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韓劇《當你沉睡時》以下為朗讀小姐姐全文音訊作者 | Laura Markham翻譯| 張柳依改寫| 伊俐審校 | 酷炫腦主創&小注朗讀 | 胡恩美工 | 雪今金編輯 | 小注孩子發起脾氣來總是沒完沒了?怎麼講道理也不聽?可能是你用錯了方法,兒童的憤怒更需要被認真傾聽和理解。“只有當憤怒真正被傾聽和理解時,它才會全部消散。”——卡爾·羅傑斯所有的兒童都會憤怒,和成人一樣,合適的憤怒是人類正常的情緒。憤怒是身體的“戰鬥”反應,它能在我們感到被威脅時保護我們的安全。當有人侵犯我們的界限時,我們就會感到憤怒。但人類不僅會因外部帶來的危險而感到憤怒——當某個事件引起了我們不愉快的回憶時,我們也會變得憤怒來保護自己,即使這件事並不會對我們構成真正的威脅。還有一種情況是,我們會因為想要維持自己的心理平衡而變得憤怒。當我們自己的恐懼、痛苦、失望或悲傷情緒太過濃烈時,往往會想要發洩。憤怒並不能消除傷害,但它能消除一定的無力感,暫時麻痺我們的痛苦。憤怒是悲傷過程中的一部分,原因就在於此。

via:Pixabay因此,總的來說,人類會想盡一切辦法(比如產生憤怒情緒)來對抗任何被我們感知到的威脅,包括我們自己不安的情緒。這些解釋放在兒童身上同樣適用。兒童的前額皮層尚未發育完全,使得他們不能進行自我調節,因此在憤怒時更容易攻擊別人和發洩情緒。隨著兒童大腦的發展,他們能夠獲得控制憤怒的能力。但前提是,他們生活在一個以健康的方式處理憤怒的家庭中。控制攻擊性衝動當父母接受並共情孩子的情緒時,孩子能夠了解、感受到這些情緒並不危險。當我們接受了孩子的憤怒並且能夠保持冷靜時,他能學到幫助自己冷靜下來的情緒技巧,表達他的感受,而不會傷害其他人或物。當他們上幼兒園時,幼兒就應該能夠忍受體內腎上腺素和其他具有“戰鬥性”化學物質的衝動,不去攻擊玩伴。

via:Pixabay承認憤怒和憤怒下的其他更有威脅性的感覺如果你能夠讓自己不被情緒主導,清楚認知到並且接受孩子不愉快的原因,他的憤怒感就會慢慢消解,逐漸平靜下來, 這還能幫助他獲得更強大的安全感。一旦兒童能體驗到憤怒背後隱藏的情緒,ta 那些心靈上的傷口就會開始癒合。當脆弱和不安的情緒逐漸消退時,ta 就不再需要用“憤怒”進行防禦,之後的那些“憤怒行為”也就消失了。相反,如果我們不能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去感受那些潛在的情緒,他們只會不斷地發脾氣,因為他們並沒有學到其他任何方法來處理內心的煩惱。這會讓他們看起來總是心裡有根刺,滿懷怨恨,感覺到生活總在針對他們——結果就是他們總處於憤怒的狀態下。

via:Pixabay建設性的問題解決孩子的目標是將原本的憤怒情緒轉化為改變現狀的動力,家長需要認可孩子對解決這個問題所做出的努力,這能夠讓孩子更願意遵循父母的規則並且更加自律。你要幫助你的孩子學會讓自己在生氣的時候平靜下來,表達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做出口頭攻擊或肢體攻擊。他需要學會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並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而不僅僅是假設自己是正確的,對方一定是錯誤的。但是,孩子需要家長多年的指導才能學會這些技巧。如果家長能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以表達他們的憤怒,進而探索憤怒背後的感覺,兒童便能夠逐漸擁有控制憤怒衝動的能力,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憤怒,並學會建設性的問題解決。

via:Pixabay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憤怒?1.從自己做起當你面臨一個憤怒的孩子時,你可能會對他大喊大叫,但這隻能強化他當下的感受。如果你有對孩子大喊大叫的習慣,你的孩子肯定也會模仿這樣的行為。如果你連自己都無法控制,你也就不能指望你的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簡言之,你的孩子會透過觀察你處理分歧和衝突的方式,模仿形成自己處理憤怒的模式。2.減少衝突當你的孩子處於憤怒狀態時,你需要做的是幫助孩子恢復平靜,因為孩子只有在平靜的時候才能理解並學會如何做得更好。即使孩子正處在很瘋狂的狀態,你的平靜會讓他感覺到安全。這能夠幫助他發展大腦中的神經通路,阻斷“逃跑或戰鬥”反應,允許前額皮層(理性大腦)接管行為。3.允許所有的感覺當你的孩子表達憤怒時,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傾聽他。這不意味著你要認同他憤怒的理由,但你要做到識別他憤怒的原因和認可他有憤怒的權利。所以,不要告訴你的孩子冷靜下來,或採取適當的行動,這隻會讓你的孩子更加暴躁,因為他想讓你聽到他的感受。相反地,你應該開啟溝通的大門,例如問問你的孩子:“你現在肯定很生氣,才會這樣和我說話。不要大喊大叫,我想聽聽你為什麼生氣,你可以告訴我嗎?”

日劇《天國餐廳》當你的孩子平靜下來時,你可以先就他的語氣或語言展開討論,例如:“你之前生氣到對我大喊大叫。當你不開心的時候,我是想要傾聽和幫助你的。所以你不需要透過大喊大叫來引起我的注意,對嗎?”通常在這個時候,孩子會感受到自己是被傾聽的,他們會自發地道歉。允許他的憤怒不是在鼓勵不良行為,而是在告訴他所有的情緒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只有行為是需要受到限制的。如果情緒是被允許的,孩子便會接受它們,而不是試圖壓抑它們。這可以讓他加深對情緒的認知,並且意識到情緒是可控的。緊接著他可以開始使用語言來表達情緒、描述感受,而不是用攻擊行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對情緒的言語表達會變得更加恰當。4.教孩子管理憤怒衝動的方法孩子們需要一些能夠更快控制憤怒的技能。當你的孩子平靜下來時,你可以和他一起列出一些處理情緒的方法並練習這些方法。可以讓他在清單上寫或者畫些東西,讓他感受到自己對清單的所有權。

via:Pixabay這裡有一些方法可供使用:·教你的孩子透過有節奏的呼吸來“暫停”憤怒的狀態。·用球發洩。準備兩個柔軟的球,和他一起把煩惱發洩在軟球上。·放音樂,跳一些“憤怒的舞蹈”。·為了防止他們打人,可以讓孩子用手臂摟住身體。·對於一個年齡大一點的孩子,你可以建議他在紙上寫出或畫出令他生氣的原因,然後把紙撕成小塊。當孩子用身體表達憤怒時,我們需要注意,表達侵略性不是情緒癒合的表現,這反而會讓人變得更加憤怒。對孩子來說,最有效的方法是他能夠告訴你他是多麼不愉快,這樣他能夠感受到被理解和被體諒。5.幫助你的孩子注意他的“警告訊號”一旦腎上腺素或其他“戰鬥或逃跑”的神經遞質在身體中蔓延,孩子們會覺得這是一個緊急情況,他們正在“為生命而戰”。在這時,想要管理憤怒的衝動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在風暴席捲時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避風港。

via:Pixabay但如果你能夠幫助孩子意識到他正在生氣並學會讓自己平靜下來,他就會更少地產生這種狀態(發脾氣、大喊大叫、攻擊他人等)。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你需要了解可能會令孩子生氣的“導火索”,並採取預防措施,比如帶他遠離不安全的環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你可以引領他逐漸學會管理憤怒的情緒。6.設定侵略界限允許任何感受不意味著我們允許破壞性行為。我們絕對不能允許孩子打人,包括父母。當他們這樣做時,我們應該設定一些限制來幫助他們控制憤怒,比如告訴ta:“你可以盡情表達你的憤怒,但我絕對不會允許你打我。我需要保證我們的安全,你可以努力告訴我你有多生氣,但你不可以傷害我。”同樣地,不要讓孩子在憤怒中打砸東西。這隻會增加他們的愧疚感,並感覺到“自己是不乖的孩子”。你需要在發現孩子生氣時,做一個安全“見證人”。7.不要讓你的孩子一個人冷靜當你的孩子生氣或沮喪時,你的目標是幫孩子恢復安全感。當孩子的行為讓你感受到ta不值得你愛時,反而是他最需要你的愛的時候。給孩子一些時間自己冷靜,這會讓他覺得他需要獨自與這些很濃烈、可怕的感覺相處。你需要做的是和他一起待著,幫助他處理這樣的感覺。你不必說太多,只需要讓他知道你在傾聽。8.恢復連線你的孩子需要知道你能夠理解他,提供幫助。你可以明確的跟孩子說:“沒關係,每個人都會哭(或生氣,或感到傷心)。當你表現出傷心、生氣時,我會和你待在一起。”你可以觸控你的孩子,和他保持肢體連線,把手放在他的背上說:“你是安全的,我在這裡陪你。”

via:Pixabay如果他大喊讓你走開,你可以說:“我聽到你讓我走開,所以我回來了。我不會離開,不會讓你一個人獨自面對這些很強烈的感覺。如果你需要擁抱,我就在這裡。”9.預防性地幫助你的孩子處理日常情緒家長需要養成一些情緒輔導的習慣來給予孩子安全感,例如:·共情:即使孩子的表達和理解能力受限,你應該帶著共情和尊重回應孩子表達的所有情緒。·特殊時間:每天花 15 分鐘和孩子有一對一的時間,享受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有聯結的感覺。·常規:讓你的孩子知道什麼是可以期待的,這有助於增加他們的安全感。·接受你的孩子的所有情緒:確保他可以在想哭的時候哭出來。·親密時間:每天早上、晚上和之間有需要的時間,可以和孩子多一些親密接觸的時間來增加他的安全感。·玩鬧和笑:確保孩子每天有機會至少笑 10 分鐘,最好可以和他一起進行身體活動。

via:Pixabay10.幫助你的孩子發展情商如果孩子對自己的情緒感到自在,ta 就能夠建設性地管理自己的憤怒。不幸的是,一些孩子會在表達自己不舒服的感覺時感到不安全。有時,父母會不重視、甚至嘲笑孩子的恐懼或失望;有時,他們會被命令回到自己的房間冷靜一下,卻從來沒有得到他們需要的幫助來處理他們的煩惱。有時痛苦或悲傷的感覺是十分強烈的,他們努力壓抑自己的恐懼、嫉妒、焦慮等情緒,但壓抑只會讓情感以更不協調的方式再次冒出來,例如一個學齡前兒童會突然打一個嬰兒,那是因為這些孩子生活在對自己情緒的恐懼中。

via:Pixabay為了抵擋恐懼、悲傷或其他痛苦,這些孩子會生氣、保持憤怒。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孩子可能需要專業幫助。以下 10 種跡象可能表示你的孩子需要專業幫助來處理憤怒情緒:1. 6歲以上的孩子仍然無法控制衝動、打人。2.頻繁的爆發表明著他內心充滿了將要溢位的憤怒和其他不愉快。3.總是處於敵對狀態。4.不承認自己對情境的影響,而認為自己是受害者和被故意針對的人。5.經常失去朋友、疏遠成年人,或捲入人際衝突。6.專注於復仇。7.威脅要傷害自己的身體(或真的有這樣的行為)。8.經常破壞物品。9.反覆對自己或別人表示仇恨。10.傷害動物或不是兄弟姐妹的其他更小的孩子。一個孩子有憤怒管理的問題,這意味著他害怕那些被壓抑於憤怒之下的感覺(恐懼、傷害、悲傷)。為了抵禦那些他認為會毀了他的脆弱情緒,他會用憤怒作為防禦來保護自己。他們看似是想趕走你,但實際是在尋求幫助。

via:Pixabay你可以首先使用本文中的想法來支援你的孩子。如果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你覺得情況並沒有好轉,不要猶豫,去尋求專業幫助。一個有經驗的治療師可以幫助孩子處理這些更深層次的感覺,並發展出更強的能力來管理他的情緒。但總的來說,建議父母和孩子一起去諮詢。你肯定不希望你的孩子覺得他是壞孩子,所以你要帶他去“修理自己”。你希望家庭的每個人都能學會如何更好地溝通,讓每個人都感到被愛,並滿足他們的需求,而一個好的治療師將和你與孩子一起,幫助實現這一點。

23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造成2歲孩子“小黑牙”的,不是糖果吃多了,而是父母的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