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熊孩子”大多不被人喜歡,因為在一些家長看來,這樣的孩子缺乏管教,是沒有素質,沒有教養的表現。

在許多地方因為熊孩子的存在,都變得不那麼舒適,甚至有些喧鬧,難以忍受。實際上,熊孩子沒有一些想的那麼嚴重,但是家長一定要重視,別讓“孩子還小”毀了孩子。

昨天去火鍋店吃飯的時候,看見鄰桌帶著好幾個小孩,本以為是一家人一同出門吃飯,但是後面我才發現,原來這是朋友聚會,帶家屬來的。

從我們落座到開始吃飯,一切都很正常,並沒有因為旁邊是好幾個孩子,而被揪頭髮、噴飲料。可是下面的一幕讓我驚呆了,也讓附近的人不自覺地關注到這桌子人身上。

只見其中一個孩子,悄無聲息地把一口親親腸丟進了火鍋中,剛好這個時候有個孩子拿著筷子去夾菜。

孩子丟進去了東西濺起了湯水,全部落在了夾菜孩子的手上,孩子立馬大哭,掉落的筷子把附近的食材都弄亂了。

一邊是孩子大哭,另一邊是孩子自責到情緒崩潰,兩邊的孩子都不饒人,一個勁兒的哭。這時丟東西的孩子家長連忙說到,孩子還小,這是無心之過,別介意別介意

儘管這邊的家長一直在道歉,但是寶媽還是不樂意,一邊心疼孩子,一邊滿臉不開心的走了,留下了另外幾個人尷尬。

要知道,“孩子小”這樣的藉口家長要謹慎用,不能因此耽誤了孩子。

一、什麼是“漏斗法則”?

“漏斗法則”很好理解,家長們可以想象一下,在漏斗的兩個口子上,一邊是寬鬆的口子,而另一半的出口,則是緊湊的。

當水流從漏斗流進的時候,因為漏斗口的影響,水流會很“緊”、“小”,而當水流過漏斗口後,就會變得自由,這是一個先緊後松的過程。

這告訴家長們,教育也要先緊後松。在日常生活等方面,家長要注意教育孩子,並不能因為孩子年紀小,就放任孩子不管。

更不能因為孩子年紀小,而用這個做藉口,縱容孩子一錯再錯。好的家庭教育,應該是從小開始培養,樹立規則意識的,而不是等到孩子長大、成型後。

比方說孩子不小心把火鍋裡的水濺到了別人身上,孩子的確是無心之舉,但是他造成了不好的後果,這也是真的。

所以我們在批評和安撫孩子的時候,要就事論事,不能覺得孩子小就什麼都可以理解,一味地原諒

“為什麼隔壁小強都能乖巧懂事,就你天天給我闖禍?”其實孩子最怕的就是父母這樣說話,因為這不僅否定了孩子本身,還否定了孩子的存在。

教育不能一概而論,父母不要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優秀,就用同樣的方法教育。尤其是在糾正孩子不好的行為上,不能覺得其他孩子都沒有做到,自己家的孩子自然也可以無所謂。

三、家長如何利用“漏洞效應”,教育孩子

A、從小培養好習慣

先緊後松的方式家長們可以理解為,從小到大的教育。小的時候是孩子人格形成,自我塑造的過程。往往孩子的小時候就可以反應其長大後的樣子。

因為在後天中,孩子許多品質都已經定型,家長想改,便沒有那麼容易了。

因此,父母需要利用漏斗效應,“嚴進寬出”,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樹立正確地思想意識。

B、不同年齡的孩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不同年齡的孩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這是因為每個孩子在每個階段的發展、狀態是不一樣的,對父母和引導行為的態度,也不希望。

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一樣,孩子的教育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具體分析,年齡就是一個具體分析的標準。

例如,在青春期時,家長要多溝通,重共情,而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可以適當為孩子做主,引導其成長。

C、建立親子之間的信任感

沒有信任的話,家長的任何引導都是無效的。因為孩子不愛聽,而且會因為不夠信任而生出排斥家長的心理。

所以,在我們利用漏斗效應引導孩子之前,每一位父母都需要與孩子之間建立良好的情感連結,彼此信任,就像做生意一樣,沒有信任,自然容易在這段關係裡分裂,出現不愉快的事情。

在這裡提醒大家,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可以遵循“漏斗法則”,看到一個人成長初期的重要性,這很關鍵。

6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幼兒園園長 如何指導老師與離異家庭家長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