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是程式設計師的密語,也是小鵬的解密日。
拋開小鵬品質風波,看看P7有什麼技術。
“很多企業家強調管理,這句話我並不喜歡。在沒有技術的時候,技術永遠都是第一位。”清華大學車輛學院教授,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克強開場中就個性鮮明地說道。
“智慧汽車是一個跨產業鏈的變革技術為主導,從技術的層面上看,真正意義上使所謂時髦技術找到一個戰略支撐點,大資料雲服務也好,人工智慧也罷,如果可以和汽車或是交通體系這樣一個物理體系相融合,將對產業變革產生巨大影響。”
既然選擇在中國程式設計師日齊聚在清華大學,那就少做廣告多談技術:
第三代智慧汽車
第一代汽車解決的是網聯化,第二代是汽車手機化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汽車裡那塊裝載智慧車機系統的大屏,其解決的是APP缺失的問題。第三代才是真正的汽車智慧化,是實現網際網路同自動駕駛的能力以及車的深入結合,而不再僅僅是把一個iPad安在車上。
對應在產品上,第一代就是按鈕控制,第二代觸控式螢幕+語音控制,第三代則實現全場景人工智慧,人與車能夠實現互動,視覺識別技術、語音互動的能力,不僅僅是語音識別的能力,聽的見、聽得懂、能為使用者服務。並擁有智慧服務的能力可以感知使用者感受推測行動。
這也就是說不僅聽得見還能知道車主意思,並能識別車主的身份、狀態,推斷車主的行為,並能學會開車。小鵬汽車的目標就是讓汽車成為車主的私人助理,讓開車不再是辛苦的勞動。
硬體是基礎、軟體是新的驅動力,軟硬都強的智慧汽車是小鵬汽車的願景。
當然,這一階段最重要的是OTA整車升級。這點和李克強教授觀點一致,不停留在“看起來時髦的技術”,而是將雲端和車端結合,特別是和汽車內大量硬體打通,真正實現整車升級更新,而不是停留在APP階段。截至2019年9月底,小鵬G3已新增逾55項功能,逾1683項功能優化升級。
在迭代這件事上,小鵬認為要“軟硬兼施”,而OTA升級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小鵬汽車在安全架構上,採用的是硬體層晶片與隔離,並實行了分域架構,分為了自動駕駛域,娛樂域與管理域;與供應商強配合,保證OTA穩定性,軟體系統穩定性。資料加密採用的是國際金融級別安全標準,同時阿里云為其伺服器,可以得到阿里安全體系的防護,確保整個體系的安全。
相對於G3,P7又向第三代汽車更近一步。除了配備所有主流終端廠商適配的手機車鑰匙,P7首次落地金融級別安全的數字車鑰匙。哨兵模式已經實現,車主遠端檢視現場,進行智慧理賠,以及汽車會提供各種符合車主習慣喜好的溫馨提醒。最關鍵的是,小鵬汽車P7實現的是車上所有的ECU升級,這也是小鵬汽車OTA高安全度的加持。
對於未來OTA的升級方向,核心仍是做好智慧升級,同時小鵬汽車接入的服務也會增多,服務也是重點升級物件,智慧和服務會是其升級方向。
“自動駕駛無分級”
智慧互通是關鍵,自動駕駛是未來另一方向,託生於OTA的不斷髮展,自動駕駛將會越來越“聰明”。小鵬汽車副Quattroporte吳新宙眼中自動駕駛,粗略來看無非就是這四件事情,第一是感知、第二是定位、第三是規劃、第四是控制。
從業界來看有兩種不同的途徑,一種Top down,直接定位L4級自動駕駛,高舉高打無人駕駛路線,其商業化途徑主要是特定場景運營,例如自動駕駛物流、公交等。這條路的關鍵詞是無人。
另一種叫Bottom up,整車廠充分的經營L2和L3市場,穩紮穩打,通過OTA不斷的迭代,逐步實現更加高的輔助駕駛功能。商品化途徑就是通過這樣一個功能的實現,讓使用者有更好的感知,讓品牌有更好的說服力。
這也是小鵬汽車的路徑,這條路的關鍵在於量產,面臨的主要挑戰,就是保持低成本的同時擁有高魯棒性,保證強安全。這就意味著,小鵬汽車目前這個階段至少是不太可能用非常貴的鐳射雷達,要用一個比較低價格的感測器、處理器來實現自動駕駛,一定要保證感測器、處理器、功能上都能達到高魯棒性。
P7的確沒有使用鐳射雷達,首先因為成本高,第二是效能不一定適用,鐳射雷達有一個非常好的好處就是能夠檢測到深度,但是它點的密度跟攝像頭完全不在一個檔次,攝像頭是其2-3個量級,通俗點說行人要不要過馬路,只有攝像頭能告知。因此目前還是適用毫米波雷達+攝像頭,如果鐳射雷達一旦成熟,就會應用於感測器融合,鐳射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是未來商業方向。截至目前,吳新宙還未曾見到完全由鐳射雷達實現的高自動駕駛。
對於G3自動駕駛能力,小鵬汽車認為自己至少在這個時代是先進的,12個超聲波感測器,3個毫米波雷達,5個離清攝像頭,1個近紅外攝像頭,3個智慧計算單元。經過OTA升級的G3實現了L1級向L2級自動駕駛的過度,但是G3的感知並沒有360能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確實是實現不了L3。然而,在P7上希望實現一般傳統定義成L3的功能,基於自研端到端的P7自動駕駛能力,剛開始可能跟G3相差不是很大,但通過幾次迭代,逐步的實現L3全功能的釋放。
P7的超聲波感測器同G3是一樣的配置,會有多達14個攝像頭,其中包括13個智慧駕駛攝像頭(三目視覺模組,5顆增強感知攝像頭,4顆環視攝像頭,陸地環視),還有一個智慧座艙攝像頭。不同的是高精度地圖和高精度定位的硬體將開始啟用,雷達由3個會變成360度全車覆蓋,並有5個全新的高精度毫米波雷達。
P7上使用了英偉達的計算平臺,是國內第一個採用這個平臺實現到量產的主機廠,跟G3比,P7運算力有一個大概60倍的增長,以保證L3級自動駕駛的實現。同時,小鵬汽車也是國內第一個擁有利用第五代高精度雷達量產方案的車企。
除了量產,做好本土化是小鵬汽車另一關鍵點。自動泊車是小鵬汽車的亮點,在2018年G3量產的時候就完成了自動泊車。未來的P7仍希望重點解決自動泊車這一市場痛點,其有兩個主要的自動泊車能力:
在沒有GPS的情況下,在車庫裡面完成低速的自動駕駛,並開到車位;
可以提前發現車位,引導車主到車位並實現自動泊車,但這裡面有一個前提就是要建立這個停車庫的地圖。
2020年之於小鵬汽車極為重要,P7會量產並達到L3級自動駕駛,即高速上實現高速的全自動駕駛,有360度的感知,同時交付基於AI的智慧座艙的量產。小鵬汽車開始向Xmart OS3.0進化,這被稱作小鵬汽車第二代智慧駕駛系統。
2021年,通過第4次OTA升級,P7實現全場景L3級高速自動駕駛,實現高速自動駕駛能力全閉環,並實現車庫裡面低速自動駕駛行車和泊車相結合;2022年能夠實現在中國城市場景的應用,來提升城市的行車效率,解決行車的痛點。
2024年,小鵬汽車提出了一個高難度的期許:希望屆時能夠釋放區域性的全自動駕駛功能,實現部分場景L4級自動駕駛。但這需要軟體能夠達到高度穩定,同時通過車雲互聯,通過車端、雲端等協同配合,在一些場景下完成L4級的功能。
環顧2019年,通過數次OTA,G3已經實現從L1到L2,在LCC基礎上又加上了車道保持,完成了基於自主研發的L2行車輔助系統的量產,同時在過去的OTA中完成了單車道向多車道的量產。這樣的速度,如果量產如期進行或許小鵬的自動駕駛之路可以高速實現。
“對我來說L幾並不重要,重要的還是對中國使用者有價值,能夠體驗到更好的駕駛舒適感。對小鵬汽車來說,重要的是把一個一個功能能夠一步一步推出,讓使用者感知到就是最重要的事。”這或許是個討巧的回答,但也是事實。
不過,就如同小鵬汽車自己所設定的目標,軟體硬體均要過硬,素來新勢力的軟體開發能力強過傳統造車能力,但是沒有堅實品質的汽車產品,任何科技都將是“空想”。這場技術分享會,讓大家看見了小鵬汽車的認真與優勢,希望其能“軟硬兼施”,除了造好軟體,更能推出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