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秋冬季節容易生病,生病就要吃藥,但有些藥吃過之後開車,危險比酒駕還大,您知道嗎?

“藥駕”比“酒駕”還危險

現在,“開車不喝酒”已深入人心,但對於“藥駕”的危害,大多數人卻並不熟知。目前法規並沒有“藥駕”的明確界定,針對“藥駕”的相關法規也屬空白。在實際執法中,若因“藥駕”引發事故,其處罰一般參照“毒駕”。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服用抗感冒類藥物、抗抑鬱焦慮藥物、鎮定安眠類藥物、降壓降糖類藥物、止痛類藥物、興奮劑、治療癲癇類藥物等幾類藥物後不要開車上路。但礙於難以檢測、沒有明確法律標準,近年來“吃藥開車”一直難以得到明確的處罰。在發生嚴重後時,“參考毒駕”。

“藥駕”會有啥危險?

【犯困】

一些藥服用後會犯困、渾身沒勁、反應遲鈍,如同疲勞駕駛,十分危險。

如抗過敏藥撲爾敏、異丙嗪、賽庚啶、苯海拉明等服後容易出現頭暈、嗜睡、倦怠等副作用,許多複方感冒藥也是如此;此外,安眠藥和奧美拉唑等胃藥也可導致嗜睡。但是,藥駕造成的問題不僅僅是犯困這麼簡單。

【迷失方向】

胃藥西咪替丁和用於治療胃腸痙攣的山莨菪鹼等藥物可引起定向力障礙,也就是對自己所處的時間、地點、方向出現認知障礙。長期服避孕藥也可能出現此問題。開車分不清方向,發生事故的風險很高。

【視力模糊】

有些藥會讓人看東西模糊、複視,出現色覺障礙,如解熱鎮痛藥如布洛芬、吲哚美辛,抗心絞痛藥硝酸甘油,抗癲癇藥卡馬西平、苯妥英鈉等。吃這些藥後可能看不清路標及紅綠燈,造成誤判。

【憋不住尿】

呋塞米、氫氯噻嗪等利尿劑容易導致尿液排出過多,一些降壓藥也可能引起尿頻、尿急、多汗等症狀,影響駕駛。

【頭暈】

止咳藥右美沙芬、噴托維林,止痛藥雙氯芬酸等可引起眩暈、眼花等症狀,此時駕車容易導致方向盤、車速把控不穩,導致意外。

【低血糖】

服降糖藥期間可出現藥物性低血糖反應,主要表現為心悸、頭暈、多汗、虛脫等症狀。此外,喹諾酮類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等藥物也引發低血糖。

吃藥能否駕車提前諮詢醫生

杜絕“藥駕”的根本措施,在於生病服藥期間不駕車。如果生病了必須服藥駕車,應注意以下幾點:看病時主動表明“我是司機”,請醫生儘量避免使用會對駕駛人產生不良影響的藥物。普通常見感冒,最好選用中成藥,或不含抗組胺藥成分的,比如白加黑中的“白片”。

駕駛人服藥時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或商品標籤,特別是用量、禁忌和副作用等。若自己買藥,種類越少越好。對已知有不良反應但不得不吃的藥,開車前減半量服用,等休息時再補足全量,或等藥效消除差不多後,藥物已經過了血液濃度峰值的時間,再開車上路。口服涉及“藥駕”的藥品後,在6—7小時內儘量不要開車。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不再考慮X5和Q7,來看看這兩臺SUV車型誰更值得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