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車的朋友大都知道“BBA”,它們分別代表賓士、寶馬和奧迪三家高階品牌。
但以後,可能只有“BA”了。
因為賓士已然不願與其他兩家為伍,他要更加豪華。
在10月舉行的“梅賽德斯-賓士戰略升級”線上投資者及分析師大會上,賓士表示要強化自身的豪華定位。
短期砍掉單車利潤較低的走量市場,並用更多的資源投入電動化、數字化。
所謂戰略聚焦,實際上是戰略收縮的代名詞。
在新能源汽車的大潮下,作為汽車始祖的賓士都要壯士斷腕來謀求一線生機,其他的車廠做好了應對準備嗎?
畢竟時代的列車在駛過時,可不管你在車裡還是在車底。
一
新能源大潮的真相
經常關注君臨的夥伴肯定知道,油車改成電車不是把發動機、變速箱、油箱換成電動機和電池就了事的。
它需要從頭開發一個電動車平臺,並透過智慧座艙、智慧電動、智慧駕駛等功能,實現“軟體定義汽車”。
目前而言,新能源汽車的大潮包含了2個方面的變化:能源和資訊。
前者很好理解,從化石能源變成電驅,實際上這不是什麼新鮮事。
在一百多年前,電動車是先於內燃機汽車被髮明出來的,然而在當時,電動車的實用性低還貴,不久之後就被使用內燃機的燃油車斬落馬下,如今可謂風水輪流轉。
後者理解起來也不難,從傳統的機械產品變成智慧化產品,從一個冷冰冰的機械變成可以互動、自己決策的“機器人”,它的最直接的特徵就是智慧駕駛。
不難發現,這波新能源大潮中,智慧化才是要命的點,驅動能源的變化只是外在的表象而已。
要實現智慧化,就需要汽車像人一樣,能夠感知外界、自主決策並迅速作出反應,它要求汽車擁有集中式的架構,並能夠透過軟體的升級提供新的功能。
然而傳統燃油車是分散式的架構,各個部分之間的資訊互通還很慢,其本質就是一個機械產品,想要新功能就要增加新的零部件進去,然後再對整個車輛的設計進行微調。
這種情況下,想要實現L3及以上的自動駕駛可以說難上加難。
除了汽車架構的差別外,電動車天生比燃油車適合智慧化也是一個比較關鍵的點,控制電動機只需要控制其電壓和電流即可,其反應速度很快;
而控制內燃機、變速箱則需要非常精密穩定的動力系統,而且其反應速度也比電動機慢上一個數量級。
在汽車高速行駛時,如果遇到意外情況,時間就是生命。
因此,這波新能源大潮實際上是披著新能源外衣的智慧化大潮,打敗燃油車的也不是電池和電動機,而是自動駕駛和OTA升級。
二
傳統車企的困局
既然知道了目標,那麼傳統車企為何不風雨兼程去幹呢?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其實傳統車企很早就明確了未來的發展趨勢,寶馬甚至在2008年成立了“Project i”,專門研發電動車。
這個時間點幾乎和特斯拉處於同一起跑線,而後日產和通用也公佈了自己的電動車計劃,但這些車企都沒有打造出如特斯拉Model S一般的產品,可以說全都失敗了。
為什麼呢?
君臨拿最先投入電動車的寶馬來舉例。
在成立“Project i”後,寶馬先透過改裝中低端老款車型來實現電驅,並使用和特斯拉一樣的18650電池模組進行改裝。
改裝完成後發現電池太重,導致新車的續航里程短、可承載重量也低,實用性很差。
要想電動車跑得遠,電池容量得大,但電池重量也會隨之上升,從而降低續航里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寶馬選擇在汽車輕量化上下功夫,大力押注碳纖維材質,但碳纖維價格高昂,因此得在其他地方省成本。
另外寶馬也重新設計了產品的電子電氣架構,讓其有了一點集中式架構的影子,但是它仍是基於傳統汽車供應鏈的工藝,難以實現OTA和高級別的自動駕駛。
為了平衡功能、成本和續航,寶馬細緻地研究了消費者的需求,發現他們長途行駛的需求不多,而僅應付城市通勤則對續航里程的要求很低。
最終寶馬釋出了“入門”轎車寶馬I3和豪華跑車I8
這兩款車,後者是混動車型不談,前者作為入門級純電產品,售價高達4.2萬美元(國內要40萬),續航里程只有約160公里。
該車型毫不意外地在市場遇冷,這讓整個“Project i”陷入尷尬的境地。
2015年上任的新CEO發現I3成本高企且銷量低於預期,因此在不久之後就停止了電動車的研發,直到2017年才再次開啟。
到這時,寶馬電動車已經被特斯拉甩開不止一個身位。
寶馬“Project i”計劃耗費數十億歐元,但最後卻走向了失敗,主要有以下3個原因:
一是使用研發傳統車的思路去研發新能源汽車,想著造電動車而不是智慧車,這就像用齒輪和發條去造電子錶一般。
它可以透過非常精密的結構實現部分電子錶的功能,但是它永遠不會是一塊電子錶;
二是基於傳統的供應鏈模式進行研發和生產,傳統的汽車產業鏈是分工專業化的體系,由汽車廠確定功能並負責整合,然後供應鏈負責研發實現,這個方式適合技術進步緩慢的時代。
產品的更新類似於在原有的積木上增加新的積木,積木本身的結構沒有太大變化;
新能源汽車屬於技術變革比較快的產品,需要由汽車廠確定方向並主導研發,實行垂直整合模式,相較燃油車相當於把積木重新拼了一次;
三是產品戰略的失誤,新產品初期產品力不強是正常的,因此應該面向對產品力要求較低、對技術要求較高的高階技術人群。
就如特斯拉同期推出的Model S一般,在技術成熟後再推出產品力高、價格低的產品進軍入門市場。
三個原因中,前兩個原因是基礎性的,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傳統車企需要革自己的命,重構管理、研發和供應鏈體系。
這些問題也不止在寶馬身上存在。
最近搞出EQC的賓士、做e-tron的奧迪實際上也是走了寶馬的老路,做出的產品價格昂貴、產品力低下,而其他傳統車企在未來依舊可能重蹈覆轍。
因此,傳統車企引以為傲的供應鏈體系、造車經驗的積累和“強大”的研發能力,可能並不是他們轉型新能源的優勢,反而可能拖慢他們轉型的程序。
但留給傳統車企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因為特斯拉幾乎已經大勢已成。
三
造勢的特斯拉
時勢造英雄,英雄也造時勢,而特斯拉就是那個能造勢的英雄。
在燃油車當道、新能源技術不成熟的時候,特斯拉先推出高科技富豪喜歡的電動超跑——Roadster,這一產品向世界證明電動車能在機械效能上超越燃油車;
在技術相對成熟後,特斯拉推出了Model S豪華轎車,它的目標客戶大都是矽谷的科技新貴,這款產品宣佈電動車在日常領域也能擁有很強的實用性,由此電動車走入了許多富裕家庭;
在技術較為成熟時,特斯拉推出Model 3中級轎車,它的售價僅為Model S的一半,但能夠提供電動車優秀的駕駛體驗。
這款產品說明電動車可以擁有較強的價效比,能夠在主流市場與燃油車同臺PK,從此電動車的滲透率飛速提升。
從機械效能到日常實用性,再到價效比,特斯拉一步一步向世人證明電動車的優越性以及自己道路的正確性。
而其他的傳統車廠商卻好像視若罔聞,看著特斯拉一步一步發展壯大,直到勢不可擋。
除了產品戰略外,另一個被市場忽視的點是:特斯拉是帶著使命在造車的,它要造出人人開得起的電動車,幫助實現馬斯克去火星的計劃。
為了實現這個使命,特斯拉在兩個方面發力,一是自動駕駛,二是降成本。
要做自動駕駛,就要重構汽車架構,用造手機的思路去造車,由這種思路造出的產品更類似於電子產品而不是機械產品。
為了造出這從未出現的“電子車”,特斯拉採用垂直整合的產業模式,主導研發方向,並集合全球優秀供應商聯合研發和製造。
要降成本,一是在設計和原材料環節省成本,二是在製造環節透過規模效應省成本。
特斯拉在不斷改進產品設計,從Model S到Model 3,車內的零件越來越少,線束越來越短,相應成本也在降低;
特斯拉喜歡建大規模的超級工廠,就是為了提升產品的規模效應,特別在上海工廠開工後,特斯拉擁有了全球規模效應最強的工廠,支援其產品在國內迅速放量。
二者結合,國產化的Model 3有望在25萬的售價仍保持25%以上的毛利率,而這一毛利率也預示未來Model 3仍有降價的空間。
不考慮未來的降價,25萬的Model 3擁有基礎的輔助駕駛和468公里的續航,以及充滿科技感的外觀和細節設定,國產化後整體做工還有了進一步提升。
當然20萬以上的Model 3仍然不是人人都開得起的,馬斯克也為之苦惱,並在投資者會議上說:“我們的使命就是讓人們買得起汽車,現在最大的困擾就是:我們的汽車還不夠便宜,必須得解決這個問題。”
四
下一個倒下的將是誰?
新能源汽車大潮已來,特斯拉還在不斷降價以實現自身的使命,傳統車企不可能坐以待斃,那他們的出路在哪裡呢?
目前的傳統車企在2個方面是有能力和特斯拉們叫板的,分別是品牌和工廠。
先說品牌。
傳統車企中的高階品牌和豪華品牌是能夠佔領客戶心智的,因此縮減產品線、充分聚焦自身的品牌,然後與現有的電動車品牌進行錯位競爭是個不錯的選擇,這也是賓士的思路。
但與此對應的,那些傳統車企中的大眾品牌就面臨著與電動車正面競爭的風險,他們的處境更為危險。
然後是工廠。
大型傳統車企擁有較多優質的產能,比如賓士年產超過200萬輛汽車,這是目前所有電動車廠商難以達到的。
如果能設計出好的產品,優質的產能可以迅速地幫助其產生規模效應,增強其產品的優勢。
而那些產能較低、自動化程度較低的車企,未來可能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在傳統車企中(在新能源領域耕耘已久的比亞迪、北汽新能源等國內車廠除外),在新能源領域走得最遠的當屬大眾。
目前大眾投入了70億美元研發MEB平臺,在2019年還宣佈要投入90億美元整合軟體部門,決心不可謂不大。
這些投入能再造幾家新勢力了,但是在大眾那裡只是造出了ID.3和ID.4兩款產品。
前者的軟體問題需要透過返廠解決,對比新勢力的OTA升級解決相去甚遠;
後者剛剛上市,並無市場反饋資料,但根據國內披露的資訊,減配和車機互動的問題似乎難以解決。
也許需要再投入百億級別的資金和數年的時間,大眾才能造出產品力足夠的產品與特斯拉們PK,而這已經是傳統車企中走得最快、最遠的了。
而那些在品牌和產能上沒有優勢,投入和轉型沒有大眾和賓士堅決的傳統車企呢?
比如法國、義大利、日本的那些二線汽車品牌,在未來會有幾家有機會進入下一個十年呢?
君臨的態度比較保守。
中國的傳統車企裡,大量的二三四線車廠也是註定沒有出路的,就像當年的智慧手機浪潮襲來後,十萬大軍的山寨機就銷聲匿跡了。
只有OV在死人堆裡爬了出來。
投資充滿著風險,我們不能拍拍腦袋就能輕易做出的決定。
除了基本面的機會分析,還需要對財務風險、業績確定性、業務競爭格局等進行更深入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