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家裡有孩子的父母,想下班早點趕回家看娃,又害怕回家孩子纏著他玩。上一天的班已經筋疲力竭,孩子戰鬥力十足求陪玩。雖然很累,但又不想錯過親子陪伴的時間。分享三個我平時陪女兒玩的親子游戲。以不動去應對好動的孩子,用最省力的方法躺贏,既可以休息放鬆,又可以高質量陪伴孩子。

一、角色扮演類遊戲,核心:裝弱勢,讓孩子掌握主導權

比如玩假扮醫生的遊戲,讓孩子扮演醫生或護士,我們扮演病人。孩子會模仿自己生病時,家人或醫生照顧他的樣子。讓我們躺著,幫我們蓋被子打針吃藥。

玩角色類扮演遊戲的核心,就是要裝弱勢,而且聽從孩子的指揮安排。平時孩子都要聽父母的話,現在角色對換孩子掌握了主動權,孩子對這類遊戲非常有興致,而且玩得很開心,全程我們只需要躺贏。

角色扮演類遊戲很多,比如讓孩子當快遞員送件,或者讓孩子當廚師,做飯給我們吃。角色扮演遊戲是屬於互動遊戲,孩子是主導,我們只是要配合,相對來說是比較輕鬆的,又是高質量的親子陪伴。

二、藏玩具讓孩子找,核心:難度控制在孩子跳一跳能夠到

讓孩子把自己的小汽車,或者小積木藏在客廳的各個角落。藏好之後數10個數,再讓孩子把藏好的玩具找出來。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調整孩子每次長的個數,這個遊戲超級考驗記憶力。有時候你發現隨著數量的增加,我們自己都會忘記藏哪裡了。

找到物品的瞬間給孩子,帶來正向反饋和愉悅感。孩子會樂此不疲地玩好幾個小時。而我們只要坐在沙發上休息,在孩子找不到玩具時,焦急的時候,給孩子點提示。

2歲之前,孩子能找到藏起來的東西,是認知能力發展的里程碑。隨著認知和經驗的發展,孩子會逐漸掌握“客體永存性”。孩子會明白看不到的東西不是消失了。媽媽不在,還會回來的。這類遊戲有助於孩子緩解分離焦慮。

與媽媽的故事時間

三、和孩子一起編故事,核心:把故事設計的有挑戰性和參與感

比如編一個農場裡小雞出逃的遊戲。在故事中設定關卡,關卡中的題目,根據孩子的認知水平去設計。比如數數題,計算題,也可是選擇題, 題目難度的設定,是孩子跳一跳就能夠到。太簡單太難都會讓孩子失去興趣。前期可以拿熟悉的繪本去改編,降低孩子和我們自己編故事的難度。

故事中的難題,讓孩子想辦法解決,培養孩子碰到問題敢於去嘗試,勤於去思考。開發性的問題能發散孩子思維。

故事中的決定,可設定為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出選擇。不同的選擇,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做了不一樣的選擇,就要承擔不一樣的結果。培養孩子對自己選擇負責。

故事情節是我們設計的,我們就可以把,我們希望孩子養成的習慣、行為準則、價值觀,融到故事情節裡。人人都喜歡聽故事,孩子更喜歡。把孩子聽不進去的道理,改編成故事,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影響孩子。

下班後父母可以躺著陪孩子玩的遊戲,核心是以孩子為中心,有挑戰性、有參與感,孩子主導遊戲,獲得成就感。父母只是配角是觀眾,可以坐沙發上陪伴、休息兩不誤。

9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新手爸媽必看:夜奶過後娃睡著了,還要不要拍嗝?正確做法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