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興高階品牌特斯拉旗下中國產Model 3高調亮相的同時,傳統豪華品牌賓士也悄然入局中國電動車市場。11月8日晚,賓士首款量產純電動車——賓士EQC正式登陸中國市場。
業內人士表示,在BBA(賓士、BMW、奧迪)三家之中,賓士成功佔得電動車競爭的先機。不過,對於賓士而言,此次進軍中國電動車市場的最大對手並非BMW、奧迪等其他傳統豪華品牌,而是已經實現中國產化的“電動車霸主”特斯拉。
賓士正式入局
11月8日晚,北京梅賽德斯-賓士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宣佈,賓士EQC純電SUV正式登陸中國市場。此次上市的賓士EQC包括兩款車型——賓士EQC純電SUV 400 4MATIC和賓士EQC純電SUV 400 4MATIC 創世代1886限量版,兩款車均由北京賓士生產,可享受1.6萬元的新能源國家補貼和免購置稅的政策。
在續航方面,中國產EQC賓士搭載了一組來自寧德時代的79.2kWh三元鋰電池,由384顆軟包電芯組成,綜合續航為415公里。與市場上使用180Wh/kg能量密度電池,續航里程超過500公里的其他純電動車相比,賓士EQC的續航表現顯然並不算太好。
不過,賓士EQC的充電效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該車續航的不足。據了解,在 90 千瓦最高額定功率下,賓士EQC直流快充從10%充至80%電量所需時間不超過45分鐘;如果採用安裝在家裡的梅賽德斯-賓士智慧牆盒,交流充電從10%充到100%只需不到12小時。
資料顯示,早在2017年,賓士就表態將聚焦於車聯網、自動駕駛、共享服務與電能驅動四大領域,並由此催生出EQ電動品牌。按照動力的不同,EQ電動品牌進一步細分出EQ(純電)、EQ Boost(48V輕油電動力)與EQ Power(PHEV插電式油電)等車型。
根據官方披露的計劃,賓士將投資100億歐元用於新能源汽車研發,並計劃在2022年前釋出超過50款新能源汽車,其中包括10款以上純電動汽車。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產品將佔到賓士汽車整體銷量的15%-25%。
聚焦中型SUV
儘管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激烈,但作為一線豪華品牌的一款產品,賓士EQC的競爭對手其實並不算多。目前,除積架路華等少數品牌,大部分豪華品牌都尚未在國內推出純電動車型。
資料顯示,今年前9個月,國內豪華車零售銷量約230.8萬輛,同比增長10.6%,繼續跑贏車市大盤。分品牌看,賓士銷量52.58萬輛,BMW銷量52.6萬輛,奧迪銷量49.1萬輛,一線豪華品牌BBA三家瓜分了豪華車市場近七成的份額。
與賓士EQC相同,奧迪也選擇以SUV車型開啟在華新能源佈局。作為奧迪旗下首款量產純電動車,奧迪e-tron定位於中型SUV,該車今年將以進口的身份引入國內,並有望於2020年完成中國產。BMW首款純電動SUVBMWiX3也已在2018北京車展上亮相,該車型基於BMWX3打造,預計2020年在華晨BMW工廠進行量產,同時出口至美國以及歐洲。
在汽車流通行業分析師李顏偉看來,在BBA三家中,賓士EQC先中國產並公佈價格,明年BMWiX3、未來中國產奧迪e-tron就更容易定價了。三家均選擇中型SUV作為電動車首發車型,這個細分市場是增速較快,利潤較高的市場,以這個角度切入是正確的。
根據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的資料,今年10月,國內B級SUV批發銷量約12萬輛,同比增長12%,環比增長4%;零售銷量約12萬輛,同比增長8%,環比增長4%。作為豪車市場重要的走量車型,賓士GLC Coupe、BMWX3、奧迪Q5這三款中型SUV也一直為BBA各自的銷量增長貢獻頗多。
新老勢力對決
值得注意的是,盯上中型SUV市場的不僅有BBA,還有新興的高階電動品牌特斯拉。今年3月,特斯拉釋出全新中型SUV——Model Y,該車現在已向中國消費者開放預訂。根據計劃,Model Y將於2020年夏季推出,並會引入特斯拉上海工廠實現中國產。
對於電動車而言,價格是市場競爭力的一大影響因素。在價格方面,賓士EQC起售價為57.98萬元,BMWiX3市場預估的起售價也高於55萬元,奧迪e-tron預售價則為70萬元起。與此相對,Model Y起售價僅為44萬元。
除了價格,續航里程也是普通消費者購買純電動車時極為看重的指標。其中,賓士EQC、BMWiX3和奧迪e-tron續航均低於500公里,而Model Y入門版本車型便有540公里續航,頂配版本續航更可達600公里。
不過,續航里程上的“保守”與BBA在安全方面更為謹慎的態度不無關係。此前,因頻頻發生車輛起火事故,外界對特斯拉汽車的安全效能一直不乏質疑之聲。
在此背景下,為提高行車安全性,BBA均強化了旗下首款純電動SUV的防撞效能。以賓士EQC為例,該車擁有可為前部電機提供結構性保護的新型副車架以及電池包周圍的一體式防撞結構的車架,這部分結構佔用了不少本來可以放置電池的空間,並使賓士EQC的整備品質接近2.5噸。
事實上,對於BBA而言,同特斯拉的較量不僅限於車輛指標層面,還包括服務層面。作為一家2013年就進入中國市場的電動車企業,特斯拉超級充電網路當前已覆蓋中國130多個城市,執行的超級充電樁已超過2000個,再搭配2100多個目的地充電樁,形成了橫跨東西、縱貫南北的密集充電網路。
與特斯拉相比,BBA充電網路在國內的建設仍處在起步階段。不過,BBA也可以選擇引入“外援”,以解燃眉之急。此前,國家電網旗下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曾聯合部分電動汽車企業推出了“充電服務包”,消費者一次性付費購買後,選擇繫結車輛即可在國網充電樁上充電。
“特斯拉一直作為高階電動車的代名詞出現,但隨著BBA相繼入局,市場必然會迎來激烈的競爭。”業內人士表示,“除了續航和價格,特斯拉的競爭力還在於智慧化水平,它更易吸引到追求科技感的消費者。不過,BBA也有自身的優勢,由於有豐富的製造經驗,這三家均更為擅長把控品質和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