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人沒有基本的判斷能力,不是嗎?
豐田掌門人豐田章男這幾天炮轟新能源汽車:“像日本這樣一個主要依靠燃煤和天然氣發電的國家,電動車對環境並沒有幫助。假如所有汽車都使用電力驅動,那麼到明年夏季,日本就將耗盡一切電力。要把日本現有的汽車全部換成電動車,支援這些車輛行駛所需的基礎設施建設,將耗資14萬億至37萬億日元(相當於1355億至3582億美元)。如果日本過於草率地禁止汽油動力汽車,汽車工業目前的商業模式將會崩潰,這將造成數以百萬計的人失業。”
翻譯一下(有些語言的確需要翻譯):“電動汽車是脫了褲子放屁,只是把燃油燃氣的汙染從汽車轉移到了發電廠而已,中間甚至有很大的浪費,根本無益於環境。而且,日本沒有那麼多的電力供汽車充電。搞電動汽車投資巨大。電動汽車會造成原來的造車企業大規模倒閉,工人失業。”
按照這個說法,每個家庭和用電的企業是不是應該建設自己的發電裝置?日本的新幹線是不是應該採用內燃機驅動?日本是不是不應該申請東京奧運會,因為這個要建設基礎設施,勞民傷財?豐田搶佔美國市場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底特律的那些工人的未來?電動汽車的推廣有個過程,誰說明年要全部換掉了?這不是抬槓嗎?舊的體系不崩潰,新的怎麼建立起來?
從他的話裡,我們可以知道,汙染環境的是燃煤和天然氣。至於電動汽車的電瓶汙染環境問題,他也沒有講,大概是豐田也有這方面的產品吧?
很顯然,電廠的汙染可以透過裝置的改造而降低,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現在很多的光、風等新能源電廠在建造,汙染就更加少了。而燃油車是把集中汙染更加分散化,更加不可控。
當然,這個過程不宜太過激進,最好是漸進的。但是,現在很多國家的政府、資本和新興的經濟強人們,顯然等不及了。
對於消費者而言,如果錢多的沒有地方用,就買個玩玩吧。對於精打細算的普通老百姓,就要在兩種車之間好好對比一下,再做出自己的決定,畢竟新能源汽車剛剛興起,難免良莠不齊,同時很多新生的事物有個試錯的過程,有些事情對大企業是小事,但是對於個人而言,搞不好會很糟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