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都在琢磨,滴滴、嘀嗒、一喂順風車這些平臺,怎麼跑才掙錢?至今我還沒有一個準確答案,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堅持,開車好累好累,拼命的堅持。
可是有時候堅持是沒用的,苦心經營的事業一張罰單就讓你破碎。
2021年1月1日起,青島網約車違規運營,司機罰款1萬、暫扣駕駛證3個月,平臺罰款10萬。
此外,明年1-3月,將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查處未經許可擅自從事出租汽車客運經營,網約車巡遊攬客、張貼巡遊車營運標誌等違法違規行為,並將處罰結果予以公開。
有網友表示:“雙罰制”能加快網約車合規化程序。
“雙罰制”就想加快網約車合規嗎?簡直天方夜譚!
我一直認為罰款不能作為最終目的,在之前,司機違規運營還能在平臺報銷罰款。平臺才是根源。
這樣罰司機又罰平臺,怎麼感覺就像在兩邊攬財。直接向網約車平臺下達禁止給無證司機派單的命令不是更靠譜?
網約車司機氾濫的原因就是平臺,很多司機呼籲罰平臺,現在聽到處罰平臺的訊息,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難過。
因為罰少了,罰平臺罰少了。
就拿滴滴來說,滴滴這種大型的外包公司,每天花在各個渠道宣傳投入的費用可能都比被罰的費用多。
10萬對於一個市值幾千億的平臺來講,完全可以無視掉!
但對於一個月入四五千的司機來講,1萬等於兩個多月收入,有存款還能支付罰金,沒有存款還要借錢,糟心吶!
也有網友說:幹掉所有黑車,就沒有這麼亂了。
如果真如網友所講,黑車消失了,那麼我也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滴滴完蛋了!黑車司機還是不會去辦證,因為辦證的代價太大,要將自己的私家車轉成運營車。
失去平臺的黑車司機會想方設法生存,要麼選擇去嘀嗒、一喂順風車等平臺合規開順風車;要麼就有新的網約車平臺出來收攬他們,成為第二個滴滴;更嚴重點,回到10年前,在各個路口線下拉客,然後跟運管部門斗智鬥勇!
滴滴對出行經濟帶動有一定的貢獻,滴滴心裡很清楚,所以敢如此放肆的招攬無證司機,為了將盤口越做越大,違規做到極致,就很難被拿來開刀了!
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就在這幾天,滴滴在廣州因為平臺運營違章最多,又被約談了!僅僅是約談,再嚴重點給滴滴開個幾千萬甚至上億的罰單也是不痛不癢。
網約車平臺幾千萬司機,每天抽的佣金以億為單位。
罰司機1萬,罰平臺10萬,你認為合理嗎?還有6天,那些無證的司機想好以後的路要怎麼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