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興許有的家長已經發現,同年齡段的孩子,在日常生活的表現,會大不相同。例如有的孩子碰到具有挑戰、不確定性的事情,會感到興奮,他們往往更加積極地解決問題,尋求出路。

相反的,有的孩子碰到這樣的問題第一反應就是逃避,也就是說,他們總是沒有其他孩子勇敢,更不敢嘗試。

孩子的“膽小”需要家長的引導,想讓孩子從平庸走向優秀,“馬太效應”可以幫助我們

小莉家裡有個三歲多的寶寶,按照老家的習俗,孩子已經被叫做5歲了。儘管在年齡上,孩子已經不小了,但是在許多事情上,小莉的寶寶都沒有別人家的孩子顯得有動力,有好奇心。換句話說,小莉的孩子有點膽小,不愛突破。

有一次孩子和其他幾個小朋友共同參加一個朗讀比賽,大家平常都排練的好好的,等到快要上場的時候,有一些孩子表現出了明顯的緊張和不自信,害怕不是一點點,有的孩子因此而哭鬧,不想上臺了。

這個孩子就是小莉家的。經過老師一番安撫,最後孩子上臺了,但是正因為此,孩子表示自己再也不想參加這樣的活動了。

面對挑戰,孩子膽小不敢嘗試別擔心,家長巧用“馬太效應”可破局。

一、為什麼孩子總是膽小、害怕嘗試?

A、對自己不自信

顯然,小莉孩子和夥伴們一向認真排練,而且效果不錯,但是到了比賽大家卻退卻,有點害怕,是因為他們心裡對自己不夠自信。覺得自己不行,是他們不敢上臺的重要原因。

B、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指的是孩子會因為一兩次的失敗而變得畏首畏尾,當不好的結果產生,他們會不自覺地認為,自己就是不行,一定做不到。

所以,許多膽小的孩子正是因為陷入了“習得性無助”的迴圈,才變得那麼膽小怕事。

二、什麼是“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指的是,孩子在自我心理的影響之下,他們當中有的人會更加勇敢,有的人會更加地膽怯。

比如孩子因為一次比賽的不如意、失敗,有的孩子會變得恐懼,再也不想參加類似的活動了,一碰到就有陰影,對自我的認可程度極低。

而有的孩子在某一次的活動中表現非常出色,受到了許多人的表揚,那麼此時他心裡的激勵程度會非常高,對於同類型的比賽、活動,都會充滿信心和戰鬥力。

馬太效應之下,勇敢的孩子會更勇敢,而膽怯的孩子會更膽怯。孩子的勇氣需要父母的助力,家長這樣幫助孩子,才能讓他們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收拾情緒,不斷挑戰,不斷成長。

三、巧用“馬太效應”,幫助孩子克服畏難情緒

提高抗挫力

抗挫力指的是一個人面對挫折時的能力。許多人會因為一次兩次的失利而放棄自己,顯然,這不是家長們想要看到的結果。

所以,我們需要透過提高孩子的抗挫力,培養其面對困難和挫折的能力、心理。比如在失敗後尋找問題,重視事件的過程而不是結果,這樣對孩子而言會好很多。

提高孩子的自我認知和接納程度

做一些孩子有信心的事情,可以從正面引導孩子。比如說孩子在畫畫方面很有信心,也很有天賦,那麼家長們就可以多多在這個方面入手。

提高孩子的自信心,用正面的方式激勵孩子。給孩子一面鏡子,讓他知道原來自己還有很多優點。

此外,家長還可以多多表揚孩子,這樣也能提高他的自信心,這是從外界的評價和認知著手,對自我的接納程度提高很有用。

利用共情

在馬太效應的影響中,優秀的人會更優秀,而失敗的人會越來越失敗。所以家長需要規避其負面的影響,學會共情,讓孩子知道他一定不是最差的,而且,一直有人陪伴在他的身邊,鼓勵他,支援他。

父母的共情對孩子來說,是黑暗中的燈塔,有很強的安慰作用。所以父母們一定要注意,別讓孩子在“心靈”上被孤立,這樣的後果更加嚴重。

在這裡提醒大家,孩子膽小怕嘗試,父母不要一味指責,而是要更加耐心的引導。家長用好“馬太效應”,讓孩子從平庸走向優秀,輕而易舉。

8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寶寶零食別再碰這些“黑名單”,想要健康美味,學會321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