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跨界"是過去幾年裡,我們在國產汽車市場聽得最多的一個詞兒,不過這裡可不是說什麼五糧液造車、蘋果汽車,而是說一臺量產汽車產品,除了本身的級別、類別外,還擁有其它細分汽車類別的特點。

比如轎車市場中的雪佛蘭沃蘭多、豐田YARiS L致炫X,比如SUV市場裡的豐田RAV4、奧迪Q3 Sportback,甚至是MPV市場中的新寶駿RM-5等等。可要說跨界市場中認可度最高的車型,那麼非進口車市場中的奧迪A4 Allroad莫屬。

眾所周知,在奧迪汽車陣中有兩個十分經典的銘牌,一個是Avant,另一個是Allroad,二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多路況駕駛透過能力,而現在我們只需要簡單地用兩驅與四驅來區分它們。

現在我們鏡頭中所看見的全新奧迪A4 Allroad,則是一臺擁有四驅系統的旅行跨界車。它在保持轎車舒適性、旅行車實用性的同時,也獲得了類似於SUV,乃至超過部分城市SUV的道路透過能力。

靠技術

儘管沒有A6 Allroad的開發歷史悠久,可是從2009年開始生產的A4 Allroad也是目前豪華四驅旅行車市場裡的前輩車型。而且從2021款車型開始,奧迪A4家族中的兩款旅行車有了兩個不同的中文名,Avant叫作先鋒派,而Allroad則被命名為探索家。進一步來講,Avant可以稱為運動先鋒派,而Allroad則應該叫作戶外探索家。

quattro四驅系統在奧迪A4 Allroad中扮演了具足輕重的角色,它雖還是以適時四驅呈現,可在A4 Allroad的底盤之中,與這套驅動系統配合的卻有三項同級競品中少有的技術:

第一項,可變懸架系統。很可惜,首批完成更新並進入到中國進口車市場的A4 Allroad quattro 探索家還沒能獲得空氣懸架,但能夠進行適時軟硬度調校的可變懸架,已經能夠為A4 Allroad帶來足夠的多路況濾震能力,並在進行彎道變道、快速過彎、出彎衝刺等動態環節中,帶給車輛充裕的橫向支撐性,讓整臺整備質量更高的四驅旅行車做到穩而舒適。

進一步來分析奧迪A4 Allroad quattro的可變懸架功能,它透過支付13,500元選裝費用所能夠獲得的其實是一套電磁感應懸架。電磁減振器的加入能夠讓A4 Allroad quattro 探索家金子能夠更為頻繁且順暢的軟硬度調節與連續控制,從功能性來看,它對比更高階的空氣懸架,的確缺少對於底盤離地間隙高度的抬升作用,但若是考慮四驅跨界車的實用性,它卻會比空氣壓縮機的空氣懸架更可靠。

第二項,可變轉向比技術。我們在許多豪華轎車產品上,都看到過這項技術,寶馬、本田等等都在使用它來改善自己的轉向與車身穩定控制。

對於奧迪A4 Allroad quattro來說也是如此,中低速環節,更小的轉向比能夠讓跨界車進行更小範圍的精確轉向控制;而在進入到高速狀態下,A4 Allroad則將會透過更大轉向比來增強變道、轉向的車身穩定性,這也是其能夠以旅行車身份,獲得標準轎車乘坐舒適性與駕駛穩定性的關鍵。

看設計

當然,基於中期改款車型打造的2021款奧迪A4 Allroad quattro 探索家,其在設計上也能帶給我們足夠的震懾力。

外觀方面,矩陣式LED自適應遠近光燈是奧迪汽車品牌的訣竅,可惜的是它們的選裝費用接近1萬元;而在日行燈的處置中,新車有了更多的花樣,斷帶式燈組讓車頭看上去年輕了不少,這是過去奧迪的各款轎車中所不具備的。

另外,前後保險槓與側邊位置加入了S-Line運動外觀套件,向外延伸的擾流面板可以保持四驅車應有的直線效能與穩定控制能力,在動態駕駛測試當中,5.8秒便能夠實現的0-100km/h加速,將會讓A4 Allroad quattro跑得比任何一臺國產奧迪A4L都要快。

內飾方面,其實從視覺上來看改款中的整個A4/A4L家族都已經不再那麼高階,尤其是梅賽德斯在賓士A級等入門級車型中使用上更具科技感的一體屏之後,奧迪A4 Allroad quattro現在還得以實實在在的科技功能取勝。

虛擬駕駛艙技術在奧迪中已經無需過度贅述了,奧迪第二代MIB無論是操作流暢度、功能豐富性,還是整體實用性上都可以在豪華市場實現領軍。

而旅行跨界車對比國產A4L陣容,明顯的內飾變化在於進口車型的裝飾材料。包括前擋板下半區使用的木紋飾板等等,其在觸感上會比國產車型更為豪華,也更符合豪華旅行車本身追求的低調奢華。

評在最後

從1923年的杜蘭特汽車公司Star部門開始,Wagon旅行車這個特殊的汽車類別就進入到了汽車消費市場,甚至於它在受到石油危機影響的時代裡,市場關注度與新增份額一度超越了傳統轎車。如今的奧迪A4 Allroad應該算是豪華B級轎車市場當中,在綜合屬性方面最頂尖的代表,別說賓士C級旅行轎車等同胞了,即便是祭出沃爾沃V60這樣的"最佳旅行車",奧迪A4 Allroad也是毫無懼色的。

4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液力變矩器&溼式離合器」優缺點對比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