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電動化來襲,大幅提振鋰電材料需求今年以來,全球各國紛紛宣佈零碳排放發展規劃,齊心協力發展綠色經濟。而作為主要排碳行業的交通領域,更成為各國攻堅的重點。以歐盟為例,其規定了在歐盟地區乘用車碳排放標準將由 2020 年 的 95g/Km 降至 2030 年 的 59g/Km。為達到這一目標,歐洲各國紛紛出臺相關新能源車補貼政策,最高補貼額達到汽車零售價的25%-30%。預計2021年全球新能源車市場將會更加火爆,僅中國、美國、歐洲三大市場的總銷量便可達400萬輛以上,同比增長50%左右。動力電池廠商出貨量加碼全球新能源車市場需求旺盛,一定會提升對動力電池的需求。以2021年400萬輛以上的電動車銷量來計算,明年對應動力電池需求約在200Gwh,同比增長57%左右,並會大幅提振鋰電材料需求。從鋰電材料行業排產情況來看,預計今年Q4出貨量環比增長25-30%,需求十分旺盛。二、展望2021年鋰電四大材料格局1、隔膜:供需或現緊平衡,盈利能力提升可期隔膜是鋰電四大材料中競爭格局最好的細分行業,而在全球新能源車的浪潮下,2021年隔膜行業的新增產能有限,相比起旺盛的需求或將出現供需緊平衡的情況。據統計,2021年合計全球隔膜行業新增產能在20億平左右,對應110GW左右的電池增量;而2021年動力電池新增需求預計為127GW,新增隔膜供給與需求大致相當,整體供需或出現緊平衡。按明年隔膜擴產速度來看,國內廠商由於擴產節奏則較快,增速可達50%以上,因此新增產能佔比有望達到80%左右;而2021海外隔膜廠商的擴產節奏較慢,擴建增速約為10-15%,預計將無法滿足明年50%以上的新能源車銷量增速。2021年海內外隔膜廠商的擴產節奏差別,將會使得中國隔膜廠商在海外市佔率大幅提升,國內隔膜的平均售價有望受益於海內外隔膜產品價差而提升。綜上,預計明年隔膜價格在供需緊平衡的背景下將至少不再下跌,並存在漲價的可能性;隔膜行業也將從之前降價搶市場份額的局面,進入到企業保障盈利能力的階段。從公司維度來看,恩捷股份的單平盈利能力和產能均行業領先,優勢明顯,並掌握線上塗覆技術。假如明年線上塗覆技術能大規模應用,將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而星源材質的優勢在於明年擴產彈性大,在全行業接近滿產的情況下可帶來更高的業績彈性預期。相關文章:【鋰電】電動化浪潮下的隔膜玩家
2、正極:行業漲價有望持續,三元正極行業格局有望最佳化,磷酸鐵鋰迎來複蘇正極行業漲價有望持續正極材料近期漲價不斷,原因除了下游旺盛的需求外,還與原材料鋰鹽的持續漲價有關:鋰鹽在NCM811、磷酸鐵鋰的成本佔比分別為28%、45%。展望2021,正極上游原材料鋰礦價格有望因長期供給收緊,短期供需不平衡的背景下提升,鋰礦石價格或從目前400美元/噸左右的價格上升至500-600美元/噸;碳酸鐵鋰價格有望從目前4.75萬元/噸溫和上漲至4.8-5.3萬元/噸左右;而長期來看高鎳三元是動力電池的發展大趨勢,而氫氧化鋰作為高鎳三元電池的必備成分,在2-3年內需求增量都將大超碳酸鋰,或將成為鋰鹽行業競爭和盈利的核心。而在正極原材料漲價預期持續抬升的背景下,正極材料將大機率提升價格,將原材料漲價的影響傳導至下游。
相關文章:【鋰鹽】需求放量,價格回升【鋰鈷】漲價拐點將至,什麼樣的公司更值得關注?
三元正極行業格局有望最佳化正極材料企業產能利用率持續低位徘徊,行業競爭格局惡化,到目前利潤率僅為4.7%,在四大材料中墊底。但是在三元正極行業中,這一局面有望因為頭部企業的技術壁壘和供應鏈的進一步固化,而在2021年迎來改變。此外,國產材料商開始大規模向海外輸出,向歐洲車企配套,未來能把握住歐洲新能源車增量市場的企業,其市佔率將有望大幅提升,行業供給結構持續最佳化。在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的預期下,例如容百科技、當升科技等具有技術優勢的頭部正極廠商和一體化三元前驅體廠商將更加受益於全球汽車電動化浪潮。
相關文章:【鋰電池】三元正極價格跳漲
磷酸鐵鋰迎來複蘇磷酸鐵鋰近期需求火熱,主要是因為透過PACK技術解決了能量密度過低的問題。以比亞迪的CTP刀片電池為例,其裝配的爆款車型“漢”續航里程可達600公里,超過了大部分使用三元電池的車型,引領磷酸鐵鋰強勢迴歸。從動力電池裝機量佔比上看,11 月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為 4.72GWh,佔比 44.5%,較9月份佔比提升了近10%,打破了之前7:3的穩定格局(三元佔70%市場,磷酸鐵鋰佔30%市場),磷酸鐵鋰市場迎來複蘇。此外,在電動工具、電動腳踏車等市場景氣度快速拉昇的背景下,對於磷酸鐵鋰的需求將更加旺盛,2021年國內動力電池市場磷酸鐵鋰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從供需結構上來說,市場對優質磷酸鐵鋰需求相對更加強烈,但是磷酸鐵鋰正極專案建設週期通常在6-12個月左右,預計2021年上半年磷酸鐵鋰行業或將出現結構性供應偏緊的局面。從目前各企業的擴產來看,2021年優質磷酸鐵鋰僅有德方奈米的2萬噸在建產能。
相關文章:【新能源材料】磷酸鐵鋰,反轉進行時!
3、電解液:六氟磷酸鋰供不應求,2021年價格大機率持續上漲,高鎳趨勢下提振LiFSI需求六氟磷酸鋰供不應求,2021年價格大機率持續上漲由於電解液的整體產能並不稀缺,因此明年的看點依舊在其原材料六福磷酸鋰。當下,六氟磷酸鋰有限的供給無法滿足下游旺盛需求,導致上漲至10.75萬元/噸,自低點漲幅近70%。但是,由於保審批嚴格,六氟磷酸鋰的擴產週期長達1.5年,2021年新增產能十分有限,明年六氟的供需緊平衡大機率依然存在,價格更有望在Q1、Q2上漲至11-12萬元,在原材料產能受限的情況下,一體化佈局的電解液企業將更加受益,並有望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根據公開資訊,主流企業中目前僅有天賜材料有較大的產能規劃(6萬噸),有望在明年下半年投放,而目前天賜材料的電解液市佔率也由28%上漲至32%。高鎳趨勢下提振LiFSI需求長期來看,高鎳三元電池是動力電池的主流發展趨勢,但隨著含鎳量提升,動力電池對電解液的匹配性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相比起六氟磷酸鋰,新增LiFSI的電解液具備更好的熱穩定性、更高電導率等特點,能更好的配合高鎳電池。當下,LiFSI可用作六氟磷酸鋰的新增劑,或作為新型電解質替代六氟磷酸鋰。但由於較高的成本以及工藝壁壘限制了其新增比例,因此主要作為六氟磷酸鋰的新增劑使用。隨著能量密度動力電池的不斷髮展和應用,使用LiFSI的電解液將有望逐漸開啟市場規模。而天賜材料現有2300噸LiFSI產能、除錯狀態產能2000噸,2021年更有4000噸新增產能有望投產,在同行業中佈局領先。
相關文章:【六氟磷酸鋰價格】持續跟蹤【六氟磷酸鋰】漲價持續【六氟磷酸鋰】短期價格獲得提振
4、負極:石墨化自給率提升盈利能力,矽碳負極是未來趨勢石墨化自給率提升盈利能力石墨化在人造石墨負極材料(市場佔比82%)中佔比成本超過30%,是重要的加工環節。自2017 年以來,石墨化加工價格持續上漲(因鋰電池需求的增長、環保管制趨嚴和國家取締地條鍊鋼導致石墨電極需求大幅增長),因此石墨化佈局或將成為拉開企業間盈利能力的重點。目前石墨化佈局較為領先的企業是璞泰來,未來可實現50%以上的石墨化加工內供、並可節省對應0.4-0.5萬 元/噸的加工成本,整體成本平均下降29%。而目前公司反映由於負極需求旺盛,感受到石墨化產能已經相對緊缺,側面印證能否掌握石墨化工序或將成為提升競爭力的關鍵點。矽碳負極是未來趨勢矽基負極是一種非碳材料,其比容量是石墨類負極材料10倍以上,未來隨著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提高,矽碳負極搭配高鎳三元材料是下一代負極材料的第一選擇。目前矽碳負極材料由於成本較高,並存在技術問題,因此國內還未大規模進行應用。展望2021,矽碳負極材料有望在技術以及成本方面進一步實現突破,逐漸開始替代石墨作為主流的電池負極材料,在矽碳負極領域有所佈局的企業將有望佔據先發優勢。當下國內廠商中只有中國寶安旗下的貝特瑞能提供矽基負極,並已進入松下供應鏈,供貨特斯拉MODEL3車型(石墨負極內新增10%矽基材料)。
相關文章:【鋰電中游】負極,行業高度集中
銅箔:輕薄化趨勢進一步加強,供需寬鬆有望轉向平衡預計銅箔行業輕薄化趨勢將在2021年更加明確,這主要是由於動力電池效能的不斷提升,因此銅箔也在向輕薄化、高密度等方向發展。從效能上來看,6.5微米極薄銅箔相比起8微米鋰電銅,將直接提升電芯5%左右的能量密度;從佔比上來看,2019年,6μm產量佔比達到了40%以上,達5.7萬噸,而在2016年6μm佔比僅在4%。因此,預計在2021年,銅箔行業將進一步從8微米鋰電銅箔向6微米、4.5微米極薄銅箔切換。從盈利能力上看,鋰電銅箔產品定價模式為“現貨銅價+加工費”,企業的盈利主要來自加工費。而極薄銅箔因較高的技術門檻,其加工費也相對較高,因此行業輕薄化的發展趨勢或將提升整體盈利能力,從供給上來看,銅箔的核心生產裝置的核心部件具有較大的壁壘。這主要是由於核心生產部件陰極輥的訂購需要2年以上排隊時間,導致整體擴產週期較長。
所以,雖然現在銅箔行業全球供需情況較為寬鬆,但是隨著未來需求的不斷增長,疊加產品升級迭代速度加快,因此產品結構上或存在供需不配的情況,從而使得行業整體供需改善。國內領先的銅箔企業有諾德股份和嘉元科技,其中諾德已具備量產4微米、4.5微米、 6微米鋰電銅箔的能力,產銷量多年蟬聯全國第一;嘉元目前鋰電銅箔產能今年有望達到 2.1 萬噸,且在2022-2023年將陸續再新增 1.5 萬噸產能,實現產能上的翻倍。
相關文章:【鋰電】銅箔漲價
三、總結2021年將是全球汽車電動化的重要視窗期,中、美、歐三國新能源車銷量有望大幅提升,同比增長或達50%以上,提振鋰電材料需求。從發展趨勢來看,電解液原材料六氟磷酸鋰的供給硬缺口將大機率繼續存在,提價預期或貫穿2021年大部分時間;隔膜行業由於新增產能有限,對應下游旺盛需求,行業供需或出現緊平衡,並提振隔膜平均價格;三元正極材料行業集中度有望改善,同時磷酸鐵鋰有望受益於鐵鋰車型的增長而迎來複蘇;負極中的矽碳負極是較為明確的行業趨勢,目前可關注行業內企業的石墨化自給能力。銅箔行業輕薄化趨勢不改,帶來較高的加工費預期,行業盈利能力有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