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現在的孩子怎麼“動不動就哭”?和家長關係大,越早改正越好
到了我這個年齡,朋友們都有了孩子,有的在上幼兒園,有的在上小學,我們這些老朋友相見少,平常偶爾會在手機上聊天,而聊天內容基本上都和孩子有關,大家都常常吐槽一件事:現在的孩子怎麼“動不動就哭”?怎麼那麼玻璃心,太脆弱了……
前些天在廚房裡摘菜,突然聽到隔壁孩子在哭,我一想定是孩子又淘氣了,過了沒幾秒鐘,孩子家長大聲吼叫起來,責怪孩子不聽話,我並不是有意想聽,而是聲音太大了,家長吼得聲音越大,孩子哭得越是傷心,感覺有些撕心裂肺。
孩子家長聽著孩子哭得太大聲,就想用更大聲去壓住孩子的聲音,從而制止孩子,可好像不怎麼湊效,孩子哭得崩潰,後來應該是孩子媽媽回來了,孩子才慢慢緩下來。
第二天碰到了鄰居,對孩子媽媽說:“你家孩子昨天哭得聲音真大。”
孩子媽媽說:“我也不知道孩子怎麼回事,動不動就哭,簡直說不得,昨天孩子寫字漏寫一個數字,孩子爸爸讓孩子補上去,可孩子不想他爸爸說他錯了,就哭了起來,太愛哭了,我也很苦惱,不知道怎麼解決?”
其實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孩子愛哭雖然是天性,但動不動就哭,可不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和家長關係大。
現在的孩子怎麼“動不動就哭”?和家長關係大,越早改正越好!
原因一:對孩子關心不太多,讓孩子變得比較敏感、脆弱
現在大多數年輕父母都很忙,為了生活更好一點,每天起早貪黑,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時間不多,即使待在一起了,有些家長也想清淨片刻,讓孩子一個人玩兒,這種陪伴和沒有陪伴效果相同,會讓孩子缺失溫暖,慢慢地變得敏感、脆弱,這種性格的孩子更容易動不動就哭。
原因二:對孩子過於關心,過於順從,家長沒有底線
現如今獨生子家庭還是挺多的,這些家長們總是對孩子過於關心、過於順從,很少違背孩子的心願,平常什麼事也不讓孩子做,更不會讓孩子承擔責任,長時間如此,孩子會習慣家長對自己好,認為每個人都要對自己好,一旦出現被拒絕,孩子就會嚎啕大哭。
綜合以上原因,都說明一個問題,孩子動不動就哭和家長關係大,想要孩子健康成長,家長要懂得及時改正教育方法為好。
孩子動不動就哭,容易讓人覺得孩子內向、無理取鬧、不自信、軟弱等特點,時間長了,家長沒有幫助孩子克服愛哭的習慣,慢慢地孩子就會真的發展成那些特點,今後很難改正了,對孩子將來並沒有好處。
那麼怎麼讓孩子不那麼脆弱愛哭呢?
如果不關心孩子,從這時候起儘可能地多陪伴孩子,瞭解孩子的想法,多和孩子溝通,讓孩子知道遇到問題要懂得解決,而不是一味地哭泣。
如果平常家長喜歡什麼事情做在前面,那麼這時候家長就要多多鍛鍊孩子,讓孩子多吃苦,懂得有苦才有甜。
如果孩子不夠堅強,那麼這時候家長就要多培養孩子,讓孩子勇敢起來,面對問題不退縮、不回頭,勇於挑戰,敢於承認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