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陸離
1893年底,法國報紙Le Petit在其版面撰文感慨,“人類的創造力至今竟還未能找到一種足以替代馬匹的車輛動力。”
7個月後,一輛搭載了改良內燃機的汽車就在法國巴黎——魯昂舉辦的“無馬力車競賽”上擊敗了其他101個對手。
後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自此至今的100多年裡,內燃機不僅是驅動汽車工業發展的最重要引擎,更徹底改變了整個人類社會的歷史程序。
很多時候,科技進步的力量於無聲中突然爆發,也會讓人們陳舊的意識觀念顯得非常諷刺。
歷史正在重演,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飽受爭議——就在這個剛剛到來的凌冽寒冬,調侃電動車主出行不敢開空調暖風的段子還一度登上了微博熱搜。
浪成於微瀾之間,格局也在悄然變化。
就在不久前,我受邀參加了一場神秘的品牌溝通會,為什麼說神秘?這場由上汽舉辦的溝通會,不僅事先未公開任何新款車型,與會的不少媒體和博主並不來自汽車領域,而是藝術設計、時尚美學等領域,現場並無樣車亮相,反而打造得如同藝術展一般。
也正是在這場與眾不同的溝通會上,上汽介紹了他們未來的高階純電品牌“智己汽車”,分享了對未來企業形態的探索、對未來智慧出行生活的理解,並且官宣英國著名設計師 Thomas Heatherwick 和國際數字互動藝術團隊TeamLab 主創豬子壽之,分別成為智己的品牌合夥人。
與此同時,智己也透露了部分可公開的技術和產品資訊。這篇文章裡,我們就來聊一聊智己正在為新能源和智慧汽車帶來哪些變數。
新能源汽車步入黃金時代還有哪些痛點亟待解決?
其實,今年下半年來,多家電動汽車上市公司股價暴增,成為受到資本市場熱捧的“弄潮兒”。
我身邊就有朋友買某家電動車股票淨賺了一臺車,還表示只是小賺,也有朋友重倉另一家電動車品牌,用大半年的時間實現盈利數倍。
而這只是國內電動汽車行業開始全面騰飛的一個縮影。
在這背後,是隨著2019年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消費升級趨勢加速,作為重資產消費品的汽車獲得了更多發展空間,這自然為本土汽車品牌的茁壯成長帶來了新的機遇。
與此同時,是國務院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鼓勵電動車創新發展、電池技術逐漸突破瓶頸帶來的成本下降等更多利好加持,新能源汽車行業由此正步入黃金時代——在高盛的最新預測中,到2025年,中國電動車普及率將從今年的5%增長至20%,較此前預期提高了7個百分點。
但撲面而來的也並非都是好訊息,正如我們前面所說,調侃電動車主冬天出行不敢開空調暖風的段子一度登上微博熱搜。
這不難理解,早在2018年就有一份涉及20.5萬名消費者樣本的調研報告指出,77.5%的消費者在購置汽車時不選擇新能源的原因是“充電不方便和續航里程短”。
換句話說,為什麼你更願意選擇燃油車而不是電動車?是不是因為當前主流高階電動車理想續航500KM,實際續航不過400KM,不敢跑長途?因為被電動車自燃的新聞嚇到過?或擔心電動車開個三五年就得換電池,是一筆高昂額外支出?
事實證明,絕大多數消費者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那麼智己汽車的誕生無疑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因為其正在為改變上述行業痛點帶來更多可能。
簡單地說,透過與寧德時代深度合作共同開發最前沿的摻矽補鋰電池技術,智己汽車電池實現了超過主流電池30%~40%的能量密度、近1000km續航、20萬公里零衰減等多個領跑行業的效能表現。
在安全方面,不僅電池電芯配方本身有所最佳化,智己還將專利成組技術、特殊設計的熱管理通道、M.A.S 一體成型鑄鋁電池殼體封裝技術相結合,實現了電池永不自燃的最高安全等級。
更高續航、更強效能、更方便充電、更高安全級別——從最核心產品部件著手,消解消費者對於購置電動車的顧慮,滿足更大範圍的使用者需求。
誠如智己所言,那這將是科技進步的澎湃勢能,也是智己拉動市場需求總量,引領行業提速發展的硬實力體現。
共生共創智慧汽車新物種是如何誕生的?
當然,僅僅只有硬實力上的亮眼表現是不夠的,誰也不能斷定技術層面的領先可以永遠保持下去,更重要的是認知層面的領先。
在我看來,智己汽車已經展現出了行業新物種的姿態,有望引領智慧汽車翻開新一頁篇章。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至今,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使用者審美疲勞——高度同質的汽車外形設計、千篇一律的中控玻璃大屏、外包服務商製作的死板智慧系統等等。
沒有屬於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力,這是擺在當前絕大多數電動車品牌面前的一個最重要議題。
另一方面,在資訊大爆炸的今天,汽車消費的資訊不對稱不透明問題已經被大大緩解,“全民懂車”正在變成現實。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2020上半年汽車市場與使用者洞察報告》顯示,2020上半年汽車直播的看播人數增長9倍,90後青年對汽車內容關注意向逐步攀升,且購車態度趨於理性。
顯而易見,如今的消費者購置車輛時,已經具備了一定甄別能力,甚至有了明確的目標車型,所以企業想要真正獲得消費者的心,打造超預期產品是最佳途徑之一。如何打造超預期產品,或者說如何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智己的做法稱得上天馬行空,其力圖將溫暖的藝術人性化體驗與汽車科技智慧相結合,走出一條與其他品牌都不相同的差異化路線。
英國建築設計界大拿 Thomas Heatherwick 和TeamLab 主創豬子壽之加盟,成為智己的品牌合夥人,前者將在車型外觀、內飾、充電樁等方面深度合作,後者則會在座艙內部,打造沉浸式互動體驗。
科技硬體難免會給人冷冰冰的感覺,汽車在很多人眼中更與“鋼鐵大物”無異,而藝術恰恰是情感豐富個性多元的象徵,智己用科技融合藝術,賦予產品以溫度。
由不具備傳統汽車設計背景的藝術大師來進行汽車外觀、內飾、充電樁和座艙互動設計,這種跨界融合開創了行業先例——科技行業與藝術正在各個層面產生化學反應,很多時候已經預示了未來的方向。
在智己的藍圖中,融合藝術、個性化等新元素,讓每一件單獨產品都可以代表每一位不同使用者的品味、個性和標籤,賦予了“汽車”這一名詞更多含義——汽車不只是交通工具或出行場景,也是生活方式乃至文化符號。
這意味著智己的想象空間將不再侷限於汽車本身,所能提供的產品價值也將超脫“交通工具”之上,它真正成為了生活場景、家庭夥伴甚至是使用者對於科技和藝術追求的“圓夢者”。
或許在1月13日的正式釋出會上,智己能給出更令人信服的結果——當天將有首款樣車正式釋出,可以翹首以待。
寫在最後
無論如何,屬於新能源汽車的時代正在加速到來,智己汽車作為後來者,所做的並非嘗試彎道超車,而是選擇更換軌道。
這是由智己在智慧駕駛、智電技術、智慧出行、使用者共生、夥伴共創、藝術設計等等多方面的創新所決定的。
細究其核心,這不僅同樣取決於認知高度層次的差異,也往往是一個新興行業顛覆革新傳統行業的開始,縱觀電商之於零售、直播短影片之於媒體、外賣之於方便食品,早已有諸多先例為此做好了註腳。
用被公認為是二十世紀最傑出CEO的傑克·韋爾奇的話說:“如果你想讓車再快十公里,只需加一加油門,如果想讓車速提高一倍,就要換軌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