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大眾CC被撞斷了!”近幾天大眾車友圈幾乎被這條訊息給刷了屏。12月13日0時50分許,安徽亳州市譙城區桐鄉路與藥都大道交叉口路段發生一起嚴重單車車禍,一輛載有5人的大眾CC轎車高速行駛過程中,車輛失控發生漂移,撞上路邊的電線杆,導致2人當場死亡。

這樣的車速下,這樣的撞擊

換了啥車也許結果都一樣

這讓大家在感嘆國產電線杆質量之高的同時,開始質疑起大眾的“良心”。但我們客觀的去看待這件事,我們無法否認,汽車最為脆弱的部位一直都是側面!我們從影片中可以清楚的看到,瞬間撞擊的點位於CC的後門靠近B柱的位置。

車門裡有啥?一層薄薄的外板+一層薄薄的內板+一條W形狀的所謂“橫樑”。這本身就不是用來承受高速撞擊的!就算是“車身側面撞擊實驗”,撞擊物也不是一條鋼管。事實上國外做過一些高速側面撞擊鋼管的實驗,結果都是“被切成兩段”。(要知道電線杆的鋼管的厚度有多變態!

導致事故的原因有很多

超速、路面、和……輪胎!

首先發生事故的地點位於安徽亳州藥王路路口附近,根據亳州當地的限速情況,這條路限速應當是60km/h,而影片中涉事車輛遠高於限速(車速60km/h在畫面裡是怎樣的一個速度,我們看看其他影片就清楚了,一目瞭然!)

而除了超速行駛之外,有“分析人士”還從路面起伏、方向失控後的“救車”等專業角度展開過一些分析。但我卻認為,除了這些因素之外,車輛的輪胎可能也是導致此次事故的元兇之一!因為如果這臺車用的是冬季胎,或許就能躲過一劫!

低於7度,夏季胎效能開始弱化

低於5度,輪胎測試都要喊停

7度作為一個“分水嶺”,溫度高於7度以上的環境下,普通夏季輪胎的抓地表現會在“正常範圍”之內,而溫度一旦低於7度,夏季胎和地面之間的摩擦係數就會不斷降低,抓地效能開始呈現弱化趨勢。

而隨著溫度的進一步降低,當溫度低於5度以下時,夏季胎的抓地效能已經和設計的理論值有了明顯偏差。因此我們如果去查閱歐盟輪胎測試標準R117規範不難發現,裡面有提到過:乾燥路面效能測試的溫度條件,是“溫度不得低於5度”的環境,不然測不準。

事發當晚溫度-4度

原車夏季胎+超速=打滑

(按照輪胎行業非常嚴謹的標準,溫度低於7度就考慮換冬季胎了)而對於普通民用汽車的輪胎而言,通常因為考慮到實際的經濟問題,通常會把夏季胎用到更低的溫度。但是通常溫度低於0度時,夏季輪胎繼續使用的話,就必須要非常非常非常小心!!!

特別是低於0度後路面可能會遭遇的薄冰,這幾乎就是“夏季胎殺手”。會導致車輛的瞬間失控打滑。而溫度低於零下5度,甚至低於零下7度了,那夏季胎的抓地基本上就會“非常糟糕”了。這時候再勉強用夏季胎,就是對自己的安全不負責了。

而我的同事“泰哥”專門留意和調查了一下安徽亳州事發當天晚上的天氣預報,發現當晚亳州溫度為零下4度!事發時間為凌晨1點不到,這幾乎是一天中最冷的時間段了。而我們知道,汽車出廠時匹配的原廠輪胎都是夏季胎(無一例外,包括大眾CC的原廠輪胎)。

溫度太低,建議換冬季胎

也別忘:輕打方向、緩踩剎車!

之前有一位太原小店區的車友說近期想給愛車換1套夏季輪胎,就被我“叫停”了。太原如今的溫度是幾度,想過沒??好比久乘,是固特異旗下一款主打長里程、同時兼顧靜音表現的輪胎。主要是強調胎體結構強度高,耐用性比較好。——但是它是夏季胎!不是冬季胎!

會想到亳州的這次事故:一臺超速駕駛的大眾CC,遇到駕駛者技術又不夠,可憐的夏季胎怎麼可能不打滑??當然,十次事故九次快,就算我們用對了輪胎,不代表我就可以胡亂開車了!“輕打方向、緩踩剎車、提前預判”12字諫言在任何時候都有效!

5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寶馬、賓士“在一起”!放下百年恩怨,難道是害怕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