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領域中存在一種有些趣味性(悲哀)的話題:
車系鄙視鏈大概含義是按照品牌知名度進行排名,然而不論如何排名,國產汽車似乎總會「被墊底」,這是為什麼呢?究其原因應當為國產汽車曾經主攻廉價車,車型主要以小微型代步汽車為主,車輛的價值確實不高。
不能否認汽車除作為代步工具之外還有些特殊的社會屬性(價值),說白了就是能夠體現使用者的能力或財富地位的參考;那麼從這個角度分析的話,鄙視鏈的存在其實是一種非常扭曲的純拜金的心態衍生的產物——任何透過自己努力購買的汽車,都不應該被鄙視,對不對呢?
參考德系、日系、美系三大合資車系,其主流品牌的量產汽車銷量是很有意思的;≥15萬的汽車產銷量佔比並不高,10/15萬區間的選項佔比略多一些,剩餘的大部分是≤10萬的入門級選項,這是多年來的銷量排名顯示的結果。
也就是說看似火爆與高階的合資汽車,實際是由大量入門級汽車支撐起來的;這些車或使用三缸發動機,或使用自然吸氣機型,變速箱多匹配無級變速器和乾式雙離合,最高標準不過是個普普通通的6AT!哪裡高端了呢?
合資汽車主流品牌的品牌溢價空間非常大,但是在國產汽車一線品牌陸續成長起來後,這些外企也逐漸失去了競爭力;所以才會不斷的下調產品定位,如果再把桑塔納這種車拿出來定個二十幾萬的價格,現在來看就是個國際玩笑了。
而在合資品牌定位不斷走低的階段中,國產汽車開始衝高了;雖然銷量支撐車型的價格同樣在≤15萬的範圍內,但是15/30萬區間的汽車銷量已經有相當快的增速。
那麼問題就來了,咱就討論拜金吧——一樣的價格誰拜誰?有些人駕駛這10萬級別的合資汽車,認為該品牌有50萬的高階汽車所以更強,然而與您有一毛錢的關係嗎。至於認為外國品牌就一定更有面,這就沒法評價了,個人認為作為中國人駕駛中國製造的汽車是最正常的組合,當然駕駛外國汽車也是自己的選擇權利,只是買車似乎也不送綠卡吧,在後疫情時代的歐美日韓似乎有些“不適宜生存”了。
效能與品質在小微型、緊湊級、中型車與SUV四大車型的故障數量排名中,國產汽車各品牌的綜合佔比在【15%左右】,剩餘的85%均為合資汽車。資料說明了至少前五大自主品牌的汽車是質量更加穩定的,真正問題不斷的是外國汽車。
不帶有任何偏見與情緒評價車輛品質,國產汽車確實更省心;而且這還是在面對相同問題可能存在不同態度的基礎上得出的資料,相信這句話都能理解——相同的問題出在國產車和合資車上,合資車往往認定為是司機的問題,而國產汽車則是質量的問題,所以資料本身還是有水份的,這就更有說服力了。
口說無憑,咱們來挑出三個知名度最高的自主品牌,以這些車的PPH(百車故障率)和效能作為參考吧。
1:長安逸動PLUS-藍鯨版。發動機裝備的是JL473ZQ3-1.5T,變速箱匹配7擋溼式雙離合;實際調校的特點是偏向換擋平順,動力一定程度的受限了,不過還是可以有9秒左右的破百成績,作為定位8萬級別的準中型轎車,以PPH138的水平面向市場,合資陣營中找得出水平相當的同價格選項嗎?
2:哈弗F7x-四驅旗艦版。發動機為4C20-2.0T,同樣匹配7DCT,並且有適時四驅系統;車輛的調校偏運動,百公里加速成績6.6秒,似乎燃油動力SUV30萬以內的選項它加速最快。配置包括L2級全套輔助自動駕駛,同時還有自動泊車入位等配置,這種智慧化程度比較高的SUV,不比那些落地加裝WINCE車機的車輛用車體驗好嗎?
(PPH150)
3:傳祺GS8-四驅低配版本。價格在20萬以內,4B20J1-2.0T發動機有185kw/390N·m(1750~4000rpm)的水平,匹配6AT手自一體變速箱,使用橫置四驅系統。2噸級別的車身有8秒級別的破百成績,貌似漢蘭達、銳界等車也就是這個水平,綜合品質還沒有更高,PPH146也是不錯的成績。
4:WEY-坦克300,價格覆蓋17/22萬區間。發動機為哈弗F7x的高功率版本,變速箱匹配採埃孚的8AT手自一體;不過這臺非承載式車身的越野車不追求加速能力,而是透過分時四驅系統和前後橋差速鎖實現理想的越野能力。在外國品牌的越野汽車中,除了牧馬人的動力強勁一些以外,價格相同的選項沒有哪臺能超越這臺車。
(上市時間短·暫無PPH資料)
5:比亞迪漢或唐DM,價格覆蓋22-30萬。漢DM可以實現後驅和全時四驅的切換,對於轎車而言基本算獨一份了;4.7秒的破百成績沒有什麼好挑剔,想要找到效能相當的中大型轎車得萬百萬級裡看。
三擎四驅的唐DM百車故障率低至95,這臺車有一臺內燃機和兩臺大功率電機,同時還有BSG系統;如此複雜的驅動系統故障率低於很多簡單的燃油汽車,技術水平真是相當高了。而這臺2.4噸級別的SUV還有4.3秒的破百成績,全時四驅系統還有後橋差速鎖,在綜合性能方面可以讓價格翻一倍的進口汽車無地自容。
總結:國產汽車早已不是隻能生產微型汽車或山寨汽車的水平了,在一線品牌中至少有3~5傢俱備超越絕大多數合資汽車的技術實力。而且產品定位也越來越高,所以不論從價值還是效能與品質方面,對於國產汽車都不應該存在偏見了。
——奈何有些汽車愛好者的想法還停留在清朝。
天和MCN授權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