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小孩子闖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最近,重慶有一個名叫辰辰的三歲小男孩,卻為自己闖的禍付出了很大的代價。辰辰在幼兒園內,因為好奇的原因,摳掉了幼兒園牆上的抹灰層。為了表示歉意,辰辰的父親給幼兒園老師轉了三百塊錢,但同時也沒太往心裡去。
家長可能覺得作為小孩子,這種事情並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但是結果,幼兒園方面卻是拒絕了辰辰家裡的道歉和賠償,而且直接把辰辰給開除了!
一個三歲的孩子,因為摳壞了幼兒園的牆,所以就被開除了?
這種事情,怎麼看都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辰辰被開除的原因,或許並不只是這次扣牆。不過,這也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問題。生活當中,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是很淘氣的。像辰辰這樣的情況,也並不是特例,很多小孩子都曾經犯過此類問題。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樣的問題呢?
對於這些很小的孩子犯錯,家長們首先要做的,是要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做錯了之後,自己要接受哪些結果和代價。
比如在辰辰的這個故事當中,家長其實就做錯了。當辰辰犯錯之後,家長選擇直接給幼兒園方面賠錢,希望用金錢來彌補辰辰的錯誤。但幼兒園方面的選擇,卻並沒有收這些錢,而是提出讓辰辰父母帶孩子過來,帶孩子一起刷牆。
從教育的角度來說,幼兒園方面的決定,是正確的。
像辰辰這種年紀的孩子,對於金錢還沒有任何概念,但是對勞動是有概念的。如果像辰辰父親那樣,選擇用錢去彌補孩子的損失。那孩子就會對自己的錯誤,沒有足夠的認知,覺得自己做的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甚至根本不會覺得是一個錯誤。
本來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機會,就這樣被家長的“財大氣粗”給耽誤了。
幼兒園方面決定開除辰辰,其實也與此有關。因為在雙方的溝通當中,辰辰的父親一直認為,既然自己已經賠錢了,那幼兒園方面就不應該再追究,應該接受自己的道歉。雙方在溝通當中,產生了很大的爭論。所以最終,幼兒園方面才不得不決定開除辰辰。
反之,如果像幼兒園提出的那樣,由親子雙方一起去給幼兒園的牆壁進行整修。辰辰需要透過勞動,來彌補自己犯下的錯誤。這樣的話,辰辰就會印象很深,知道自己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相比單純給錢,實在是不知道高明瞭多少。
除了解決方式之外,還有一個問題,很值得家長們注意。小孩子犯錯,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小孩子犯了錯,家長這個時候可以批評,可以幫孩子分析錯誤,但是千萬切記,絕不能打罵。
生活當中,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銘記自己的錯誤。在孩子犯錯之後,都會不自覺地打罵孩子,目的就是想讓孩子記得更牢一些。
這種做法,更是錯上加錯。
因為犯錯對於孩子來說,其實並不是一件壞事。正是在不斷犯錯的過程中,孩子才會不斷進步,不斷修正自己的錯誤。而如果家長選擇,用暴力手段來制止孩子,孩子確實有可能記得很牢固,但是卻可能因此失去了嘗試不同可能的勇氣。
不敢去嘗試,不敢於犯錯,這遠比孩子犯錯更可怕。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其實應該鼓勵孩子犯錯,然後幫助孩子,以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修正錯誤。這樣的教育,才是意義深刻而影響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