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家孩子哭鬧,強行要一個玩具,你會怎麼做呢?很多寶媽都表示深深的被傷害到了,帶著孩子逛商場的時候,那是最痛苦的。什麼東西不給孩子買,他直接躺倒地上打滾,方圓幾米的人都看著我們,感覺我想找個地縫鑽下去了。
給孩子買吧,又覺得這樣太慣著孩子了,不給孩子買,在外面僵持又覺得丟人。時間長了,都不想帶孩子出門了。
一、“拆家式哄娃”火了,父母把家裡地板磚拆了,只為讓孩子玩土最近一個影片火了,兩個小孩子在家裡玩土,小朋友對玩泥巴的熱愛似乎是從基因中遺傳的。可是這兩個孩子玩土有些不一樣,他是在家裡的客廳玩,父母把客廳的大瓷磚拆了,露出沙土的地皮。
然後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女孩子,一人一個“坑位”,在客廳拿著小鏟子挖土玩。周圍也都佈滿了小沙粒,打掃起來又是一次“災難”。
網友們都表示不可思議,怎麼會有這麼“神仙”的父母,這客廳裝修看起來也不差啊!就把地板掀開了,不僅不好看,而且泥土也會弄髒家裡啊!
孩子的父親卻說天氣太冷了,在外面玩也是玩,乾脆在家裡玩。網友們對此表示:
“神仙父母,我小時候在村頭玩泥巴,弄髒了衣服回家就是一頓打。現在的孩子還能在家玩,果然8090後當了父母就是不一樣了。”
“這也值得推崇?孩子要天上的星星,是不是要摘下來?”
“父母可能也是怕孩子在外面玩凍到了,天天憋在家裡也沒事幹,家長願意破壞家裡兩塊瓷磚,也不用太上綱上線。”
不同的父母對待孩子的教育肯定是不一樣的,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的育兒爭議,時代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也不一樣。你們覺得這位父親的做法,是否值得學習呢?
二、孩子為了玩具哭鬧撒潑,家長應該怎麼做?1. 出門前說好要求
孩子如果可以交流了,就要提前和孩子說好,如果要購買玩具等物品,一定要規定好數量和可承受的價格。很多家長可能會說,這些都沒用,到了地方以後孩子就會耍賴。
但是一定要有這個環節,讓孩子明白遵守規則就有玩具,撒潑打滾只能回家。
2. 孩子撒潑打滾,家長不能順從
孩子在地上打滾的時候,父母不要上去謾罵毆打,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警告孩子,再哭鬧下去什麼也沒有,立刻回家。如果孩子選擇繼續哭鬧,家長一定要抱著孩子回家,或者是去車裡。
如果家長因為怕人看,覺得羞恥,就答應孩子的要求,那麼有了一次就會有很多次。因為孩子知道哭鬧打滾可以威脅父母,以此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3. 回到家裡,進行教育
等孩子到了安全封閉的場所,家長等孩子哭得差不多,準備好毛巾或者紙巾,將孩子眼淚擦乾淨。然後認真地告訴孩子,我們說好的不能耍賴,父母只能承受這個價值的玩具,你答應好的卻不遵守規則,我們只能回家了。
然後要安慰孩子的情緒,告誡他下次還是哭鬧,一樣的不會有玩具。鼓勵孩子好好說出自己的想法,不要用暴力制止孩子的哭鬧,也不要順從孩子的“威脅”。
家長要把握好尺度,改掉孩子打滾達到目的的性格,要是小時候一打滾就能得到想要的,長大以後可能會用生命威脅父母。所以家長一定要保持理性態度,不要讓自己也陷入情緒化的狀態中,這樣很容易誤傷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