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寶寶斷乳?
寶寶滿1歲了,部分媽媽開始考慮斷母乳。斷乳對寶寶和媽媽來說都是煎熬,寶媽斷乳切記盲目,需結合自己和寶寶的實際情況,做到健康回奶。
斷乳時間應選擇在寶寶1-2歲之間,且春秋氣候較適宜的季節。斷乳應儘量選擇健康的斷乳方式。
2種回奶方式
自然回奶
主要是透過逐漸減少哺乳或吸奶次數,延長兩次哺乳或吸奶的間隔時間,減少對乳房的刺激,抑制乳腺分泌;
此方法回奶耗時長,不影響媽媽的乳房健康,是理想健康回奶方式。
人工回奶:
主要是藉助藥物抑制乳腺分泌,達到短時間回奶的目的。
此方法回奶耗時短,但若操作不當可能會損害媽媽乳房的健康,一般情況下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斷奶注意事項
01、斷奶要堅定
斷母乳期間,媽媽要意志堅定,堅持到底,不要反反覆覆重新哺乳,以免最終寶寶非但無法成功離乳,還給心理帶來嚴重的傷害。
02、給寶寶更多的關愛
寶寶離乳過程中,媽媽要照顧寶寶的情緒,給寶寶的更多的陪伴與愛護。
03、尋求家人的配合
為了減少寶寶斷奶期間對母乳的過度依戀,可以暫時要寶寶親近的家人代為照顧。
寶寶厭食偏食怎麼辦?
糾正寶寶偏食和厭食的習慣需要時間和耐心。針對寶寶偏食厭食,可嘗試以下方法:
①儘可能的給寶寶創造愉快的就餐環境激發寶寶就餐興趣;
②注重多樣化的食物烹調方法滿足寶寶對食物的新鮮感;
④利用寶寶好奇、好動的天性,鼓勵寶寶做餐前服務如讓擺桌椅、端菜碟、分碗筷,甚至在做菜時幫忙洗菜、拿佐料,充分發揮其創造力的同時激發寶寶的食慾;
1-3歲寶寶發育情況
1歲寶寶
能自己走路,會彎腰撿起地上的東西等;
會稱呼和自己最親近的兩個人,比如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
開始認人,對於陌生的人會顯現的煩躁不安;
1歲半寶寶
會蹲下,退著走路,用手把著欄杆自己上樓;
能模仿一些動物的叫聲,清晰地叫爸爸媽媽,能模仿大人說話;
會自己認識自己身上三四處器官;
能自己找到水杯,自己端起來喝水;
1歲半-2歲寶寶
能直立起來用腳尖行走兩三步,能嚮明確的方向扔球;
會畫簡單的線性圖形;
能說出兩三個字的小短句;
能模仿大人稍微複雜的動作;
能清晰的表達自己如廁的意願;
2歲-2歲半寶寶
會做跑、跳、蹦、踢等運動動作,對方向有較深入的認識;
能說出最熟悉的幾種水果及一些常見物品的用處;
能自己乾淨的就餐;
能自己脫外衣、鞋子、褲子;
3歲寶寶
能獨自下樓,會單腳站立10秒鐘左右;
會騎嬰兒三輪車;
能說出五個字左右的短句及除第一人稱以外的其他人稱代詞;
會對簡單的平面幾何、方向、顏色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會跟著音樂自己打節奏;
會簡單自理如上廁所、穿衣服、係扣子等;
1-3歲寶寶行為引導
1歲寶寶打人怎麼辦?
1歲的寶寶出現打人等攻擊性的行為很正常,爸媽不需過於擔心,只需正確的引導,幫寶寶糾正這種壞習慣即可。面對寶寶不同情況下打人,家長可嘗試以下方法:
方法一:站在寶寶的立場
當寶寶不迫切想得到而得不到某樣東西,出現打人發洩情緒時時,父母可以幫寶寶表達情緒,如 “彆著急,要拿狗狗是嗎?來,媽媽幫助你拿”,讓寶寶依賴你,停止打人行為。
方法二:及時的關心與安慰
當寶寶因心情不好或者遭受挫敗而選擇打人來發洩情緒時,家長要及時予以關心和安慰,予以情緒的適當舒緩。如“寶寶,沒事,媽媽相信你下次一定會更好。”父母的關心與安慰,能讓寶寶感受到自己是受重視的同時也能幫助寶寶樹立自信心。
方法三:及時引導
當孩子搶玩具時,出自本能的自衛或者生理而打人,很容易讓寶寶誤把攻擊別人與得到玩具聯絡在一起。此時家長應正確引導,告訴寶寶打人不對,並把正確做法告訴寶寶。
可怕的2歲,如何應對寶寶第一個各反抗期?
昨天還是天使,今天可能成為挑戰你忍耐力的惡魔,用來形容2歲左右的寶寶絲毫不誇張。這個階段的寶寶正處於人生的第一個反抗期,生活中經常表現出依賴又獨立,可愛又可惡,大方又自私等很多自相矛盾的舉動,讓父母應接不暇。父母掌握一些應對技巧,有助於幫寶寶順利的度過2歲的反抗期。
1、營造良好的環境
理解寶寶的執拗的同時,儘可能給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穩定的生活環境,減少寶寶因不必要的變化而變得易怒。
2、學會適當的放手
多給寶寶自己動手的機會,讓寶寶在自我實踐的過程中得到樂趣。
3、尊重寶寶的意見
經常聆聽寶寶的聲音,尊重寶寶的意見,讓寶寶表達自己的想法。
4、疏導寶寶的情緒
當寶寶發脾氣哭鬧時,父母不能一味的順從或是簡單呵斥,要嘗試找清楚寶寶哭鬧的原因,幫助孩子描述、分析和反思情緒。
如“你對媽媽發脾氣,媽媽很傷心,媽媽也不知道你怎麼了,所以下次直接告訴媽媽你想的是什麼好麼?”
5、說“不”時要有方法
對孩子的過分要求給以拒絕時,切記簡單冷漠的說不。
面對寶寶的不合理要求,父母應當轉移他的注意力,待他慢慢平靜下來時耐心的告訴他為什麼拒絕他的要求。
總之,對待寶寶的過分任性,家長要立場堅定,態度親切。
3歲看到老,這個說法有依據嗎?
老人常說“3歲看到老”,看似沒有科學依據,實則有一定的道理。
3歲前是寶寶生理和心理發育最迅速的時期,3歲左右的寶寶智力發展已經達到其成年後的一半,7歲左右其智力發展已接近成年。
除了孩子的智力發展,他的性格、模仿能力、語言能力等很多特徵都是在3歲左右養成的。因此在這關鍵時期,家長一定要培養寶寶的各種好習慣。
1-3歲寶寶的早教
1-3歲作為寶寶情緒情感和語言發育關鍵時期,家長適當的給寶寶做早教,有助於寶寶的智力和腦力的開發。
1-3歲寶寶的早教,主要是抓住寶寶語言、智慧、體能、感官等七個幼兒身心發展的順序和規律。
語言早教
家長要多和寶寶溝通交流,多引導寶寶說話。可以透過描述和提問的方式來刺激孩子的感官,促進寶寶語言能力的發展。此外家長還可以透過閱讀繪本、講故事等形式來激發寶寶的語言能力。
智慧、體能、感官
家長可以選擇合適的益智玩具或小遊戲來開發孩子的智慧、體能、感官方面的潛力。
家長可以和寶寶一起進行彎腿跳、走坡道、過獨木橋、上下樓梯等訓練,因為這些訓練不僅可以鍛鍊寶寶的身體,讓寶寶變得更加敏捷靈活,同時還可以讓寶寶的智慧體能感官方面得到全面開發。
好了,關於1-3歲寶寶養育的相關要點今天我們就簡單聊到這裡了,希望對正在看的你有幫助。
更多育兒經驗關注:萌寶成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