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汽車>

華為的“不造車宣言”,一直在網路中迴響。2015年,車聯網剛火的時候,華為加碼車聯網技術,但高層對外堅決否認“華為汽車製造業計劃”;2019年初,任正非又公開表示,“華為是有發展邊界的,只做車聯網模組,永遠不會造汽車。”

華為不造車,你信嗎?在北京國際車展的展臺上,隱約看見了華為的菊花LOGO,藏在擁擠的汽車巨頭後面。沒錯,華為不造車,但它又念念不忘。

2019年4月,任正非明確提到,車聯網、人工智慧、邊緣計算將是華為未來的三大突破點。隨後,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以及華為的全棧智慧汽車解決方案“HI”。

華為不造車是認真的,華為只是幫助車企造好車。

不想造?還是不敢造?

為何華為偏偏不造車呢?甚至連“造車”一詞都不想提?原因有很多。

造車很費錢。蔚來的李斌說“沒個200億就不要造車”。去年10月份,戴森在一封內部郵件中告知員工,其宏大的電動車計劃已經終止,不具備商業可行性。歷經三年的研發、耗資200億元后付之東流。

2020年蘋果將在汽車專案上投入190億美元(1330億元人民幣)的研發經費。當然了,這個錢多得超出了窮人的想象力,不過作個比較,每年全球汽車行業的研發經費在800~1000億美元之間,蘋果今年的研發經費就相當於整個汽車行業的20%~25%。

但是,蘋果至今連個樣車都造出來!真造出來了,營銷、建廠、售後,這又得花多少錢?

顯然,跨界造車這趟渾水確實不好趟。雖然像華為、蘋果這些網際網路巨頭不差錢,他們在融資上的能力是汽車企業們無法比擬的,但是一旦真正投入造車,才會發現“造車是無底洞”。

另外,華為自己都說了,要“幫助車企造好車”,這個FLGA立了自然不能打倒。華為不造車,為的就是給合作伙伴們安心,要知道華為合作的車企包括北汽、廣汽、上汽、比亞迪、東風、一汽等車企,是成為朋友還是變成競爭對手?相信華為還是很清楚的。

不造車,但造“芯”,造想法

華為在手機業務上面臨的形勢,已演變為國際話題。造手機很容易,但沒有晶片一樣玩不下去。

包括美國、英國、瑞典在內的多個國家,先後對華為發起抵制,包括禁止晶片供應、禁止5G裝置准入等。華為的各大業務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壓,造芯運動成為自救之路。

智慧化和電動化的風潮之下,汽車換而之,也就是一臺大號的手機,汽車軟體程式如同手機晶片一樣,成為行業的核心技術。智慧化的電動車同手機一樣是電子產品,只不過體積更大,而能將不同電子產品連線到一起,本就是華為最擅長做的事情。

之前,大眾汽車的全新電動車ID.3在歐洲交付推遲,就是受到了晶片交付和軟體程式開發滯後的拖累。華為設立的“BU”“HI”等智慧汽車解決方案,就是把造車的錢用在刀刃上。

雖然不造車,但這不妨礙華為在汽車領域構建藍圖。

譬如同為不造車的博世,2019年年銷售收入達到6197億元,其中博世的汽車事業部,銷售額達到3734億元。要知道,博世僅僅是一個汽車OEM廠商,但依然能賺這麼多錢。如果華為把智慧汽車的軟體服務也打包帶走,那市場前景將更廣闊。

華為就是看中了這塊藍海,前期和汽車OEM廠商深度合作,進行初步的功能落地和成長髮展;然後逐漸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核心壁壘,在供應鏈中取得話語權。

華為進入汽車行業,絕非“三電”技術這樣的硬體,而是更為強大,附加值更大的“軟體”,如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即AI(人工智慧)+IoT(物聯網)。說起來,即使是電動車的強者特斯拉,也沒有完全吃透AIoT。

而利用自身的5G通訊、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優勢,為汽車賦能,重新組建一輛車的智慧架構,這就是華為的算盤。

據華為『BU』總裁王軍披露,截至今年9月份,該部門除了整車製造和電池、電控等少數不涉及的領域,華為無論是智慧硬體還是軟體平臺,幾乎做到了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全覆蓋。

你看,華為還需要造車嗎?

別的不說,蘋果說不造車多少年了,但它在汽車研發上的投入卻是真金白銀的,而且,蘋果從不說“我不造車”。據悉,傳言已久的蘋果汽車,最早有望於2021年第三季度與大家見面,且蘋果一直都在美國加州對數十輛原型車進行秘密的道路測試。

對於這些行業大佬而言,它們要做的是自己的生態鏈,車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與其把精力投入在週期長、產業鏈多的造車上,還不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把藍圖規劃弄漂亮點。畢竟現在的智慧化風潮,是不可逆轉的,汽車生產在未來的汽車工業僅僅是一個製造環節,軟體、資料和使用者的,才是網際網路巨頭的資本,汽車廠商比華為、蘋果們更焦急呢。

2
最新評論
  • 路虎是印度還是英國的
  • 拿獎拿到手軟,“新選手”極星憑藉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