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總說:不養兒,不知道父母恩。只有自己做了爸爸媽媽才知道把孩子從小養大是一件多麼辛苦的事情。
除了給孩子提供吃、穿、住、行,這些物質,還要把孩子教育好。有一個懂禮貌、知對錯的孩子是一件特別難得的事,背後都是父母辛勤的教導。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爸爸在外工作,保證家裡的花銷。寶媽在家帶娃照顧起居,或者有老人在身邊幫忙。
孩子由誰帶大會更聰明?研究顯示:爸爸帶大的娃智力方面有優勢爸爸單獨帶娃或者經常陪伴孩子的情況很少,專家說爸爸對孩子的成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楠和閨蜜陽陽在同一年做了媽媽,而且巧的是兩個孩子出生日期只差了不到一週。
兩個人生的都是男孩子,本想著“親上結親”的願望就此落空了。因為兩個媽媽關係很好所以兩個小兄弟從小也是經常在一起玩。
後來由於小楠辭職換了新工作,所以平時帶孩子的任務就落在了小楠老公身上。家裡老人身體原因就能做些家務,孩子方面還是靠老公自己。
而陽陽的老公工作特別忙,所以陽陽的兒子基本都是老人帶著。轉眼到了年底,終於兩家人有時間聚聚。當兩個小哥倆再次見面的時候,小楠就發現了差異。
明顯在玩遊戲、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自己的兒子要更勝一籌。兒子已經能輕鬆回答十以內的加減法了,陽陽家寶寶剛剛學會數數。當然這種差異不排除是老人沒有主動教。
美國哈佛大學曾經針對孩子智商的問題做了12年的科研,結果顯示:爸爸帶大、陪伴較多的孩子,智商會更突出一些。即便在單親家庭中,和爸爸生活的孩子身心發展一樣良好。
爸爸帶娃的3大優勢,媽媽比不了◆ 提高見識
由於男性的思維方式、興趣愛好不同,對於天文、地理、汽車、自然等內容掌握的更多,無論是哪個類別的內容多少都會有涉獵。
所以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無意中就把自己的知識傳遞給了孩子。同老人、媽媽帶的孩子比起來更“博學”。
老人、媽媽帶孩子關注更多的是安全,對於沒嘗試過的事情儘量不讓孩子挑戰,時間久了孩子變得畏手畏腳。缺少了認識新事物的機會,自然見識也就變窄了。
◆ 動手能力強
媽媽帶娃總是會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需要孩子自己做的事非常少。而爸爸帶孩子基本都是孩子自己完成,甚至孩子還要幫爸爸做事。所以孩子的動手能力、獨立性都會更強。
實驗表明:多讓孩子完成能力範圍內的事,對孩子獨立性格的形成非常有幫助。
◆ 抗挫能力強
老人或者媽媽帶孩子會提前預知各種危險、各種辛苦,都會提前幫孩子避免,在孩子的認知裡所遇到的事情都是完美的。
而爸爸帶的孩子會讓孩子去挑戰,敢於去做之前不敢做的事情,比如爬高、輪滑、滑雪等等。即便爸爸知道接下去孩子要面臨的問題,也會鼓勵孩子繼續。
出了問題也會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孩子的這種抗挫折能力、解決辦法的能力不知不覺的就加強了。
老人帶娃成趨勢據統計:在全國2.47億的流動人口中,隨遷老人有超1800萬,佔比7.2%。這些隨遷老人中有43%的老人是為了幫子女帶娃。
現在年輕人生活壓力、經濟壓力都很大,特別是生了孩子時候花銷更大。夫妻兩個人上班就只能讓老人來幫忙帶孩子。
雖然明知道會面臨“觀念不同”而產生兩代人的矛盾,但是面對高額的保姆費用、託兒所不負責、請外人不放心等問題,還是老人帶娃靠譜一些。
老人帶娃這件事“費力不討好”,老人身體辛苦,內心寂寞。到頭來還得不到子女的理解,因為帶娃問題不斷產生矛盾。而年輕人也會覺得老人帶娃“理所應當”,不記感恩。
不管誰帶娃,都要為孩子提供一個好的成長環境除了帶娃的人,娃生活的環境也非常重要。古代有“孟母三遷”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身邊有做買賣吆喝的,孩子就學會了吆喝聲。身邊有學堂讀書的,孩子也知道了學習。
如果每天生活的環境是雜亂五章的,孩子很難養成秩序感。家長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很多時候的行為都是在模仿大人。
今日話題:你家裡平時誰帶寶寶更多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