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寫寫入院待產包,結果因為被朋友諮詢其它的問題,所以一拖再拖,今天終於騰出手來寫一寫了。再不寫真是要忘記了,因為已經半年多過去了。
待產包是懷孕後期我查詢最多資料的話題之一,查詢過程中也發現是五花八門,南北方都有些差異,甚至會因醫院而不同,所以今天的分享也是起到一些參考作用吧。
首先,待產包要什麼時候準備呢,一般來說,孕周在32-36周的時候就應該開始準備待產包了,如果是透過網購,還需要預留郵寄上門的時間,一般情況都還好,如果像趕上今年疫情這種,快遞大面積延遲就需要預留一點時間。
曾經有朋友問我為什麼要準備這麼早?醫院也會建議差不多這個時間開始準備待產包,因為雖然距離產期還有一段時間,但是這個時間寶寶已經比較大了,已經處於可能會提前出生的時間,尤其從37周算起就已經是足月的寶寶了,還是需要提前準備的。
而且七個月起準媽媽的肚子就會隨著寶寶的長大迅速變大,收拾東西之類的動作就沒有那麼方便了。
待產包一般來講分為兩部分內容:一部分是帶進產房生產期間使用的,一部分是生完寶寶後帶回病房,住院期間使用的。一般順產的話住院也就兩三天,所以大概準備兩三天的分量就可以。
以我的經驗來說,待產包按照必要物品準備就可以,沒必要多準備,如果不夠用家人去買很方便,多餘的話真就沒什麼用。
先說說需要帶進產房的東西。需要帶進產房的東西其實不是很多。
我當時是換了病號服進產房,所以有的新媽媽說需要準備不怕髒的衣服,個人覺得沒什麼必要,最多也就是去醫院的路上怕弄髒褲子或者裙子。
我當時是拿了所有帶進醫院的東西一大包給護士揀需要帶進產房的東西。打包待產包的時候可以準備個大包或者手提行李箱,因為還是要帶不少東西的,袋子大點可以一個搞定。
1.成人護理墊(這個應該要60*90釐米及以上的)需要準備一包(10片)以上,我當時準備了一包,但是真的挺費的,所以後來又讓家人買了一包,一共用了兩包。寶寶墊床也要這個,產婦一開始惡露多還是比較費一點。而且護理墊即使剩一點後面帶回家還可以用,也可以給寶寶當尿墊用。另外我當時也準備了刀紙,聽說北方的醫院會用到,不過我當時的醫院根本用不上刀紙(其實基本上有護理墊用不上刀紙的),所以後來坐月子的時候我就剪小塊當做衛生紙用了。
2.計量型產婦安心褲。這個雖然是計量型的,但是我當時的醫院沒有計量的要求,所以我只是當作普通安心褲使用的。我準備了3片,根據實際用量上來講,我覺得可以再多準備3片,如果這個多準備3片的話上面的護理墊應該一包也差不多能夠用。基本就是生完第一天用,差不多24-36小時使用吧,後面就可以改用姨媽巾了,所以不需要備很多。
3.補充能量用的食品。一般來講這個還是比較需要的,當然了,我身邊也有一兩個小時就搞定的,但是大多數尤其是初產婦,還是要在產房裡熬十來個小時的,而且還有像我這種生一天一夜的,中途不補充點能量生到後面就會沒有力氣了。但是帶什麼吃的東西,貌似有些醫院是有規定的,我生產的醫院倒是沒有要求。我準備了兩罐紅牛和一盒巧克力,個人覺得還是很適合我的,因為我孕期胃口一直不是很好,加上在產床上吃其它東西感覺也不是太方便,快速補充體力還挺合適的。不過當時醫生有叫我巧克力不要上來就吃太多,後面可能會吐。不知道是不是單指巧克力,因為隔壁產床的新媽媽好像是吃了補充能量的能量棒,的確是過一陣子吐了。我只喝了一罐紅牛和六塊巧克力,吃的比較少,所以也沒有吐倒是。
4.吸管。吸管是在產床上喝水或者飲料用的,我喝水有準備吸管杯,也準備了吸管,但是單獨的吸管太小了,所以不容易被找到,護士給我拿了醫院準備的吸管。所以建議在準備待產包的新媽媽,可以把吸管粘在飲料的瓶子上,免得到時候不好找。
5.紙尿褲。一般來講是準備NB號,有的寶寶出生比較大(比如B超預計要7斤半以上),可能出生就要用S號。產房裡也就用一片,但是有的醫院會要求拿未開包的紙尿褲,所以有小包裝也可以,或者拿整包,住院的時候也要用的,新生兒非常費紙尿褲。
進產房基本就這些。
然後住院期間,除了上面這些有的會繼續使用外,還可能會用到。
1.姨媽巾。有的待產套裝裡會建議產婦姨媽巾,不過之前就不少人說沒必要,我家裡本來就囤著很多姨媽巾,所以我也沒有另外買,就是用的普通的姨媽巾,只是一開始先用夜用加長的用了差不多五天(可能看下惡露的量),勤一點換,大概兩三個小時換一次,所以可以多準備一些。
2.內褲。因為要用姨媽巾的話就需要內褲,有些人會建議一次性內褲,我當時也準備了,不過後來一個都沒用到,都送給我隔壁床的新媽媽了(她們居然都沒準備)。因為我也準備了一些之前穿的舊內褲,孕後期分泌物很容易把內褲弄的不好洗,所以乾脆這個時候用,用完就直接扔了,穿起來比一次性的舒服,貼姨媽巾也不容易爛,舊的又不會浪費。
3.清清柔護巾。好像不是每個醫院都需要這個,但是我這個醫院要求要用,其實就是大塊的一次性棉柔巾,住院期間護士給寶寶洗澡用的。
4.奶粉。有的醫院不讓自己帶奶粉,比如我生產的醫院。所以我在住院的時候寶寶一直是吃醫院發的奶。不過因為我生完一個星期才有奶,所以回家之後還是自己買奶粉喝了好一陣子的。但是有不少媽媽生完就有奶,也就用不上奶粉。所以也可以像我這樣,的確需要再去讓家人買。不過如果醫院不發奶,還是可以考慮備一點,小罐的就可以。
5.護臀膏。這個其實住院幾天也不是非常必要,像我住院的時候疫情不讓探視,寶寶都是護工給換紙尿褲,根本沒時間給他擦護臀膏。
6.溼紙巾。準備一個大包的。我一開始以為沒必要,只准備了20片的小包的,結果根本不夠用,寶寶實在是太費了,整天擦屁屁,所以準備大包的。
7.嬰兒指甲剪。這個是閨蜜跟我說一定要準備的,嬰兒的指甲又薄又尖,很容易就抓花自己的臉,所以一定叫勤剪,基本住院不剪回家已經花臉了。
8.吸奶器、防溢乳墊、儲奶袋。這幾個東西都屬於不一定會用到的東西。整體來講會用吸奶器的機率還比較高,剛開始開奶,後面儲奶之類的都有機會用到,所以還是準備個電動的會比較省力。防溢乳墊和儲奶袋有些媽媽並用不上,所以一開始可以稍微少準備一點,用的上的話可以再買。
9.出院的衣服。這個衣服包含新媽媽和寶寶的。新媽媽的要準備長衣長褲、帽子、襪子和不露腳跟的鞋(防止著涼)。寶寶的衣服準備一件和尚服和一個包被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