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前很多消費者都會從眾多渠道進行對比,選一輛自己最滿意的汽車,可是提車的時候車主反而不講究了。其實提車時車主一定要做一些準備工作,提車前一定要檢查車上的幾個部位,確認車輛沒有問題後再把車開走。
提車時車主檢查的第1個地方就是汽車的輪胎,輪胎上的資料會透露不少資訊,很多汽車的輪胎上都會標明生產日期。有些銷售可能會以次充好,把一些庫存車當成新車賣給車主,車主只要檢查一下輪胎的出廠日期,就能知道這類車是否是庫存產品。
車主要檢查的第2個地方就是車玻璃上的生產日期,每輛車的玻璃上都有車輛出廠日期,車主提車前一定要對比玻璃上的數字和英文字母,瞭解一下這臺車是什麼時候生產的。如果生產時間已經超過半年,車主就要警惕一點,這類車很可能是庫存車。
車主檢查的第3個地方就是發動機的生產日期,開啟引擎蓋後就會露出發動機裡面的資訊,上面會寫明汽車的製造年份。有些庫存車的製造年份比較長,一看這個資訊車主就能知道自己這輛車有沒有問題,年份太長的汽車千萬不要買。
很多車主都不重視提車時的檢查步驟,希望車主看完這篇文章,買下一輛車的時候一定要仔細一些。庫存車停放時間比較長,內部油液和發動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壞,買了這種車很可能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糾紛。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