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汽車消費市場,呈現兩種比較極端的消費態度。一種是比較支援自主品牌發展的,對於自主品牌的成就也比較看好,覺得購買中國產車型也能夠體現愛國情懷,同時中國產車的價格也確實比較具備價效比。另外一種是非常不看好中國產品牌的,無論中國產品牌取得了什麼樣的發展,依然是持否定態度,寧願多花錢去買合資品牌甚至是豪華品牌,都不會選擇價格更優惠的中國產品牌。
而在支援自主品牌發展的群體裡面,又呈現出兩種對中國產品牌的看法,一種是認為,中國產品牌現在取得了很好的進步值得鼓勵,雖然有所不足,但總有後來居上的時候。這種觀點相對會比較客觀,能夠意識到自主品牌的不足,也能看到它的進步。另外一種觀點就比較盲目,他們錯誤的認為自主品牌的整體水平現在已經達到了合資品牌的高度,只要是有人提出質疑的意見,就很容易會受到這些人的反駁甚至是攻擊。那麼自主品牌在總體方面是否已經達到了合資品牌水平的標準呢?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這個話題。
縱觀目前國內的合資品牌,大多有自己能夠拿得出手的技術,並且是獲得了市場普遍認可的。我們就以幾個影響力比較大的品牌為例,福斯品牌在車輛的核心技術上有"TSI"動力總成,本田有聞名全球的"地球夢"系列發動機,豐田的混動技術更是獨步全球,以及熱效率最高的發動機,即便是銷量比較邊緣化的萬事得汽車,也擁有著堪稱一流水準的"創馳藍天"技術發動機等等,絕大多數每個品牌都能夠在三大件的某一個重要部位,有屬於自己比較獨特或者先進的技術。
而我們再看看中國產車型,幾乎沒有能夠說拿得出手的成熟技術,更別說領先了。當然我們也不能夠否認,中國產車自主研發的發動機已經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但是這個所謂的成績只是跟中國產車以前的表現進行比較而已。真要論及品質,穩定性,加速效能,車輛油耗等方面的表現,和合資車相比依然是有差距的。
另外在變速箱方面,也是有著非常大的差距。現在絕大多數中國產車最常使用的變速箱就是雙離合變速箱,這種型別的變速箱在後期的品質表現以及效能發揮上是十分不理想的。為什麼福斯和奧迪在其高階車型或者海外車型上,要使用AT變速箱,就是考慮到這些問題存在。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想要使用或者自主研發另外兩種穩定性較高的CVT和AT變速箱,會受到專利持有者的限制,要繳納不菲的專利使用費,甚至後期生產出產品後,還要繳納一定的費用。
除此之外,限制自主品牌發展的還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自主品牌生產廠家很難靜下心來,去慢慢研究開發出新車型。很多情況下只是為了短期的利益而已,匆忙之間推出了新車型,結果一旦不被市場所認可,又匆忙之間將其停產。可能經過設計師稍微修修改改之後,換個包裝又將其重新推出市場。我們很難在中國產車型中找到類似於合資品牌那種非常經典的車型。這一切都要歸結於自主品牌一味的只想追求市場利潤,並沒有真正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去考慮用車問題,這就讓生產出來的車型達不到消費者想要的心理預期。因此,對於中國產車型的表現也就越來越失望。
總的來說,在傳統的汽車製造行業中,國內自主品牌目前是沒有任何優勢的。大家也用不著覺得說,車輛的內飾做工弄好了就是優勢,如果合資品牌想弄,自主品牌拍馬都趕不上。雖然說現在自主品牌,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最起碼我們能看到有些負責任的主流,自主品牌已經開始研發自己的發動機,這是一個好現象,但不意味著中國產車已經能夠達到合資車的水平。
當然,也不能否認自主品牌是有拿得出手的技術的。個人認為,唯有比亞迪的新能源和混動技術算是能夠在國際上稱得上排頭兵的存在,這跟國內市場大力推行新能源技術有很大關係。而且這種優勢不是我們自己認可的,是汽車巨頭們普遍公認的,為什麼賓士豐田這些國際巨頭願意跟比亞迪合作?就是因為看中了比亞迪具備的行業優勢。
-
1 #
-
2 #
當然是中國產車從各方面都超過合資車了啊,這一點是絕對的,雖然我再換車還是選擇合資車,但是我絕對支援大家買中國產車
-
3 #
現在的中國產車品質還是比以前好多了,只是相比於合資品牌細節部分還有待提升!
-
4 #
我剛買的車就是中國產車,省油省錢,配置高。。
-
5 #
10萬左右的合資車(如現代i35),論效能配製外觀,不如同價位的中國產車(如奇端捷途)。
-
6 #
你自己開心就好。中國產全宇宙無敵
-
7 #
中國產車確實好,我買合資車
-
8 #
算了吧,寧願不開都不買中國產
說實話,合資汽車不再有吸引力了,大多數人還是願意買中國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