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大作《賽博朋克2077》是當下年輕人中最為熱門的話題了,這個將時間線放在未來社會的遊戲,吸引了眾多玩家的前赴後繼。
對於未來的暢想是這個虛擬世界最令人著迷的元素之一,就以汽車來說,在賽博朋克2077的世界裡,汽車不僅更加智慧,還擁有了飛行、反重力等新能力。
這些眼花繚亂的新技術真的只存在於虛擬世界嗎?其實不然,在領克浩瀚SEA架構之上,已經將智慧投放到了幾乎每一個角落之中,從領克最近釋出的智慧車門,我們就能管中窺豹。
無框電吸門和智慧的碰撞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電吸門是一般消費者可望而不可及的一項配置,通常來說,這項配置往往出現在諸如寶馬7系、賓士S級、奧迪A8、雷克薩斯LS等旗艦級車型上,即便是賓利這樣的頂級豪華汽車品牌,電吸門在部分車型上也只是作為選裝而非標配。
稀缺讓電吸門成為豪華汽車的一大賣點,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車門自動合上的儀式感外,電吸門給使用者帶來的利益點僅僅是省力和安靜而已。
但是如今,智慧化成為了汽車發展的主流風向。頭部車企已經開始在整車電子架構層面進行變革,譬如特斯拉、大眾、領克都開始採用集中式電子架構,將原本各自為戰的ECU、執行器進行分門別類,由高算力的計算單元進行控制,高算力則意味著更多的想象空間。
譬如電吸門,過去的電吸門只是透過感應車門和門框的距離,實現自動的吸合鎖止。高算力的集中式電氣架構賦予了電吸門更多的功能。比如領克ZERO上搭載的無框智慧電吸車門,它不僅僅是一扇無框的電吸門,還是一個能夠自己判斷開關門以及門該開多大的“24小時全職門童”。
過去無論是機械鎖止的車門還是普通電吸門,它們都還是一個傳統的機械部件。領克ZERO所配備的無框智慧電吸車門則更符合智慧汽車的定位,它擁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什麼時候該開門,什麼時候該關門,門該開多少。
並且得益於先進的電子架構,這扇智慧無框車門擁有無限進化的可能性,透過FOTA,這扇車門能在未來做出更多的改變,舉一個有些極端的例子:領克可以為ZERO提供一個強力通風模式,使用者只需要透過FOTA為車門升級這一功能。在夏天停車後車內溫度較高時,使用者就可以實現一鍵車門全開,甚至是車門連續自動開閉加速空氣對流,降低車內溫度。
讓車門擁有智慧卻並不簡單
智慧汽車時代已經開啟了好幾年,但智慧車門目前還是鳳毛麟角,目前已知的量產車也只有售價超過100萬的MODEL X上有配備,為什麼?
第一個原因自然是成本了。無框、智慧、電吸門,這三個關鍵字都意味著極高的成本。去年歐洲某車型在匯入中國生產時,把無框車門改成了有框車門,該公司內部人士說,想要保留無框車門的設計,整車價格至少得往上漲2萬。
並且在領克Zero的智慧無框電吸門還要實現自動感應、自動開關的功能,這中間還需要增加電機、雷達等執行、感應原件的成本。為了實現給這個電吸門增加一雙“眼睛”,領克Zero在車門部分增加了8個毫米波雷達。
毫米波雷達想必大家並不陌生,在擁有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的車輛上,都少不了毫米波雷達的參與,並且和存在技術路線異議的鐳射雷達不同,毫米波雷達是實現自動駕駛的必備感測器。迄今為止,並不是所有市面上銷售的車,都配備了毫米波雷達。
而領克為了更好的使用體驗,極為“奢侈”地將8顆毫米波雷達應用在車門上,為的就是讓車門能夠更好、更精準地感應四周的環境,實現安全且可靠的智慧和自動。
此外毫米波雷達還會帶來一個看似不相關的成本增加。雷達波屬於電磁波,是波長較長頻率較小的無線電波,穿透力很差,通常是利用反射來獲得物體資訊,不能穿透鋼板之類的金屬。
為了讓車門上的8顆毫米波雷達實現更好工作效果,領克Zero採用了鋁製車門,保證雷達波的穿透力。但這便會帶來鋼鋁混合車身在生產製造上的工藝難度和成本增加。為了實現鋼鋁混合車身,領克CMT微光釺焊、SPR自衝鉚接、FDS熱融自攻絲連線等先進製造工藝。
這所帶來的的是製造成本的增加,上文提到的三項工藝多用於奧迪、賓士、捷豹路虎等豪華品牌車型,為了讓車門實現智慧化,領克投入相當多的成本。
但這些都不是最“貴”的。領克Zero智慧無框電吸門“最值錢”的是它背後工作的邏輯和軟體設計。對於這種智慧配置來說,光光堆積硬體並不一定能夠帶來良好的使用體驗。這就好比前幾年的安卓手機和蘋果手機,安卓手機擁有看似更強的CPU和更大的記憶體,但系統軟體最佳化的不足,讓安卓手機很難再使用流暢度和小記憶體的蘋果媲美。
為了讓領克Zero的智慧無框車門有著良好的使用體驗。領克的工程師設定了26種開關門場景的標定,也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僅在標定層面,領克的工程師們用了多達270天,考慮到了地上/地下停車場,路邊停車場,甚至菜市場周圍等複雜道路狀況下的開關門需求。
全場景的測試和標定,核心目的便在於儘可能覆蓋使用者使用的所有工況,讓問題都暴露在研發階段,讓智慧車門不僅是看起來酷炫,使用起來也要貼心、可靠。
酷炫的背後是體系技術的支撐
“在我們現有的技術平臺上,這樣的智慧無框電吸門,我們做不到。”一位合資車企的研發工程師這樣向我坦言道。
在他看來,無框可以做,電吸門也可以做,在最新的車型平臺下實現車門智慧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想要實現三者結合,技術、成本對於任何一家車企而言,都絕非易事。
誠然,除去電吸、智慧這種外行人看起來就很難、很貴的技術外,想讓無框車門有著好的使用者體驗也絕非易事。無框車門,常見於Coupe、GT、跑車等高效能車型中,除了更吸睛的視覺效果,站在工程師的角度,無框車門是設計亮點,更考驗的是研發、生產的體系能力。
通常來說,看起來酷炫的無框車門會給車企的研發、生產帶來幾大困難:
第一是NVH,車外噪音隔絕對於無框門而言是個難題。從最直觀的結構上來看,因沒有上部框架的支撐,所以在車輛的NVH,尤其是對車外噪音的隔絕表現上,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據悉,領克Zero膠條的密封精度極高,尤其是與玻璃上沿接觸的膠條貼合度更高。
並且無框車門在設計時還需要考量了膠條長時間使用下,膠條老化、變形的問題,採用特殊配方的膠條,保證膠條能夠在長時間後,依舊有極好的密封性。
同時,無框車門的玻璃升降機構也“暗藏玄機”。在開門時,車窗會自動降低約5毫米,避免車窗與密封膠條產生橫向的剮蹭;當車門關閉時,車窗會自動升起,以達到嚴絲合縫的效果。與此同時,因為沒有完整的門框支撐,無框車門玻璃的升降機構,執行軌跡精度、相關零件開模精度的要求也更高。
無框車門不僅僅考驗了車企在研發時對於NVH控制的造詣,還需要考驗車企對於供應鏈體系的管理以及生產時產品質量的把控。
第二點則是安全。由於沒有完整門框結構,安全性也成為了無框車門的一大挑戰。眾所周知,安全已經深深刻入了領克品牌的基因。在領克Zero上,無框車門並不會成為安全上的短板。
為了實現酷炫和安全的兼顧,領克Zero 採用的是鋼鋁混合結構,車門包括外部吸能件均採用鎂鋁合金。過去鋁鎂合金更多用在航天業,這種材料擁有擁有更低的密度(相同體積重量更輕),同時具有很好的強度、剛性和尺寸穩定性。內部乘員艙則採用高強度鋼。既保證了外圍可以充分吸能,內艙也擁有優異的防護效能,這一設計思路和奧迪A8、Q7完全一致。
一個無框車門幾乎考驗了車企從研發到生產的全體系的能力。智慧無框電吸門儘管只是領克Zero或者說SEA浩瀚架構的一個產品點,體現的卻是領克近年來成長起來,且已經可以和全球一流車企相媲美的體系力。
當前的汽車智慧主要集中在自動駕駛和車機系統方面,還是區域性智慧的概念。汽車智慧化不應該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傳統必備功能的全方位智慧是未來智慧汽車進一步進化的方向,領克的智慧電動門是未來汽車發展一個縮影和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