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內汽車市場銷量出現負增長,今年形勢更加嚴峻,下滑趨勢依然,多家車企也是陷入了虧損狀態。
據萬得資料今年上半年報顯示,長安汽車(000625.SZ)交出了有史以來最大虧損清單,其淨利潤虧損22.4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239.17%;今年9月份,長安汽車產量合計16.3萬輛,同比下滑15.33%;銷量合計15.98萬輛,同比下滑8%。今年1-9月,長安汽車累計產量123.28萬輛,同比下滑21.06%;累計銷量122.59萬輛,同比去年下滑23.6%。
伴隨著2019年最後一個季度的臨近,長安汽車距離246萬輛的全年銷量目標整整差了一半,這讓長安汽車的今年業績達成幾乎成為不可能的任務。雖然不景氣的業績和行業大環境比較契合,但銷量的整體下滑也讓長安汽車這棵自主品牌常青樹陷入了極度的困境。據長安汽車披露的三季報透露,總營收514.31億元,同比下滑4.06%,取得淨利潤58.11億元,同比下滑24.92%。
曾經的霸主為何淪為“階下囚”
說起長安汽車,其前身為1862年由洋務運動發起人李鴻章於上海松江創辦的上海洋炮局,距今已有157年曆史。同時,上海洋炮局也是中國近代第一家工業企業,更是最早的兵工廠。
福特創造了歷史上第一輛汽車,讓人類可以告別行走,而長安汽車與福特汽車同樣有著百年的歷史。長安汽車集團旗下總共有7個汽車品牌,涵蓋了美系、日系、法系、歐系四大類品牌。其中擁有長安、哈飛兩個自主汽車品牌和福特、鈴木、萬事得、富豪、標緻雪鐵龍(PSA)等合資品牌。
曾經連續三年霸佔自主品牌銷量桂冠的長安汽車,旗下覆蓋了MPV、SUV、轎車等諸多領域。資料顯示,早在2017年11月,長安汽車就被吉利汽車突破100萬輛所超越。2017年,自主品牌冠軍讓由吉利汽車替代,為什麼長安汽車會一度從冠軍寶座跌落呢?
答案也許並不複雜。
品牌戰略出現問題,左右互搏致內傷
之所以長安汽車產生如此巨大的銷量下滑,這一切都與長安自身的戰略、管理問題有關,而長安的“內鬥”更是加速了品牌力的惡化。縱觀長安所有車型可以發現,長安旗下多款車型存在定位重複、價格互相交錯的問題,這是加速其衰敗的重大頑疾。
此外,長安在推出新品的同時,老產品價格居然直接和自己的品牌打起了價格戰。長安CS75是長安推出的熱門SUV,熱銷多年後隨即又推出了長安CS55車型。定位更高的長安CS75經過了全品牌降價以後,以7.98萬的低價起售。可原本降價促銷是一件好事,但是長安CS75的促銷價反而比定價為8.39萬起的長安CS55還要便宜。要知道作為中級SUV代表的CS75 和CS55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產品,CS55充其量也只能算作一款緊湊級SUV。
如此混亂的定價,讓很多消費者最終看不懂也不願意看了。也正因此,直接導致本應成為銷量提升利器的SUV,反而後來只能靠降價求銷量。同樣的問題,在MPV領域同樣有所體現,只不過長安凌軒與自家的競爭對手長安歐尚A800屬於兩個品牌,混亂狀況不像SUV那麼顯然。
事實上,長安旗下汽車的本身競爭力就不強,只能依靠低價搶佔市場。但隨著車市的整體下滑以及長安自身車型定位重複、價格交錯的問題加劇,熱門車型只能陷入降價的鬥爭中維持。種種不安之下,再來看2017年長安汽車丟掉自主銷量冠軍的寶座也就不足為奇了。長安汽車猶如玩起了左右互搏,不把自己玩死不罷休,這在業內也可謂一樁奇事!
銷量資料“難看”,新能源板塊陷入僵局
《發現網》從乘聯會公佈的資料了解到,2019年長安福特9月銷量2.1萬輛,同比下降36.7%,但這是其今年首次突破單月兩萬大關;長安萬事得9月銷量1.3萬輛,同比下降17.5%。截至9月,長安福特與長安萬事得2019年累計銷量同比下降58.2%和25.4%。
而從長安汽車公佈產銷快報來看,長安品牌乘用車9月銷量7.48萬輛,同比下滑5.1%,環比增長30.7%,出現回暖跡象,但前三季度累計銷量58萬輛,同比下滑19.2%。具體來看,CS75系列依舊是長安品牌主力軍,新車CS75 PLUS上市之後取得了較好的市場表現,預售期訂單量即突破1.17萬輛,9月CS75銷量達到2.02萬輛,環比增長67.2%;其次是CS35系列和CS55系列,銷量分別為1.04萬輛和0.86萬輛,同時逸動系列也實現了月銷1萬輛的成績。
9月份其新能源汽車銷量僅965輛,同比減少87.2%,環比下跌33.4%,1-9月累計銷量僅2.9萬輛。相比之下,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為19.26萬輛,而同為“後來者”的吉利新能源車型同期累計銷量為7.87萬輛。
在現在新能源汽車百鳥爭鳴的時代下,長安新能源漸行漸遠,與北汽、、等老牌車企拉開了距離,這從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長安汽車在岔路口掉了隊,而再想趕上大部隊的行進步伐,勢必消耗太多的人力、物力、財力。
作為長安集團的主力車型,長安福特斷送了長安集團的利潤來源;長安的主力合資品牌萬事得和福特,兩個品牌半年的總銷量加起來都比不上福斯一個月的銷量;長安鈴木也已經退出中國市場;長安PSA,在2011年就正式成立,但發展到2018年,其虧損額達到10.60億人民幣,與2017年度的虧損3.61億相比,降幅達192%,已然成為長安的負累。
而作為富豪在中國的第一個合資夥伴,長安富豪更顯得極其無辜。首先,長安擔心富豪的虧損拖了自己後腿,結果錯過了,這要歸咎於領導者沒能從長遠考慮,錯失了良機。反觀吉利汽車的李書福,果斷花重金收購了富豪,讓其成為吉利的重要戰略支撐,並載入汽車界的史冊。
在長安汽車董事長張寶林看來,居安思危、居危思變才是長安汽車的持續發展之道。此前張寶林在接受《發現網》記者採訪時就表示,“在報表不太好看的情況下,我們還是會沿著上半年有效措施繼續做下去,只要經濟基本面不發生大變化,今年制定的盈利目標就不會變。”或許這是張寶林此生最無奈的表述。(發現網記者 羅雪峰 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