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天然
都說冬天是電動汽車車主的噩夢。
低溫一低,續航減半,電動汽車變身電動爹,尤其在北方,不等開春就忍痛打折賤賣新車的車主不在少數。
然而,冬季平均氣溫只有-6.8℃的挪威,卻是目前全世界人均電動汽車擁有量最高的國家。
俯瞰挪威
挪威的冬天
2018年,挪威電動汽車人均擁有率為55‰,遠高於美國的3.4‰和中國的1.6‰。
雖然我國電動汽車保有量為全球最多,但從人均擁有率看,挪威幾乎是我們的35倍。
今年11月,挪威電動汽車新車銷售佔比接近80%,而中國當月這一資料為8.7%。
2013-2018年主要國家電動汽車銷量和市場份額,挪威市場份額增長很快(資料來源:IEA、ACEA、EAFO等)
2020年11月挪威電動汽車市場份額提升至近80%
挪威的目標,是在2025年實現新車銷售100%電動化,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汽車零碳排放的國家。
都說電動汽車最怕冷,為什麼挪威人用得這麼舒坦?
為什麼只有529萬人口的北歐小國,會成為不折不扣的電動汽車大國?
挪威是電動汽車的天堂最早步入純電汽車時代的國家是什麼樣的?
漫步在挪威街頭,特斯拉Modle 3、捷豹I-PACE、奧迪e-tron、大眾e-Golf等熱門電動汽車隨處可見。
還有許多不常見的微型電動汽車,比如標緻iOn、雷諾Twizy、以及挪威國產的Buddy Base等等。
挪威街頭的電動車
標緻iOn
雷諾Twizy
挪威國產微型電動Buddy也很普及
千奇百怪的電動汽車,讓美國媒體大開眼界。
“如果你習慣了美國城市的街景,看慣了笨重的燃油SUV或皮卡,那麼挪威的街道,就像DC漫畫裡外星球的汽車世界。”
在挪威的冰天雪地裡,司機開車不用裹棉被,人們把暖氣調到最大,完全沒有續航焦慮。
挪威特羅姆瑟,地處歐洲大陸最北端,全世界最北城市之一。
挪威特羅姆瑟
56歲的女教師布林,在冬季靠一輛日產聆風代步,通常她會在家裡充足電後出發,150-220公里的續航里程足夠日常出行,即使半路電力不足,她也可以快速找到附近的快充站點,30分鐘充上80%的電力,而且快充站點充電免費。
布林冬天喜歡開電動汽車出門
“開一輛新能源汽車的感覺很棒,這意味著我在為環保做貢獻,從長遠看,也很省錢。”布林說。
雷切爾是腓特烈斯塔郊區的女快遞員,兩年前買了一輛雪佛蘭Volt,至今沒有後悔當初的選擇。
“這輛車的續航能力很好,夏季400公里,冬季320公里,我通常在家充滿電,足以滿足一日續航。”雷切爾說。
挪威運輸經濟學研究所報告顯示,挪威電動車主日常出行,絕大部分都是冬季在80公里以內、夏季在120公里以內的短途行程,平均每人一年中僅有43天,會經歷超出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長途行程。
哪怕開電動汽車跑長途,挪威人也毫無顧慮。
挪威全國已經建設了1100個公共快充站和7500座公共普通充電站,只要沿著主幹道行車,每百公里都有2-3座充電站,在通往夏季避暑勝地的沿海公路及滑雪勝地,更是建設了密集的充電設施。
挪威的快充站已經形成網路覆蓋
而且,挪威大部分公共充電站都可以免費充電。
挪威不僅以領先的電動汽車普及率與完善的基礎設施為傲,還藉此打造出新的旅遊專案,吸引觀光客來挪威體驗獨特的電動汽車景觀與文化。
挪威旅遊局在官網上特別推薦了10種探索挪威的綠色方式,電動汽車公路自駕遊就是其中之一。
挪威旅遊局推薦坐電動汽車親近大自然
在奧斯陸,你可以租用Green mobility提供的共享電動SUV,在格拉格和佛萊姆,你可以開著可愛的微型電動汽車去探索城市和郊野的風光。
挪威電動車協會專門為遊客準備了一份電動汽車自駕遊指南,網站上還有挪威充電樁地圖,司機輸入所在位置,即可查詢距離最近的充電裝置。
挪威南北跨度足有1700公里,目前就連北部的公共充電站也已串珠成鏈,在芬馬克新落成的特斯拉充電站,北緯70°的位置已位於北極圈內,是全世界最北端的特斯拉充電站。
全世界最北端的特斯拉充電站
“原本挪威北部的快速充電基礎設施最為薄弱,如今充電站覆蓋率甚至比南方更為完善。”挪威電動車協會會長克里斯蒂娜說。
電動汽車買車用車更省錢完善的基礎設施之外,挪威人選擇電動汽車的另一個理由是更經濟。
電動汽車往往比同級別的燃油車更貴,因此,中國、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都是透過補貼減稅,降低電動汽車的購買門檻。
挪威卻反其道而行之,透過增加燃油車的稅費成本,倒逼國民去購買免稅的電動汽車。
在挪威,你如果買一輛燃油車,25%的購車增值稅之外,還需要支付二氧化碳排放稅、NOx排放稅、重量稅等,挪威政府將其稱為“汙染者付費政策”。而電動汽車則無需承擔這些稅費。
以大眾高爾夫為例。
在挪威,燃油版高爾夫的進口價格為2.15萬美元,此外還需繳納二氧化碳稅3750美元、NOx稅2500美元、增值稅7000美元,零售價由此上升至3.5萬美元左右。
而純電版高爾夫的進口價格為3.059萬美元,稅費為零,購買電動汽車可以省不少錢。
使用成本低,原本就是電動汽車的優勢,而挪威政府又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措施,比如免道路通行費、免停車費、免充電費,甚至還給電動汽車提供了可以走公交車道等出行特權。
挪威政府推出一系列電動汽車激勵政策
“政府鼓勵電動汽車的政策,在我購車時起到了關鍵作用。”55歲的挪威人布拉恩說,他選擇了日產聆風作為家裡第二輛車,主要用來上班和帶孩子們兜風,“開電動汽車的好處太多了。”
在政策鼓勵下,自2012年到2019年,挪威每年新增的電動汽車數量提升了1781%。
挪威電動汽車協會會長克里斯蒂娜說,“這幾年來,人們對電動汽車態度轉變之快讓我驚訝,在2013年或2014年,人們還對其抱持懷疑態度,而現在大多數挪威人都會說,我下一輛汽車要買電動的。”
石油大國最早推廣電動汽車為什麼挪威這麼熱衷於推廣電動汽車?
要知道,挪威其實是西歐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也是世界第三大天然氣出口國。
挪威石油和能源部資料顯示,石油佔挪威總出口額的43%,佔國家經濟總收入的21%,為挪威貢獻了17%的GDP。
近年來,挪威鑽探石油和天然氣的開採規模還在不斷增加,一些環境專家認為,挪威油氣開採和生產所造成的碳排放量是其他行業總量的10倍。
與此同時,挪威地理位置接近北極圈,又最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因此對挪威來說,降低碳排放又是與國民生存息息相關的關鍵問題。
為了抵消油氣行業造成的碳排放,挪威的目標是在2030年透過國際抵消實現碳中和,2050年實現國內碳中和。
早在1990年,挪威就開始實施二氧化碳稅,並開始鼓勵廣泛使用電動汽車,建立更綠色的交通運輸系統,這在當時是十分超前的舉措。
挪威民間興起的環保潮流,也促使了電動汽車政策改革。
1995年,激進的環保主義領袖、貝羅納基金會創始人豪格,與挪威流行樂隊A-ha在瑞士買下一輛電動菲亞特,然後開始公路旅行,用行動來呼籲挪威當局為零排放汽車給予行駛特權。
1995年貝羅納基金會創始人豪格和A-ha樂隊發起的零碳排放行動
一路上,他們拒絕支付道路通行費,在任何地方非法停車,無視收到的每一個罰款通知。
最終,這趟電動汽車之旅總共被罰款17次,當局扣押了這輛電動菲亞特,並將其拍賣以支付罰款。
自2000年起,挪威就相繼通過了電動汽車免徵道路通行費、可免費停車等法案,為後來電動汽車的快速普及奠定了基礎。
一輛電動汽車在奧斯陸雪中的公共充電樁充電
當然,國情差異,意味著挪威的政策並不具有普適性,但至少可以說明,寒冷氣候,並不是阻礙電動汽車普及的主要原因,只要基礎設施足夠完善、優惠政策足夠到位,汽車電動化註定是一股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
參考資料
The Guardian:Norway and the A-ha moment that made electric cars the answer
Wallbox:Lessons From Norway’s Journey To Becoming The Global Leader In EV Adoption
Green car reports:why norway leads the world in electric vehicle adoption
TU:Ny teknologi skal kurere rekkevidde-angst