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提起發熱,各位寶爸寶媽們應該都深有體會,發熱可以說是兒科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了,可是,各位寶爸寶媽們對於發熱瞭解多少呢?我們的寶寶為什麼會發熱呢?

兒科醫生們出診的時候經常能聽到這樣的對話,

“大夫,我家寶寶發燒了”

“多少度啊”

“37.2℃了”

那麼,37.2℃到底是不是發熱呢?下面,我們首先了解一下寶寶體溫超過多少是發熱以及發熱的分級(數值以腋溫為例)。

(1)低熱 37.5-38℃

(2)中等熱38.1-39.0℃

(3)高熱39.1-41.0℃

(4)超高熱 41℃以上

我們通常將37.2℃看作發熱的臨界值,超過這個數字就屬於發熱了,實際上這個數字是口腔溫度的標準,而我們最長測的是腋溫,但需要注意的是寶寶的基礎代謝率是略微高於成年人的,當寶寶進食後、活動後或者哭鬧過後體溫是會出現暫時的升高,有時甚至達37.5℃左右,屬於正常現象,平穩後體溫可逐漸降至正常。

在安靜狀態下,寶寶體溫達37.2℃應該引起各位寶爸寶媽的注意,有可能寶寶發熱了,可間隔20-30分鐘再次測量寶寶體溫,若連續多次寶寶體溫不降反升,那麼發熱無疑了。

那麼,發熱究其根本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裡就要引入一個概念——致熱源。顧名思義,致熱源就是能引起寶寶們發熱的一類物質,它們可以是體內產生的,稱為內源性致熱源;也可以是體外侵入的,稱為外源性致熱源。

這兩種致熱因素往往是同時存在的,拿我們最常見的發熱原因——感染來說,常見的有細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等,這些侵入機體的病原微生物都屬於外源性致熱源,它們進入寶寶身體後,引起機體一系列炎症反應,炎性細胞啟用後釋放一系列炎症因子,這些炎症因子可也使寶寶發熱,屬於內源性致熱源。

當寶寶被有害病原體感染後,往往不會僅有發熱這一症狀,如果病原體侵入上呼吸道,孩子會出現咽痛,聲音嘶啞等症狀;病原體侵入下呼吸道達肺部,會出現呼吸費力甚至呼吸困難等;若病原體侵入消化系統,那麼孩子會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出現這些症狀的同時不光要給孩子退熱,同時應及時求助於醫生,尋找原發疾病,找出寶寶發熱的原因,對於病因進行干預,從根源上解決發熱問題。

當然,感染性發熱只是最常見的一種發熱原因,還有一些疾病也會引起發熱,比如風溼免疫性疾病、內分泌代謝疾病、血液腫瘤疾病等。它們相較於感染性發熱較為複雜、少見,症狀存在多樣性,在此不做詳細闡述。

再說一說家長們常問的另一個問題:

寶寶發熱會燒壞腦子嗎?答案是:不會。

我們知道了發熱的生理基礎就可以瞭解到,寶寶發熱只是身體對於外界不良反應的一種正常生理反應,這說明寶寶的免疫系統正在與一些有害物質或不良刺激做鬥爭,這也是寶寶免疫系統不斷完善、不斷提升的過程。同時,寶寶發熱也是身體告訴家長們的一個重要疾病訊號,可以及時引起家長們的注意。

這裡,很多家長可能會說,曾經聽說哪家孩子因為發熱最後導致腦子燒壞了,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其實不是這樣的。胃腸道、呼吸道可以發生感染,大腦也是如此,腦炎也是兒童一種常見疾病,輕症可能無任何症狀,重症可能危及生命,重症腦炎有可能會留下輕重不一的後遺症,因此,很多家長誤以為這些後遺症是發熱引起的。

正常情況下,寶寶的體溫存在一定的波動性,白天略高於夜間,下午略高於上午,進食後、哭鬧後體溫也會上升,波動幅度約為0.6℃,一般不超過1℃。以腋溫為例,波動範圍為36.5-37.2℃,體溫超過37.5℃或波動幅度大於1-1.2℃即為發熱。

測量體溫的部位有口腔、鼓膜、直腸等,部位不同,體溫標準也會有差異。

直腸溫度即肛溫,是最接近身體核心溫度(大腦、肝臟等內臟器官的溫度)的,也是最準確的,其正常溫度略高於腋溫,約為37.5℃,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兒的肛門括約肌收縮能力較弱,一受刺激容易產生便意,需多加留意。口腔溫度略低於直腸溫度,一般不建議較小嬰兒測量口腔溫度,易咬破體溫計,家長應多加看護。鼓膜溫度即耳溫,簡便易行,應用逐漸增多,但存在一定誤差。

寶寶體溫的測量方法及注意事項。

若為腋下測溫,測量前應擦乾腋窩,保持腋窩乾燥,屈臂抱胸,夾緊,5-10分鐘後取出。注意體溫計與腋窩之間不可阻隔衣物,影響測量準確性。若測量肛溫,應防止體溫計滑脫或折斷,3分鐘左右取出,擦拭乾淨讀數。若為口腔測溫,僅適合較大兒童,告知患兒不可用牙咬口表,將口表水銀端至於舌下,輕閉雙唇用鼻呼吸,3分鐘左右取出度數。熱量體溫時,應選取寶寶安靜時刻,哭鬧後或進食後均會影響測量準確性。若寶寶不慎咬破或打碎體溫計,家長們千萬不要驚慌,可立即讓寶寶口服蛋清或純牛奶,延緩汞的吸收,隨後至醫院就診。

關於寶寶發熱,今天先介紹到這裡,兒童發熱問題內容繁多,在“關於寶寶發熱,我們需要知道的一些事(二)”中將詳細介紹應對發熱的處理辦法。

12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產後35天大出血,罹患“絨癌”!6個月的生死煎熬,終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