完影片讓寶寶想一想剛剛巧虎刷牙有幾個刷牙的口型,分別都是哪些,(一個嘴型是a,一個嘴型是i),和寶寶一起張開嘴巴試一試。最後再把繪本小牙齒刷一刷和寶寶一起復習一遍刷牙的口型。

4. 巧虎幹什麼:刷牙齒

媽媽播放影片刷牙齒,複習如何刷牙,知道怎麼配合媽媽刷牙齒。

5. 忙碌的河馬醫生:

媽媽假裝自己肚子疼,問問寶寶肚子疼應該怎麼辦呢?引出去看醫生,那我們一起去河馬醫生那裡去給媽媽看看吧。播放忙碌的河馬醫生影片,讓寶寶知道生病的時候應該去看醫生,看醫生後身體會舒服,不用太緊張,讓寶寶克服看醫生的恐懼。

最後拿出繪本忙碌的河馬醫生。

6. 重新唱一遍開場兒歌,體驗快樂的情緒

五、活動延伸

家庭指導

1. 刷牙是每個媽媽比較犯愁和憂心的事情,不刷牙可能會導致寶寶牙齒蛀牙,發黃甚至會有影響後面脫牙換牙的風險,但是刷牙寶寶處於害怕的心理不願意去張開嘴巴刷牙,或者草草刷完牙沒有起到清潔牙齒的效果,所以刷牙作為每個家庭應該去重視的早教內容。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早上晚上和孩子一起刷牙,或者讓孩子觀察我們刷牙的方式,並且和寶寶說刷牙很開心,讓寶寶知道刷牙並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從情緒上克服這種恐懼的情緒。同類型的繪本還有《鱷魚怕怕牙醫怕怕》,《鱷魚怕怕、牙醫怕怕》講的是一場鱷魚和牙醫之間的心理較量,用簡單、反覆的語句刻畫了鱷魚和牙醫每時每刻戲劇性的心理變化。作者非常注意細節的描繪,鱷魚和牙醫相互害怕卻又故作鎮靜的心理,透過眼角、動作、表情等細部展現透露出來,讓人看了忍俊不禁。這本繪本也是非常推薦給寶寶用來學習愛護牙齒和形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的課後補充書籍。

12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當我看到你時,我的小心心就愛上你啦”,女孩告白媽媽暖哭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