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是否有這樣的情況:
一回到家就開始寫作業,坐在課桌前好幾個小時。但是寫到凌晨一兩點都寫不完。
老師反映上課坐得筆直,眼睛也盯著黑板,但是卻連最基礎的題,都做不出來,下課要問好幾遍才行。
班主任說孩子平時看起來學得很認真,但是效率非常低,經常走神,迷迷糊糊的怎麼都睡不醒的感覺。
……
孩子看起來學得很勤奮,但是卻效率低,學得沒效果。老師揪心,家長焦心,孩子自己也苦惱,甚至想放棄,產生厭學情緒。
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有的時候你認為的勤奮,只是“能力錯覺”。
什麼是“能力錯覺”?
簡單來說,就是認知錯誤,錯把“學習了”當做“學會了”,滿足於勤奮的表象,沒有深入探究自己是否內化知識,是否能應用於實踐中。
以為上課認真聽講,筆記做得一絲不苟、滿滿當當了,就是把知識全都掌握了;
以為在書本上圈點勾畫,就能把整本書的內容記在腦海裡;
以為透過“題海戰術”大量刷題,各種題型都能迎刃而解。
這些都是孩子們容易產生的“能力錯覺”。都是典型的低效學習症狀,不瞭解大腦的思維模式,做的就是“無用功”;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浪費過多的時間,只會過度消耗學習熱情與精力。
那麼,如何走出“能力錯覺”,告別低效學習呢?大腦的兩種思維模式
從小到大,我們接受的教育都是要“集中注意力,一刻都不能分神”。“分心”、“走神”、“放鬆”似乎總是不好的。我們也時常自我告誡:別分心、別放鬆,再努力一點!
那麼,保持長時間的專注學習,學習效率就真的高嗎?
其實不然。芭芭拉·奧克利博士在《學會如何學習》一書中提出:“大腦有兩種不同的工作方式,我們將把這兩種方式稱為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這兩種模式都很重要,都能幫助你學習。”
專注思維模式
當你把注意力集中到某樣東西或者某個問題上,專注模式就開啟了。如果把我們的大腦比作手電筒,這時候啟動的是手電筒最強的一檔,富有穿透力的光柱打在關注的目標上,思維集中、理性、連貫。
發散思維模式
當大腦處於鬆弛狀態,任由思維漫步時,發散模式出現了。這時候大腦這個手電筒啟動的是較弱的一檔,思維彌散於整個大腦,光柱照射到的範圍更寬廣,思維就更開闊。
腦科學的研究讓我們知道:專注模式集中在大腦的前額葉皮層,發散模式瀰漫整個大腦皮層。
無論是專注模式,還是發散模式,都要求兩個大腦半球同時參加。想要在學習過程中,保持創造力,學習模式實現自主切換,我們就需要先來了解下孩子學習狀態和大腦工作機制之間的關係。
學習方法和學習意願是分不開的,它們會相互影響,孩子學習花時間,可效率低,成績難提升,時間一長就會導致孩子學習沒興趣、沒信心,增加厭學情緒的產生。
馬克斯·普朗克神經生物學研究所的納丁·格古拉實驗發現:當我們在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時,大腦負責處理感覺和情緒的島葉皮質神經開始“發亮”。
該區域的神經細胞對於各種感覺、情緒和身體狀況都會有所反應,而且單一神經細胞可以對不同的負面刺激,如恐懼、疼痛、口渴和身體不適等作出反應。
一旦島葉皮質神經識別出這些消極狀態,就會用過神經束將資訊傳遞給杏仁核或伏隔核。刺激杏仁核可以引起焦慮和恐懼,而伏隔核在大腦獎賞、成癮、恐懼及安慰劑效果等活動中起重要作用。
所以當孩子學習遇到困難時,很多人會選擇第一時間放棄抵抗,專注力開始轉移。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無法自主切換學習模式,難以長時間保持專注的原因所在
那麼,如何才能科學培養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合理切換學習模式,高效學習?
保持島葉皮質神經連線穩定,養成高效學習習慣
透過對島葉皮質的瞭解,我們知道,當面對複雜任務時,若產生枯燥、犯困等消極情緒,大腦島葉皮質會做出反應,促進厭學情緒的產生,難以保持專注。
因此想要保持島葉皮質神經穩定,我們可以藉助腦電腦電生物反饋技術來達成。
競思腦電生物反饋訓練就可以很好的幫助孩子鍛鍊大腦、開發功能,多點位的訓練方式可以讓大腦整體的神經元網路得到全面的發展。
透過這樣的科學訓練,孩子大腦對於注意力、自控力、記憶力、反應力等都能得到磨練和提升!
在面對任務時,能夠自主切換學習模式,專注快速處理問題,反映到行為上,孩子能更加有條不紊的規劃自己的時間和學習任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減少對島葉神經的刺激。
讓孩子自主學習,合理制定學習任務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透過競思的專業心理認知訓練,幫助孩子更科學的掌握學習方法,合理規劃安排任務,告別低效甚至是無效的學習,充分利用時間,做好自我管理。
透過心理認知訓練, 競思老師會給孩子一個良性指導,讓孩子慢慢摸索怎麼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怎麼交替學習穿插學習,如何運用一些輔助工具或技巧(如計劃表、思維導圖、學習筆記等),逐步養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讓學習更高效!
透過今天的分享,家長們不妨說說,在輔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孩子的學習效率如何?具體表現是怎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