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造車新勢力可謂是風頭正盛,特斯拉的市值一度超過了6000億美元,蔚來、理想、小鵬汽車的市值也是水漲船高。在近日,就連蘋果也被傳將在明年九月釋出首款Apple Car。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憂,新勢力車企們在狂歡,傳統車企卻有人苦不堪言。
就在11月,寶馬汽車在中國唯一的合作企業華晨汽車就已經進入了破產重組程式。不過比華晨汽車更深陷泥潭的,要數眾泰汽車的母公司鐵牛集團,從七月開始就已經被傳進入破產清算,雖然後來被闢謠,但是其旗下的研究院在上個月末已經發出了全體員工休假的通知,鐵牛集團的破產清算很可能成真。
據訊息稱,鐵牛集團所欠下的債務或高達750億元,而根據其歷年的財報,2019年前均為盈利,2019年虧損巨大,但也僅111.9億元,相比之下,突然多出來的幾百億債務,令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從五金生產到造車,眾泰的三步走
眾泰汽車成立的時間算不上太長,但是其母公司鐵牛集團早於1992年就已經成立。彼時,其名字還僅是永康市長城機械五金廠。依託永康市“五金之都”的優勢,僅4年後,其創始人應建仁就將公司名字改為了鐵牛集團,註冊資金高達1.018億元。
有著大量的資金在手,鐵牛集團也轉入高階製造行列,開始生產汽車配件。而在2000年前後,國內出現了造車熱,車企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吉利、力帆等車企開始冒頭。鐵牛集團也對於這塊香餑餑同樣躍躍欲試。不過從五金製造到汽車生產,可謂是一個大跳躍,為此鐵牛集團進行了“三步走計劃”。
第一步,鐵牛集團收購了金馬股份等企業進行關鍵部件的製造,打下零部件的生產基礎;第二步,買下一條豐田特銳的生產線,開始進行整車生產;第三步,與新大地汽車合作,借新大地的名義,讓眾泰汽車能夠名正言順地投放到市場中。
被戲稱皮尺部,“保時泰”一戰成名
雖然是第一次造車,但是眾泰的第一款車型在當年就賣出了11000臺,可以說是首戰告捷。之後,眾泰又併購了江南汽車,甩開了新大地汽車獲得了獨立的汽車生產資格證。眾泰汽車的銷量也從1萬臺逐步上升至3萬臺、5萬臺,跟義大利車企菲亞特合作後,眾泰更是向年銷10萬臺邁進。
不過一年十萬臺的銷量,還不足以讓眾泰成為一個知名品牌。真正讓眾泰一戰成名的,當屬其“皮尺部”的名號。在2016年,眾泰推出了新款車型SR9,這款車型最大的爭議點,就是其與保時捷的 Macan極度相似的外觀。如果換上車標,一般人不仔細研究根本看不出來兩輛車的區別。
而戲劇性的是在SR9推出的第一年,眾泰汽車銷量突破了30萬臺。只讓人想說一句“這也可以?”,不過從眾泰如今面臨的困境看來,一味地模仿對於企業的發展並沒有太大裨益。
鉅虧、欠薪、闢謠,眾泰的“破產連續劇”
從眾泰對外公示的報表來看,眾泰在2019年之前雖然利潤逐年減少,但是依舊處於正常範圍之內。但其2019年的年報卻突然來了個大跳水,不僅轉盈為虧,而且一虧就是111.9億元。到了今年六月,眾泰的股票名稱已經被執行了“退市風險警示”,簡稱變為了*ST眾泰。
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在眾泰還沒有解釋清楚業績為何會突然跳水的時候,又有眾泰的員工爆出眾泰連續欠薪七個月的訊息,對此眾泰只能無奈地承認欠薪的確是事實,但是沒有達到七個月那麼多。隨後,眾泰也被傳出破產清算的訊息。
雖然破產清算的訊息曾有過闢謠,但是如今眾泰負債高企卻是不爭的事實,除了破產清算這一條道路,眾泰還能夠什麼辦法能夠還清呢?只不過不知道眾泰的這一出“破產連續劇”究竟要演到何時。值得一提的是,眾泰在年虧百億時候,老闆應建仁卻早已套現20億離場,留下滿場狼藉,這不免讓人唏噓。
仔細想來,此次眾泰的危機早已是有了伏筆,其自造車以來,過度地依賴購置現成的生產線,就連外觀也未能夠有自主設計能力的自信。在新能源汽車開始興起的時候,雖然也有所涉及,但是其推出的車型除了能夠獲得新能源補貼之外卻難堪大用。種種事例都表明了眾泰汽車無法走遠。
同時眾泰的危機,更應該給其他國產車企敲響警鐘,在造車這條路上,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未來註定是一片渺茫,如今的造車新勢力蔚來、理想、小鵬等或許更應當以此為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