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任何一方的角色都不可缺失,以免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但孩子逐漸長大,進入青春期之後,老一輩人就提出“兒大要避母,女大卻不避父”。對於這種說法,有人認為是迷信。其實,這並不是迷信,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案例

張敏的兒子六歲了,從小就備受父母的寵愛。由於張敏的老公工作比較忙,回家陪兒子的時間並不多,平時主要還是張敏照顧兒子,這就導致兒子對媽媽的依賴性很強。

朋友多次勸張敏對兒子適當放手,告訴她“兒大要避母”,要與兒子保持距離,早點讓孩子學會自理,學會獨立,孩子才能真正成長。否則,孩子將來也是一個“媽寶男”。

張敏也發現兒子過於依賴自己了,總愛黏著自己,不僅性格軟弱,還比較愛哭。張敏聽取了朋友的勸告,不再凡事管著兒子,而是與兒子保持適當的界限。

過了一個月,張敏就發現了兒子的進步,他不僅能夠獨立做一些事情了,也沒有以前那麼愛哭了,遇到事情也會想辦法解決,或者主動與媽媽商量,尋找解決的辦法。

不少父母存在類似的情況,過於寵愛孩子,捨不得放手讓孩子成長,就會導致孩子過於依賴父母,與父母沒有界限,很難真正成長。最終,父母的寵愛就會成為傷害孩子的“武器”。

若是媽媽不懂得“兒大要避母”的道理,就會導致孩子性別概念模糊,不利於孩子對兩性差異的正確認知。

“兒大要避母”到底是避哪些方面呢?

1、避免孩子性早熟

兒子會逐漸長大,母親就要避免在孩子面前裸露身體,不可與孩子過於親密接觸,避免孩子過早出現性早熟的現象。

若是孩子性早熟,不僅會危害身體健康,過早發育的性器官還會給孩子帶來本不該承擔的負荷。與同齡人相比,孩子在性器官與外貌上,會提前進入衰竭狀態。

2、避免孩子人格缺陷

“兒大要避母”,母親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有利於孩子更快更好地形成健全的人格。若是兒子過於聽話,就可能成為“媽寶男”,不利於孩子健康人格的完善。

孩子往往表現得過於聽話,對母親過於依賴,缺乏應有的男子氣概,在成人後仍然會有不成熟的表現。在結婚後,如果孩子過於聽從母親的話,還會加深婆媳矛盾。

3、避免孩子實踐能力不足

“兒大要避母”,孩子可以接觸更多的新鮮事物,能夠在探索中磨鍊和成長,變得勇敢與睿智。母親與兒子在生活、學習上都要留有空間,讓孩子學會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學會生活上的自理和獨立,孩子的實踐能力才能得到提升。而母親的過於干涉,只會限制孩子實踐能力的發展。

社會是一個大環境,對男孩的要求比較高,一定要有男子氣概,要有堅毅勇敢的性格,敢拼敢闖,男孩長大後才能獨當一面。若是男孩過於柔弱,缺乏主見,就會遭到嫌棄。

“女大卻不避父”究竟有什麼科學依據?

1、培養女兒開朗的性格

父親作為男子,表現比較沉穩、大度,對女兒會更多一些包容和忍讓。父親在增進親子關係上,能夠起到較好的關聯作用。

在女兒成長的過程中,父親會用心傾聽女兒的心聲,讓女兒可以宣洩成長的煩惱以及不良情緒,有利於女兒的健康成長。

2、讓女兒更有家庭安全感

女性的角色本就比較柔弱,心思較為細膩,容易出現焦慮的情緒。若是長期如此,女兒就會安全感缺失。父親是女兒背後的堅強依靠,也是女兒最可信賴的後盾。

在父親的支援下,女兒可以勇敢面對社會的複雜環境,走出自己的人生路,展現屬於女性的堅強與自我的風采。

3、避免女兒的人生走彎路

女兒往往會對父親多一些崇拜,更願意聽父親的話。而女兒也更多遺傳了父親的優良基因,比如父親的沉穩、父親的理智等等,這種性格上的互補,將成為女兒的優良品質,讓女兒在人生路上也多了一些沉穩和理智,會少走很多彎路。

女大不避父,與父親要有更多的接觸,才會接受到父親的優良品質,並決定著女兒的個性發展。當然,在身體的裸露以及親密接觸上,父親對女兒還是要有所避諱,該有的界限還是要有。

孩子總會長大,父母對子女的愛就要適度,互相之間要有一定的界限,為孩子的成長留下更多的空間。父母只需在背後默默支援孩子,保護孩子,適度引導孩子的發展。

8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帶寶字風度翩翩的男孩名,純真又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