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檢後再啟動的好處
有的老司機說,啟動前最好先給車通電,也就是點火鑰匙旋轉到ON的位置,等待兩三秒鐘,待自檢完了後再擰鑰匙啟動,這樣對車更好一些,到底是否有必要這麼做呢?先說答案,這麼做有一定的好處,等通電等兩三秒鐘並不單單是等待自檢,還在等待油泵建立壓力,通電後油泵會工作兩三秒鐘,此時仔細聽能夠聽到嗡嗡的響聲,就是油泵工作的聲音,工作兩三秒鐘會自動停止,目的是建立足夠的油壓,更有利於打火,車停放一段時間後,油管中的汽油會有少量回流到油箱,導致管道中的壓力下降,第二個好處是可以看一下車上有哪些故障燈,自己也認識一下,重點是自檢的時候它們都應該亮,如果自檢時有故障燈沒有亮,也說明該系統存在問題,可能儀表或者感測器本身有故障,同樣需要維修,因為自檢它都不亮,有故障時它肯定也不會亮,可能會出現車輛帶故障上路的情況,存在一定的風險。
ECU電噴發動機系統
但是通常情況下很多人都是上車後一健啟動,也沒有發現什麼異常,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先從ECU說起,ECU是電噴發動機系統必出備的電腦管理系統,自1992年後的電噴發動機都配備了ECU。電噴發動機想要正常運轉需要多個感測器來配合,ECU通過讀取各個感測器資料來判斷髮動機當前狀態/工作引數是否正常,並且依照感測器反饋資料來不斷的調整發動機工作狀態。而ECU收到開機訊號後,預設的啟動程式就是檢測各個感測器訊號是否正常,各種裝置工作是否正常。如果檢測到不正常訊號/資料,可以判定為某模組失效/損壞,此時可以在儀表盤上顯示出來。汽車不止一個發動機電腦模組,還有車身控制模組、輔助安全控制模組等、甚至自動空調都具備程式。這些模組上電以後第1個動作就是自檢。
例如氣囊、ABS、ESP等。所以要是開到ON擋位時,稍等幾秒鐘氣囊/ABS/ESP等指示燈都會逐個熄滅。這就代表這些系統都沒有問題,如果有問題指示燈就會一直亮下去。
有些指示燈則是車輛啟動後才會熄滅,例如故障燈、助力系統指示燈、機油壓力指示燈、發電機指示燈等。啟動後無故障後會逐個熄滅,如果有故障則會一直點亮,提示駕駛員及時檢查車輛。
等待車輛自檢後啟動車輛,可以提前發現某些不正常工作的模組,例如與安全有關係的模組/功能 ,ABS、ESP、氣囊等,而發動機控制模組則是在通電瞬間完成自檢,是不需要等待的,即使有感測器資料不正常,參照比對其他訊號後仍然可以啟動發動機,這時候就由預設資料代替,跛行模式開啟仍然可以讓車輛啟動。
啟動後資料不正常則故障燈會點亮,提醒駕駛員及時修理車輛 ,汽油泵也是如此,通電後會短暫的工作幾秒鐘,提供足夠的汽油壓力以便車輛順利啟動。如果直接啟動點火,汽油泵也是在工作的也可以提供足夠壓力保證發動機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